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再次表示,為了獲得格陵蘭島,他“不會放棄任何可能”,包括使用軍事力量。
事實上,特朗普在3月26日就已經信誓旦旦的表示:“我們會盡我們所能,我們需要格陵蘭島。世界也需要我們擁有格陵蘭島,包括丹麥。”
而美國副總統萬斯也在3月28日,以個人名義抵達格陵蘭島。表面上,萬斯是視察美軍位于格陵蘭島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實際上是來耀武揚威和“現地施壓”的。主要是恐嚇威脅當地自治政府,丹麥政府以及歐盟。其根本目的是為加速落實特朗普提出來的把格陵蘭島變為美國領土的目標。
萬斯訪問駐格陵蘭島美軍基地
盡管是不請自來,但萬斯畢竟是美國的2號人物,這個級別已經夠高,充分說明特朗普想盡快拿下格陵蘭島的迫切心情。也說明這個事情是特朗普執政期間的整個戰略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第一,拿下格林蘭島可以為美國擴大近22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能在短期內得到很高的執政分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兌現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承諾,無論在國際上和國內都可以立威;
第二,島上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礦產資源,尤其是稀土和鈾的儲量極為豐富,這本身也是目前美國比較急需的。結合特朗普想盡快和烏克蘭簽下礦產協議這一點來看,特朗普很有可能想“搶占”全球關鍵礦產資源產供鏈的控制權,包括相關礦產的開采、生產、貿易等,就像當年掌握中東石油的控制權一樣,把關鍵礦產資源和美元構建成一種新的“錨定關系”,打造成為美國霸權的一個新的增量,從而繼續維持美元霸權地位;
格陵蘭島礦產資源分布
第三,格陵蘭島獨特的地緣位置,決定了他具有重大的軍事戰略價值。該島位于歐洲和北美洲,以及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交匯處,占據該島,可以從空中和海上扼守住北冰洋和北大西洋,以及波羅的海與北大西洋的海上通道,可以說能夠形成對歐洲、俄羅斯和加拿大巨大的軍事威懾優勢。比如該島地處高維度,部署陸基偵察探測系統,就可以清晰地“實時透視”整個歐洲和俄羅斯。格陵蘭島與莫斯科最近距離才3200多公里,很多中遠程打擊武器都可以覆蓋到俄境內目標。從這個角度講,特朗普是想把格陵蘭島打造成一個攻防一體的北極軍事樞紐,擴大美國本土的防御范圍。這實際上也是當年美蘇冷戰時期,美國政府想做而沒做到的事情。這也意味著,有了格陵蘭島這個不沉的“北極航母”,特朗普就更有本錢塑造出一種“軍事金融經濟貿易”新的混合式冷戰格局,當然,這種混合式冷戰的對象可能并不是特定的,而是動態變化的,有時甚至是定向的,也就是說,特朗普可以根據美國優先的原則來確定哪些是他需要打壓的對象。
格陵蘭島地理位置
從這次美國副總統到格陵蘭島一事可以看出,特朗普拿下格陵蘭島的計劃已經進入快車道。如果經濟誘惑和購買方式不行,很有可能會釆取武力施壓的方式,迫使格陵蘭島獨立,然后再納入美國領土。
當然,目前影響特朗普釆取“強硬手段”實現這個目標的因素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聯合國憲章和有關國際法的限制,國際社會的反對,以及美國國內民意和民主黨的牽制。另外,阻止這件事的一個關鍵因素,還要看歐洲、俄羅斯,以及加拿大能不能頂得住。可以預見的是,特朗普如果一意孤行,必然會促使美國與西方盟友矛盾激化,加速包括北約在內的傳統盟友體系的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