煙花三月,正是一年好時節。當春天的腳步輕輕踏入中建國際智慧谷,滿園春色競相綻放。這里是一方群英薈萃、生機勃勃的創業熱土,也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科創高地。活力四射的中建國際智慧谷始終以昂揚之姿,積極回應時代命題,以“顏值”疊加“研值”,引領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一、“顏值拉滿”,園區秀出新高度
早春的中建國際智慧谷,寧靜而美好。和煦的陽光透過樹葉灑落下來,園區的草坪像一塊被陽光揉碎的翡翠絨毯。三月新發的草芽洇出層層疊疊的嫩綠,晨露未晞時望去,晶瑩剔透的水珠在草尖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創業者的腳步剛在路上叩響,微風拂過,金黃的金盞花花瓣載著園區的蓬勃朝氣,迎風飛舞。
在這里,無數創新、創業的種子正在春泥里悄然萌芽。
臨湘江、倚岳麓、瞰后湖,碧水倒映山巒,綠蔭環繞步道,這是中建國際智慧谷園區環境的真實寫照。
“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最喜歡飯后在園區散步、休憩。躺在草坪上曬曬太陽,喝喝咖啡,真是一種享受。”不少園區企業員工有感而發。
中建國際智慧谷秉承著“建設低容低密的花園式生態辦公空間”的設計理念,憑借1.2的容積率、40%的綠化率,一個“高顏值”的科創產業綜合體最終生動地呈現在人們眼前,俘獲了眾創客們的“芳心”。
如何將園區的美學屬性和科研屬性深度融合,將其打造成更加優雅、舒適的產業園區?
中建國際智慧谷獨具匠心,打破傳統辦公概念,將辦公區域與花園景觀結合,最大限度實現場地內部的可達性與連通性,使得休閑、商業、社區等區域實現“無縫連接”。
“之所以會落戶在中建國際智慧谷,我主要看中了這里花園式的辦公環境。研發是個費腦子的行業,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下辦公,確實能讓人身心愉悅。”湖南手拉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麗英也對這里的環境贊不絕口。
如今,漫步在綠意盎然的園區,兩邊樹木郁郁蔥蔥、繁花似錦,好一派欣欣向榮的絕美風光。
“借助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區位優勢,我們聚焦于提升園區整體形象,努力為園區創業者打造一個舒適、優美的工作環境。”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二、“研值爆表”,激發新動力
巍巍岳麓山,從這里走出了百萬優秀青年學子;悠悠“智慧谷”,這里是無數創客們魂牽夢繞的地方。
中建國際智慧谷坐落于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以下簡稱為“大科城”)核心區域。作為省、市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平臺,大科城位于湘江新區核心區,是全省科教資源最富集、科技人才最云集、信息交流最聚集、創新知識最密集的區域。
依托大科城獨特的資源優勢,迎著創新創業的春風,中建國際智慧谷筑巢引鳳興產業,深耕厚植重研發。園區堅持以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運營,助力園區企業實現發展騰飛。
目前,園區內已聚集了400余家注冊企業和40余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其中還不乏世界500強企業、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園區80%企業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已有1594項發明專利及軟著,2家企業攻破卡脖子難題,3項科研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然而,科技成果倘若敲不開“市場的大門”,大量成果就會被“束之高閣”,這是當前制約科技實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痛點。中建國際智慧谷園區企業又是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和大市場?
比鄰星科技是中建國際智慧谷一家為科研和教育行業提供智能機器人系列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2001年,我來到岳麓山下求學,在湖南大學踏上鉆研‘機器視覺’之路。15年后,我決定回到湖南湘江新區創業。”談到當年的創業歷程,周博文感觸頗深。他表示,比鄰星科技與湖南大學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以此推進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相關科技成果轉化。如今,該司已有7大系列近30款機器人產品,累計服務全國20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
無獨有偶,森鷹智能董事長唐少林也是從中建國際智慧谷園區周邊高校——湖南師范大學畢業的優秀校友。
“借助園區這一優質平臺,我們和湖南大學超算中心合作,在森鷹智能與中石油天燃氣管道巡檢、國家電網巡檢等相關運用場景中,利用大模型、大數據算法提供的超強算力,以展開全方位緊密合作。”森鷹智能董事長唐少林介紹,因為有了周邊高校的人才、技術加持,有利于加速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助推企業在低空領域取得技術突破。
長沙半導體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也是園區企業產學研融合的典例。自成立以來,研究院通過“湖南省博士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院士工作站等載體,累計引進多名專精人才,與多國知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為長沙打造千億級半導體產業集群提供了關鍵支撐。
在中建國際智慧谷,這樣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例如,華銳技術榮登IDC中國新興金融科技50強榜單,融云北極星被評為“湖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無數科創企業在這里創造了一段又一段的創業佳話。
中建國際智慧谷聚焦數字信息、人工智能、高技術服務業三大產業,致力于打造“高研值”產業園區。培育高層次人才,為科研創新而服務,這是中建國際智慧谷一直保持的初心。
目前,中建國際智慧谷已初步形成以長沙半導體技術與應用創新研究院、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為支撐的高校科創轉化中心,華銳分布式技術實驗室、湖南省感光材料工程技術中心、騰訊云研發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研發中心,真正實現了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三、梧桐花開,百鳳自然來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這個“高顏值”“高研值”并存的園區究竟做對了什么?
筑“暖巢”,搭“好臺”,“百鳳”自然來。
城市之爭、創新之爭、GDP之爭……所有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之爭。中建國際智慧谷也深諳此道。但千里馬再好,也得遇到伯樂。如何加強引才聚才環境建設,讓“千里馬”競相奔騰?這成為中建國際智慧谷近年來的“主線任務”。
作為湖南省10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之一,中建國際智慧谷由中建國際投資湖南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并被納入新區“一城五基地”重點科創基地建設范圍,分東、西兩區建設。該園區位于大科城核心區域,總投資約40億元,交通便利,周邊高校遍布,科教、人才資源豐富。
湘水濤濤,盡顯湖湘英雄本色;登麓望遠,更知壯志凌云。岳麓山下,走出了百萬優秀學子,為該園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據統計,該園區周邊共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重點高校,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為代表的幾位國際頂尖技術人才“兩院”院士33名,國家杰青66名,科研人員2萬余名。因此,此地被譽為“湖南人才高地、科創企業福地”。
那么,如何筑好“人才反哺巢”,做大“朋友圈”?這也是中建國際智慧谷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人才是第一資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動力。作為一個科創園區,我們要‘把服務人才、留住人才’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園區相關負責人說。
人才“請回來”,還想“留得住”,筑好“暖巢”是關鍵因素之一。
中建國際智慧谷西區人才公寓的改建就是該園區重才、愛才的體現。
據悉,人才公寓共有四棟,總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以現代北歐設計風格為主,浪漫溫馨。“我們共有600多間精致房源,其中包含溫馨單人間、寬敞套間及無障礙房間,可以充分滿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為園區入駐企業人才打造舒適、寬敞的居住空間。”項目負責人說。
“暖巢”筑好了,“鳳”才棲息的安心。“臺子”搭好了,“角”才能唱“大戲”。
中建國際智慧谷積極響應園區青年才俊的需求,搭建“不卷夜校”平臺,為園區企業職工提供交流、學習、成長的平臺。
據悉,“不卷夜校”由中建國際智慧谷園區黨委牽頭組織。園區通過對園區企業需求清單摸排,了解到大家對知識技能的渴望及對健康呵護的需求,旨在點亮園區潮流“夜生活”,為園區企業員工精心打造的知識殿堂和心靈港灣。
經過精細策劃與長期籌備,特邀專業老師授業解惑,目前已成功舉辦“關愛生命,‘救’在身邊”“讓你的演講更有范”“AI賦能高效工作”等多期課程,得到園區各企業的一致好評。
除此之外,中建國際智慧谷還積極舉辦“智啟新程杯”籃球聯賽、三八、五四、七夕、端午等精彩活動,旨在營造更和諧、更有愛的創業氛圍。
“做好園區的文化建設,提升園區企業員工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未來,園區將不斷優化課程內容,提升員工的職業和技能素養,豐富園區‘夜’生活,擦亮‘五星園區’金字招牌。”園區負責人介紹。
展望未來,中建國際智慧谷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打出“專精人才+科研實力”組合拳,不斷譜寫創新、創業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