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些氣血虧虛或肝腎陰虛的人關節咔咔響,還有的會慢慢變成關節疼痛,這是怎么回事?
關節響是什么原因?
現代職場人整天坐辦公室看電腦,脖子又酸又痛,就想扭一扭,活動一下讓脖子舒服一點,沒想到脖子一扭就發出“咔咔”的聲音。
扭脖子發出“咔咔”響聲,叫做關節彈響。除了頸椎,人身上所有的關節都可能出現關節彈響,那么,到底什么是關節彈響?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身體運動是由很多關節來帶動的,人體較大的關節有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而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和關節囊組成。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彈響是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摩擦或者關節內生成氣泡或爆破發出的響聲。
脖子“咔咔響”就是頸椎有問題?
脖子咔咔響并不代表著一定是有頸椎病,更不用擔心會擰斷脖子。頸椎所發出的彈響分為兩種情況,分別是生理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
生理性關節彈響是來自關節腔內的清脆、單一、無痛的爆裂樣音響,沒什么大問題。正常成人的關節在處于一定時間的靜止狀態后,如果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伸,常會發出清脆的爆裂樣音響。
例如,當人體靜止一段時間后突然挺胸、聳肩、張口、伸屈四肢、扭轉或伸屈軀干時,四肢、顳頜、脊椎關節常“啪啪”作響。如果企圖使彈響緊接著重復發生則是不可能的,必須使關節靜止一定的時間后才會重新發生。脊椎的關節雖然可以連續發生好幾次,是因為脊椎是由多個關節構成的,其中每一個關節只能響一次,這就是生理性關節彈響。
病理性彈響是指關節內外結構損傷、疾病及結構的變異引起滑膜增生、關節囊及韌帶松弛、肌腱及腱鞘增生狹窄、關節軟骨剝脫等情況,當關節運動時以上的組織摩擦而產生彈響,聲音一般比較沉悶、磨砂樣的。多數伴有疼痛和不適感,并且可以連續發生。
生理性的彈響,在轉動脖子之后,會感覺到脖子酸痛僵硬有所緩解。如果是病理性的話,在脖子轉動之后,脖子不舒服并沒有什么緩解,甚至還會有頭暈、耳鳴、手指麻木等情況。
中醫怎么調理?
中醫認為,膝為筋之府,各種韌帶筋膜在膝關節這里最復雜最豐富,所以膝蓋的問題在于筋而不在骨。
中醫認為,肝在體合筋。全身上下里里外外一切筋膜都歸肝所管,肝是筋的直接領導,也就是說要養好筋就要養好肝。
膝為筋之府,也就是說膝蓋這個地方有大量的筋,是筋最多的地方,膝蓋的問題不要盯著骨頭,不要以為就是骨質疏松,不要瞎吃鈣片,要補筋強壯筋膜。
如何養肝血呢?一個方子重用白芍來柔肝養血,配合酸棗仁大補肝血,酸棗仁與白芍都是酸的,酸入肝,酸味的食物藥物都可以養肝血,因為酸有一種收斂之性,能夠把肝血收藏住,而不是白白耗散。
然后再用麥冬滋陰,麥冬味甘,甘可以緩,所以關節屈伸不利的都需要甘味的藥來緩和。
麥冬還可以補心血,心主血脈,心臟強大了,周身的血脈會更加通暢,自然膝蓋這 里的血脈也更通暢,通則不痛,就可以解決膝蓋痛的問題。
醫案
患者,女,24歲
自述:一月前因干重活時不慎扭傷左手腕背后出現彈響疼痛,近幾日加重,不能負重及旋轉活動,故來診。觸診左手腕關節屈伸活動時腕背中間有肌腱滑動彈響,右腕關節不能觸及滑動的肌腱。
處方:柴胡桂枝湯加減
北柴胡15g 人參8g 炙甘草10g 大棗15g 黃芩6g 桂枝15g 白芍15g 葛根30g 天花粉10g 旋覆花12g 黨參7g 生姜15g,4付。
預后:服藥后改善很大,不影響正常生活,后隨訪得知基本痊愈。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播中醫診治思路,不作為用藥指導。具體用藥請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
專家介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