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我的信用卡延期還,這是真的嗎?”
從事網約車司機的老胡一邊刷著短視頻,一邊疑惑道。幾年前他的飯店由于經營不善倒閉,留下了不小的債務,5張信用卡總共欠下80多萬元。這幾年為了還債他起早貪黑地出車,但持續被催收的壓力仍令他寢食難安。
無意間,老胡看到了“救命稻草”——在短視頻平臺上,有博主表示能輕松搞定信用卡延期,而且對方還有“法務”的身份。為此,老胡撥打了對方的電話,被告知只需要支付8000元的服務費就能幫忙停息延期。
信用卡逾期不用還了,真有這種好事嗎?
圖/圖蟲創意
信用卡、網貸“延期還”的協商陷阱
30歲的王婷,最近掉進了法務協商的延期陷阱。
她在2家銀行、3家網貸平臺都有欠款,總額為25萬元。令她焦慮的是,其中一筆“先息后本”的網貸要在今年4月一次性還完11萬元的本金。
然而按照她目前的財務狀況,根本沒辦法一次性結清,因此等待她的將是逾期和催收。
焦慮到失眠的某個深夜,她無意間進入了一個“律師”直播間:“所有平臺幫助免息延期3—5年;個性化還款;代替協商業務,保證永不被起訴……”
能有這種好事嗎?王婷專門查了一下,發現不少帖子或評論表示,“在找到實力強的律所后,通過法務協商輕松實現了債務延期”。
百般無助之中,王婷心動了。她挑選了一家律所,工作人員馬經理熱情地為她答疑解惑,對方邀請她視頻通話,直播辦公環境,并且展示了辦公電腦上的“成功”協商案例。
之后,馬經理還發給了王婷一張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做“定心丸”——“我們具備律所資質,擁有與銀行、網貸平臺進行后端協商的能力,包括申訴、復議、所函等,這點普通人自己是做不到的”。馬經理還承諾,合作走正規合同,一開始只需要付定金,解決之后再付尾款就可以了。
游刃有余的馬經理,得到了王婷的信任。當然,讓王婷真正下定決心的還是逾期帶來的麻煩?!澳愕那房罹鸵馄诹耍€不上是會影響征信的?!瘪R經理適時補充道。
針對王婷的情況,馬經理很快就給出了處理方案:三筆款項可以免息分期、一筆免息延期,至于王婷最為困擾的一筆網貸,則可以“免息延期自由還款本金”,到期還可以二次分期60期。
法務公司給出的“法務處理方案”。圖/受訪者提供
方案誘人,收費也不低。馬經理給出的法務處理方案收費6500元,其中定金1000元。本就不寬裕的王婷,不得不向朋友借錢。
收到1000元定金后,馬經理與王婷簽訂了一份電子合同,并迅速建了一個10人群來服務她,承諾只要5—7天的辦理時間。
5天之后,王婷在群里追問進展。法務公司開始“搭臺唱戲”,對王婷進行輪番的消息轟炸,核心就是要王婷支付其中3個平臺結案的“尾款”。
溝通截圖,短時間的對話中連續多次@負債人。圖/受訪者提供
這讓王婷難以接受,因為對方提供的所謂《結案通知書》,只是一段干癟的文字性描述,沒有任何背書。
圖/受訪者提供
當王婷猶豫時,馬經理打來電話:“我們跟平臺協商也需要渠道費的,不支付就無法推進。付了款,馬上就能收到平臺發來的成功短信?!?/p>
帶著最后的僥幸心理,王婷咬咬牙支付了對方索要的3260元款項。而在她收到協商成功的短信之前,群里又催她支付另一個平臺的結案費用。
此時王婷終于如夢初醒——法務這是要套出她所有的錢,于是她提出解約并要求對方退款。然而維權環節難度,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全是騙子”?
王婷試圖找法務公司理論,消息發出后對方一改態度,指責是王婷沒有全部付款,所以無法推進。
不死心的王婷來到當地派出所報警。警方聯系到法務公司后,該公司負責人完全換了種說辭,稱只是債務咨詢,并致電王婷承諾可以退款30%。
后來,警方回復稱因為證據不足,暫時不能認定為詐騙,屬于“合同糾紛”的范疇。王婷找到律師咨詢后才發現,當時雙方簽訂的服務協議,核心部分只寫著“甲方委托乙方進行‘專業的咨詢服務’”,完全不涉及幫王婷延期的內容。
其中,“由于甲方有新產生或未告知乙方的情況,導致協議目標未達成,為甲方違約,乙方有權單方解除本合同且不退費。所有后果由甲方承擔”的表述,更是給了乙方法務公司很大的解讀空間。
圖/受訪者提供
她這才發現,對方關于信用卡與網貸可以延期、減息的承諾,從來沒有書面記錄。他們之間的重要溝通,都是通過電話。這意味著,即便是打官司也缺少實質性的證據。
上海申宜禾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海權對中國新聞周刊解讀,此類法務協商行為難以立案的原因在于,單家公司的受害者不多、金額不大,未達到立案標準。更重要的是其違法操作的證據可能尚不充分,有關部門對經濟合同類的糾紛刑事立案比較謹慎。
王婷遭遇的,正是經典的反催收陷阱之一。所謂“反催收”,是指號稱只需收取服務費,就能幫助消費者辦理信用卡停息掛賬、減本免息的黑產服務。
甚至很多債務重組公司會“一魚兩吃”,誘導負債人借債來進行協商。
3月以來,光大銀行天津分行、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等金融機構發布關于當心“債務重組”騙局、遠離不法貸款中介的提示,稱近期有一些打著“債務重組”“債務優化”旗號的不法貸款中介出現在各類社交平臺,誘導消費者“借新還舊”或者申請高息過橋墊資。
“說能辦信用卡延期業務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騙子?!贝蕹蓮氖路创呤赵p騙科普多年,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自己之所以把話說得這么絕對,是因為銀行與網貸平臺根本沒有任何公開的延期政策。
而反催收業務打出的王牌——協商,其實可以理解為銀行的一種紓困政策。
資深信用卡專家董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銀行與信用卡用戶之間的確存在協商機制,溝通重點在于用戶是否能提供翔實具體的還款意愿與還款計劃。如果機構確認用戶反饋的“大病”“車禍”等意外或困難情況屬實,且擁有一定的還款意愿與還款能力,則會視情況考慮分期或適當免除部分利息。
“考慮到借貸關系的特殊性,銀行不會將協商判斷的具體標準公之于眾。”董崢同時強調道。
但正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再加上不少負債者缺乏足夠的金融素養,也就為這些宣稱能幫助與銀行協商溝通的金融黑灰產提供了生存空間。
百億黑灰產迎來精準打擊
不僅是欺騙王婷這樣的負債人,反催收行業也在影響金融行業的穩定生態。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提供給中國新聞周刊的一份打擊“反催收”案例顯示,自2021年以來,持卡客戶來電要求調減信用卡利息、費用等需求有異常增長。經排查,歸屬地為遼寧沈陽的號碼自2021年以來累計撥打客服900余次,其他關聯手機號20余個。該團伙在一年內累計撥打招行客服電話4000余次,涉及客戶1000余戶,累計調減息費損失金額巨大。
2022年7月,招行信用卡中心報案,主犯于2023年8月正式以涉嫌敲詐勒索罪被刑事拘留。
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中國新聞周刊進一步分析,這類披著法務外衣的反催收從業者,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律師,相關廣告存在虛假宣傳與誘導消費的嫌疑。反催收黑灰產以造假、投訴的套路實現逃債的目的,不僅損害了金融機構的利益,破壞了金融市場的穩定,還有可能造成客戶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
目前,瞄準負債人的金融黑灰產的發展非常猖獗。馬上消費金融聯合西南政法大學2024年11月發布的《中國金融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數據顯示,自2021年起金融黑灰產快速發展,增長了10倍之多,造成財產損失達百億級。
上述研究報告指出,威脅獵人安全研究員調研統計發現,2023年互聯網黑灰產從業人數持續上升,從業人員數量達到587.1萬,較2022年上升141%,而煽動教唆的“非法代理維權”活動參與人員有幾百、上千萬。
從事反催收產業打擊9年的林偉將反催收黑灰產形容為“蟑螂”——在互聯網無孔不入,擁有大規模的“水軍”,利用負債人的焦慮大肆傳播虛假的反催收內容。部分反催收公司甚至以“傳銷”模式裂變式發展。
林偉指出,反催收行業從事者素質普遍偏低,他們其中有不少是由催收人員轉化而來,甚至協商法務有不少本身也是負債人。不僅是利用合同漏洞詐騙,他們甚至還會虛構政策、惡意P圖來引負債人“上鉤”。
他們的存在,正是利用了監管盲區。“這些法務公司在經營體制上非常靈活,不屬于正規的律所,充其量算是咨詢公司,能提供相關資質的也是選擇律所‘掛靠’。簽訂的服務合同也都基本合規,很多協商法務等到東窗事發后迅速注銷公司,再換執照卷土重來?!绷謧フf道。
王婷后續的遭遇也證明了這一點。她后來發現,馬經理提供給她的律所執業許可證是造假作圖。她還通過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該公司,市場監管局走訪后發現注冊地是假地址,耗時兩周才給該公司打上“經營異?!钡臉擞?。
不僅如此,馬經理也“搖身一變”改名為“孫經理”,性別也直接從男性變成了女性。這意味著這家法務公司可能已經改換身份,繼續“圍獵”負債者。
董崢進一步指出,對于此類協商法務避免被騙的關鍵就是不要相信,自己撥打銀行的客服電話詢問解決方案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好消息是,騙局繁多的反催收行為正在被精準打擊。
2024年初,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制定了《中國銀行業應對“代理維權”灰產識別標準》《中國銀行業應對“代理維權”灰產工作指引》,首次明確了“反催收聯盟”“羊毛黨”“惡意投訴”三類主要灰產形式和表現特征以及識別手段,打破了過往“投訴就有理”情況,全力凈化金融環境。這為行業和執法機構提供了有力參考。
就在今年3月14日,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稽查局召開會議,聯合部署開展為期6個月的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集群打擊工作,其中信用卡領域不正當反催收成為打擊的重點方向之一。
(應受訪者要求,王婷、崔成、林偉為化名)
參考資料
《治亂“反催收”:從業者約800萬,推流獲客極具迷惑性!》,2025-03-24,中國經營報
作者:于盛梅
編輯:余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