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項目密集落地。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Eric微
IPO早知道消息,3月29日,2025北外灘財富與文化論壇在上海虹口世界會客廳舉辦,一系列跨界融合、綠色轉型項目重磅發布。與會專家認為,文化為金融高質量發展、財富保值增值校準了價值坐標,金融為文化事業繁榮提供了資金支持,共同譜寫了“美美與共、雙向奔赴”的時代強音。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徐玉長出席論壇。
金融與文化的“化學反應”,釋放區域發展強動能
自2011年舉辦首屆北外灘財富與文化論壇以來,虹口區始終致力于搭建金融界和文化界的高層次交流平臺,促進兩者相互賦能、相互成就。本屆論壇以“全球視野下的財富與文化:開放、創新與合作”為主題,來自金融、文化等領域的知名人士、專家、企業代表等約300人出席。
過去的一年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成績亮眼,全年金融業增加值達8072.73億元,同比增長7.9%,全市舉辦各類營業性演出5.7萬場、吸引觀眾2545萬人次,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提升。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在致辭中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正邁向全面提升能級的新階段,不僅要加強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等“硬實力”建設,也要提升價值觀、行為規范等“軟實力”水平。希望虹口充分發揮“海派文化發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輻射作用,發揚光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思想和道德精髓,更好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金融與文化之間的“化學反應”,正在釋放區域發展強勁動能。虹口借助北外灘金融功能集聚優勢,以金融賦能文化、以文化激活金融,持續推動文化與金融兩大產業的互聯、互補、互融、互促。數據顯示,去年虹口主要經濟指標加快恢復,金融產業能級不斷提升,文化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其中,虹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2%,實到外資增長35.8%,增速雙雙位居全市首位;外商獨資金融科技公司東方匯理落戶,引進長江證券資管、鳴石、國聯證券等60余家企業,集聚金融資管機構2100余家,成功入選上海首批“股權投資集聚區”;全區文體娛樂業營收增長37.8%,增速位居中心城區第一,5家單位和個人入選市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打造海派文化中心、巴金圖書館等多個文化新地標。
“開放是財富與文化奔騰向前的重要路徑,創新是財富與文化推陳出新的核心引擎,合作是財富與文化融合并進的必由之路。”上海市虹口區委書記李謙指出,金融創新和文化創新,已成為推動兩者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重塑經濟社會發展格局。虹口始終堅定推動財富與文化融合聯動、合作共生,推動文化為財富創造注入新的活力與內涵,推動財富為文化傳承創新提供更大可能。
標桿項目密集落地,專家建言深化跨界融合
聚焦“開放”“創新”“合作”三大關鍵詞,活動現場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滬上金融家北外灘會客廳、財富與文化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北外灘并購重組生態聯盟暨案源推進中心三大項目宣告啟動,虹口區碳金融產業政策對外發布,為這片投資沃土再添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據介紹,滬上金融家北外灘會客廳旨在打造金融與文化交流的高端平臺,依托區域金融集聚優勢,匯聚金融界精英,推動金融創新與文化傳承。財富與文化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征集活動聚焦金融與文化融合創新的實踐成果,挖掘金融賦能文化產業、文化提升金融價值的典范,為全國金融文化融合發展提供經驗參考。
北外灘并購重組生態聯盟暨案源推進中心將建立并購項目發現、撮合和服務機制,組織供需雙方對接,為有并購重組需求的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貼心服務,進一步產生衍生拓展效應。
圖為三大項目在論壇現場宣告啟動(來源:2025北外灘財富與文化論壇)
向綠而行,向綠而興。去年以來,虹口聚焦綠色低碳服務新賽道,全力推進綠色低碳服務“一把手”工程,目前已入駐各類綠色低碳企業800余家。當天,在央行上海總部、上海市委金融辦的支持下,全市首個碳金融產業政策——《虹口區關于推動碳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對外發布,虹口成為上海首個市區合力、協同推動綠色信貸、綠色轉型貸款貼息政策落地的區域,北外灘正加快邁向上海綠色金融樞紐核心承載地及碳金融集聚區。
在主旨演講環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從經濟社會發展階段、金融強國戰略目標、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三個視角分析了對金融文化與金融體系建設的見解。他認為上海在促進金融和文化深度交融的過程中要實現三個目標,即在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中起到引領作用,在促進中外金融文化交流中發揮帶頭作用,在整個金融文化體系建設中起到示范作用,可考慮編制金融文化相關指數、夯實金融文化基礎、加強金融文化教育,發揮好上海在推動中外金融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平臺作用。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認為,DeepSeek的異軍突起開啟了中國敘事的新局面,反映出中國在科創體制機制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在競爭力上創造了新的奇跡。同時,春節以來,中國資產表現領跑全球,A股計算機、電子等行業漲幅居前,港股也強勢上漲,而同期美股頭部7家龍頭股的股價和市值占比雙雙下降,說明股權風險溢價在情緒端已經出現“東升西落”。
東方匯理資管集團副總裁、首席運營官格劉牧·樂薩奇(Guillaume Lesage)表示,財富管理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局視野與前沿科技,要綜合考慮歷史、教育、數學、科技、文化、ESG、地緣政治、金融產品等因素。以歷史及金融產品為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前,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被認為是具有多元化且“無風險”的投資產品,然而事實證明MBS的實際風險遠高于其宣傳的風險。投資者耗費過長時間才重新轉向多元化配置,這種情況不應重演。他強調,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新趨勢要求財富顧問必須具備強大的技術素養。
“只有能被量化的,才能被管理(What gets measured gets managed)”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全球董事會主席伊萬·弗里什伯格(Ivan Frishberg)引用這一管理學金句來強調碳核算的重要性。PCAF作為全球標準制定者,致力于規范金融活動相關碳排放的測算與披露,目前已有全球82個國家的580余家金融機構加入PCAF。PCAF已發布了融資排放(financed emissions)、促進排放(facilitated emissions)、保險相關排放三項標準,后續還將探索新增庫存波動、證券化及結構化產品、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等領域。
英國知名導演、兩屆奧斯卡獎獲得者柯文思(Malcolm Clarke)表示,在共識稀缺、答案難尋的當下,動蕩和不確定性席卷全球。中國漸漸被認為是“房間里的成年人”,是較之于世界動蕩的一個平和、穩定的存在,這正是中國在世界輿論場上講述自己故事的絕佳的機遇。他呼吁用真摯動人的中國敘事,向世界傳遞包容的同理心和互相理解的價值觀,而不是像西方敘事那樣去制造懷疑和恐懼。
切實履行信義責任,筑牢資管中心文化根基
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虹口資產管理特色鮮明,資產管理規模超8萬億元,正加快打造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核心承載區。29日下午,本屆論壇特別設置了以“信義責任: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三投資’)的文化基石”為主題的資產管理專題論壇。
專題論壇上,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會長,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飆為活動致辭。現場還舉行了“秒懂金融·資管行業踐行‘三投資’理念優秀實踐系列訪談”專題節目首發儀式,2025資本市場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優秀實踐展示活動啟動儀式,以及上海資產管理協會資本市場智庫(CM Think Tank)成立儀式。
當天,來自銀行、證券、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證券資管、信托、律所、高校等領域的高管和專家學者圍繞“三投資”實踐、資產管理機構在全球信義框架下的機遇與挑戰、基金法修訂要點等主題發表演講。在圓桌論壇環節,各界代表圍繞信義義務、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專業能力等方面展開深入討論。
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金融和文化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新征程上,虹口將堅持開放融通、產城融合,以北外灘開發建設為引領,加快推進“文化三地”建設,創新推動區域功能和產業能級提升,努力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重要展示窗口,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發揮更大作用。
2025北外灘財富與文化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經濟信息社上海總部、中國證券博物館、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承辦,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上海北外灘(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提供學術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