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超是啥聯(lián)賽不?那可是商業(yè)聯(lián)賽!啥意思呢?就好比你成績好,那理論上能拿到的支持就像天上掉餡餅,“哐哐”地往你懷里砸,而且球隊預(yù)算也能跟著水漲船高。不過呢,這聯(lián)賽看起來就跟個青澀的毛頭小子似的,不太成熟,原因那是一籮筐。所以這樣的聯(lián)賽就是看水平?jīng)Q定未來,如果你水平不行,你就沒有什么機會。可不是看年齡決定的。
但奇怪的是,這里可沒有那種死規(guī)定,非得讓年輕人上場,也沒有說球隊必須得培養(yǎng)年輕球員的義務(wù)。那最近大家老念叨的中超年輕化問題,這是咋回事兒?我也是很納悶!主要原因就一個,因為很多人需要說這個事情,有些老將已經(jīng)無所謂你說什么了。
中超為啥老將扎堆?這老將多,難道是因為后面的球員太“菜”,還是別的啥原因?這倆概念可差大發(fā)!你瞧瞧,國青隊在亞青賽那可是屢屢受挫,連世青賽的大門都摸不著。現(xiàn)在好不容易小組出線有點眉目了,可一到淘汰賽,哎呀媽呀,那表現(xiàn)簡直就是慘不忍睹。好多球隊好像不知道老將不能這么使勁兒用似的,其實他們心里跟明鏡兒似的,知道有啥用?知道也不能改變現(xiàn)狀!真的當年能出場的年輕人,基本上帶國青隊的表現(xiàn)都很好。
你想,正常情況下,年輕球員的薪資和老將那可差不少。那為啥這些球隊明明知道要降低投入,還不給年輕球員機會?還不是覺得年輕球員不行。就說最近,中超能出場的年輕中衛(wèi)也就朱辰杰和蔣圣龍這兩個苗子,剩下的那些,基本上都是年齡到了,不得不出來接班的。中場這邊就更慘,年輕球員基本上沒有,為啥呢?因為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呀,沒辦法,只能把外援請上場。中場和中衛(wèi),大部分球隊只有真正沒有人使用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年輕球員,到時你也沒有辦法批評,沒人用了。
再看看邊路球員和中鋒球員,自從有了U23球員政策,那基本上就是年輕的鋒線和邊路球員在場上溜達,其他位置的球員想往前排?沒門兒!誰都知道,外援和老將在中路那是穩(wěn)如泰山,就算不是年輕人在中路,出了失誤也就出了,總不能因為失誤就把人吃了。但要是用年輕人,壓力一大,出了問題,那這些年輕球員以后還有沒有機會上場,可就不好說了。而且要不就是邊路,要不是鋒線,最后也有門將,但就是很少有使用中衛(wèi)和中場。
年輕球員的使用從來都不是職業(yè)聯(lián)賽的主流思路。你得有實力,有實力才能上場,不然就算你水平再高,也得乖乖被淘汰。年輕化是必要的,但可不是你上場的唯一理由。指望年輕人,不可能。除非你是天才球員。
要是光靠年輕化,就因為年齡小才得到出場機會,那等年齡大了,是不是也得主動把位置讓出來?還有防守這事兒,球場上啥風格的球員都有,有的防守動作大得跟打太極似的,但人家符合規(guī)則,你有啥辦法?可別以為對年輕人犯規(guī)大了,就認定這球員是故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