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往往能夠很直觀地表現出身體的變化。在所有皮膚問題中,瘙癢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問題,因為常見,所以顯得微不足道,甚至有點見怪不怪了。
很多人遇到皮膚瘙癢后,第一反應就是過敏了、皮膚太干燥了或者被蚊蟲叮咬了。確實,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導致皮膚瘙癢,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斷定完全是這些原因,因為人體是個很神奇的存在,同樣的癥狀有可能由多種不同的誘因引起。
皮膚瘙癢有時候可能并不是皮膚的問題,而是一些系統性疾病的表現,甚至和某些癌癥有關。
從皮膚瘙癢到癌癥晚期,僅5個月
這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患者,在吃完海鮮后開始皮膚瘙癢,一開始懷疑自己是海鮮過敏。
但和過敏又有點不同的是,她的瘙癢癥狀持續了好幾天。去小診所就醫后,醫生認為是濕疹,并給她開了藥。
用藥后雖然癥狀暫時緩解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醫生開的外用藥也沒用了。后來她聽朋友說別的地方有個所謂的“神醫”專門治療皮膚病的,于是不惜開車幾百公里前去求藥。
拿到所謂的偏方后,她這一喝就是三個月。此時她的皮膚問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除了無休止的瘙癢,體重也大幅減輕,皮膚暗沉到看起來完全不像正常人。
她再次出現在醫院時,已經是發現初始癥狀的5個月后了。在省城的三甲醫院里,她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看到這,興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然而現實很多時候就是那么慘淡,慘淡到不給你任何后悔的機會。
為什么明明只是皮膚瘙癢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皮膚問題,最后怎么就成了肝癌?
原因并不復雜,因為多數肝癌患者都會合并嚴重的肝病,比如肝硬化。而當肝硬化進一步發展時,便會出現肝硬化失代償。當毒素無法在肝臟中進行代謝解毒時,就會沉積在體內,患者可表現出皮膚瘙癢、干燥和面色暗沉等癥狀。
另外,部分肝癌患者的腫瘤可能會堵塞膽管,導致膽道梗阻,膽汁便難以進入腸道,從而反流入血。患者則會表現為皮膚或鞏膜黃染,膽道梗阻引起的黃疸便很容易導致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可能是4種癌癥發出的信號
①皮膚惡性腫瘤
比如皮膚癌、皮膚黑色素瘤和皮膚淋巴瘤等,一旦發現正常的皮膚莫名發生改變,就比如原本正常的痣突然出現變化,同時還有瘙癢等癥狀,要重視起來。
②胰腺癌
當腫瘤阻塞膽道后,就會導致膽囊中的膽汁酸鹽無法順利排出只能逆行入血,這時就會刺激到皮膚中的C型纖維末梢,出現皮膚瘙癢的癥狀。胰腺癌作為“癌中之王”,不僅隱匿性強,更在于其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因此出現持續性的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一定要警惕。
③腸癌
腸癌所導致的皮膚瘙癢,常表現為肛周皮膚瘙癢,由于瘙癢位置比較特殊,所以常常和痔瘡或者肛周濕疹等混淆。但腸癌引起的瘙癢有著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肛周瘙癢的同時還會伴隨著一些分泌物,有時還會有肛腸墜脹感。
④腦癌
腦癌之所以會出現皮膚瘙癢,其實是感覺異常導致的,因為在腦部出現腫瘤后,中樞神經系統就會跟著出現問題,這時身體便會出現感覺異常,比如突然視物模糊、鼻子不通、耳鳴和皮膚莫名瘙癢等。
因此在出現視物模糊后,但檢查視力卻沒有問題;或者鼻腔瘙癢,但檢查鼻腔沒有任何病變,那就最好再檢查一下腦部。
此外,白血病、乳腺癌、膽囊癌和膽管癌等,也可能導致皮膚瘙癢。與此同時,一些實體腫瘤,比如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在出現骨轉移后,也可能有瘙癢癥狀。
皮膚瘙癢,還可能和5種疾病有關
①腎臟疾病
特別是一些慢性腎病患者,瘙癢程度往往會十分明顯,且常發生在頸部、項背部以及前臂手掌等位置。
②甲狀腺疾病
甲亢患者由于甲狀腺素分泌過量,器官可能出現功能異常,導致免疫系統跟著異常。免疫系統異常后,可導致組織胺從皮膚細胞中釋放,激活真皮神經末梢,可出現四肢瘙癢的癥狀;甲減患者則會因為甲狀腺素分泌減少,皮膚干燥,導致小腿前部瘙癢。
③糖尿病
由于高血糖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可導致其異常放電引起瘙癢。與此同時血糖水平也會影響到皮膚的新陳代謝,削弱屏障功能,皮膚的防御能力也會跟著降低,從而皮膚很容易出現干燥和感染等問題,最終出現瘙癢癥狀。
④貧血
由于貧血患者體內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數量比較少,所以容易導致皮膚組織因為缺少營養而干燥萎縮,并出現瘙癢等癥狀。
⑤抑郁癥和焦慮癥
抑郁癥和焦慮癥患者時常會出現不良情緒,由情緒問題導致皮膚瘙癢,不過這類患者一般不會有原發皮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