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二八月,亂穿衣”;跨進農歷三月,天氣便日漸放暖,人們紛紛“脫了寒衣換單衫”,所以俗話常說,“三月三,穿衫衫,不穿衫衫是憨憨”。不過,今年是個大例外,北方的天氣,近些日子夜間到了零度以下。我查了老家朔州這幾天的氣溫,昨天(3月29日,農歷三月初一)是-6℃~6℃,今天(3月30日,農歷三月初二)是-8℃~10℃,明天(3月31日,即農歷三月初三)是-6℃~13℃;雖然到了后天氣溫略有回升,仍比往年低了許多,值此“倒春寒”天氣,“誰穿衫衫是憨憨”。
但“例外不成俗”。歷來“三月三”之風俗——請看如下之俗諺。
“三月三,抖單衫”。俗話說,“過了三月三,紅纓涼帽單布衫”“三月三,行人把衣擔”“三月三,零鞋單布衫”。“零鞋”一般指光腳丫子穿的鞋。我們童年時期穿母親衲的單鞋,就叫“零鞋”。冬日里穿父親打的羊毛襪子和母親衲的厚底厚幫鞋,我們叫“棉鞋”或“暖鞋”。暮春三月之初,天氣剛剛轉暖,寒從腳底生,還得穿“零鞋”呢;到了夏秋,我們就可以光腳丫子在大街上(沙土路)瘋跑了。
“三月三,過重三”。漢代以前以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以后規定三月三日為“上巳”,也叫“重三”。唐代宰相張說有詩:“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薄办?,讀如細,古代在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后改為三月三日)這天,于水濱洗濯以祓除不祥、清去宿垢的一種祭祀儀式。
據《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絜”,同“潔”;“疢”,讀如襯,指疾病。的確,天暖了,衣換了,捂了一冬天的身體,也該清潔一番了。清潔近于圣潔。據《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睎|漢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薄办稹?,讀如扶,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用齋戒沐浴等方法除災祈福。又據《論語·先進》記述,孔門弟子曾皙(名點,曾參的父親)談他最想做的事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笨鬃赢敿促澷p道:“吾與點也。”東漢蔡邕《月令章句》解釋:“《論語》暮春浴乎沂。自上及下,古有此禮。今三月上巳,祓于水溪,蓋出于此也?!?/p>
歷史上最著名的上巳“祓除”,乃晉代書圣王羲之傳世名篇《蘭亭集序》所記述的:“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薄办?,潔也,于水上盥潔,乃古人祓除不祥之祭。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徐廣曰:“三月上巳,臨水祓除謂之禊?!薄赌淆R書·禮儀志》亦載:“三月三日曲水會,古禊祭也……舊言陽氣布暢,萬物訖出,姑洗絜之也。巳者,祉也,言祈介祉也?!?/p>
歷史上最著名的上巳“沐浴”,乃唐代詩圣杜甫《麗人行》詩所描繪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古話常說:“女人肉,不中露?!钡谏纤裙濎痨畷r,即使是“養在深宮人未識”的佳麗貴婦,亦可盡泄春光。但由于她們是楊貴妃的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和八姐秦國夫人等,又加上有楊貴妃的哥哥當朝宰相楊國忠護衛,更因為虢國夫人與楊國忠交通亂倫(史稱國忠“雄狐”),所以杜詩人等無法靠近,于是感嘆道:“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月三,看牡丹”。諺云:“陽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痹娫唬骸拔ㄓ心档ふ鎳?,花開時節動京城?!保▌⒂礤a)上巳節這一天的活動,不僅有臨水祓禊、流觴雅集之風尚,亦有賞花觀景、游春踏青之習俗,往往合二為一。即如晉代陸機《三月三日》詩云:“元吉隆初巳,濯穢游黃河。”唐代劉商詩曰:“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青山祓禊詞。獨坐郵亭心欲醉,櫻桃落盡暮愁時?!彼未愒煸娨嘤芯洌骸叭思异鸶偱首?,刺史春游正此時。羯鼓聲中花作錦,壺籌多處酒為池?!彼未鷱埛狡健肚迕鬟B上巳》詩亦云:“踏青原上飲,祓禊水邊歌。佳節相連好,游人一倍多?!薄扒迕鬟B上巳”,水邊祓禊,游人如織,類似于今天的“黃金周”旅游盛況。
其實,“上巳”往往在清明或前或后(或與清明同日),卻不一定在三月三日。譬如,農歷壬寅虎年(2022年)清明節是4月5日(農歷二月廿一),而“上巳”在4月10日(農歷三月初十,癸巳日);農歷癸卯兔年(2023年)清明節是4月5日(農歷閏二月十五),而“上巳”到了4月29日(農歷三月初十,丁巳日);農歷甲辰龍年(2024年)清明節是4月4日(農歷二月廿一),而“上巳”在4月11日(恰好是農歷三月初三,乙巳日);今年農歷乙巳蛇年(2025年)清明節是4月4日(農歷三月初七),而“上巳”在4月6日(農歷三月初九,乙巳日);明年農歷丙午馬年(2026年)清明節是4月5日(農歷二月十八),而“上巳”在4月25日(農歷三月初九,己巳日)……可以看得出,清明、“上巳”和三月三,每年的時序并不規律,有的年份相距甚遠。那么,為什么規定三月三定為“上巳節”呢?我個人的看法是,由于“祓禊”最重要的活動是臨流沐浴,而露天沐浴必待天氣放暖——按照五行之說,巳為火;同樣,在《易經》中,三為《離》,《離》屬火,而“重三”又是火上加火,故將三月三確定為“上巳節”。
春天,既是植物萌發生長之際,也是動物情動孕育之時。俗話說:“正月的狗,二月的貓,三月的叫驢滿溝嚎?!贝禾觳粏问莿游锇l情的季節,人亦莫能例外。所謂“懷春”,實則也包含著性事。據說古代的“上巳節”,延續了上古氏族社會的性愛習俗,情偶們于此日在水邊嬉戲交歡,以求生育。古諺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之傳說。據《漢書·武帝紀》載:“武帝即位,數年無子,平陽公主求良家女十余人,飾置其家。帝上巳祓禊灞上而過焉?!倍拼詠淼摹伴L安水邊多麗人”,亦不乏武帝之風流余緒也。
“三月三,吃雞蛋”。我童年時常聽母親念叨每個月里的節日:“正月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單五,六月六,七月七(有時也說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九,冬月是冬至,臘月有臘八。”每個月都有講究:“正月一,過年哩”“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穿單衫”“四月八,浴佛節”“五月單五吃粽子”“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乞巧哩”(也說“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人圓月也圓”“九月九,九重陽,男女老少上山崗”“冬至大如年,臘八又一年”,節日感滿滿的。母親還說,“懶老婆盼正月,饞老婆盼時節”,過時過節總有時鮮好吃的。那么,三月三的好吃的是什么?俗話說,“三月三,吃雞蛋”“三月蛋,當好飯”“三月的韭,貴如藕”“三月的韭,佛開口”“三月三,薺菜當仙丹”“三月三,苦菜芽兒往上鉆”“三月三,藕出苫”“三月三,鯉魚上河灘”,等等。綜上所述,三月三的時鮮好吃食,有煮雞蛋、蒸雞蛋,還有韭菜炒雞蛋、薺菜炒雞蛋、苦菜炒雞蛋,更有清蒸鯉魚、清燉鯉魚以及鯉魚燉藕薺菜蛋花湯等等。古代苦菜名為“荼”,《詩經·邶風·谷風》有句:“誰謂荼苦,其甘如薺?!?/p>
2025年3月31日寫于京東果園南書坊
李建永,筆名南牧馬,雜文家,散文家,民俗文化學者。山西山陰人氏,曾在陽泉市工作多年。現居北京。從業媒體,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疤桒B”中國文學年選雜文卷主編。著有雜文散文集《說江湖》《說風流》《母親詞典》《中國雜文·李建永集》《我從〈大地〉走來》《園有棘:李建永雜文自選集》等九部。
來源:《諺云》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