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 三聯生活實驗室 (id:LIFELAB2020) 授權轉載
作者:Lily
自從今年315大會曝光出一批無良商家后,打工人的天就徹底塌了。“先是楊銘宇黃燜雞回收其他客人吃剩的香菇,再是華萊士的后廚臟到蒼蠅亂飛不堪入目,就連濃眉大眼的蜜雪冰城,也開始用隔夜的檸檬片了。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老朋友們都塌房得差不多了 。”
不想被無良商家背刺,打工人們為了吃上一口干凈的熱乎飯,發掘出了一條既能吃飽、又能吃好的新思路—— 那就是去吃一些國企或是機關單位中,對外開放的食堂。
圖源:廿三
曾經,打工人苦吃飯久矣。“就算是再精致的CBD白領,午餐的外賣三件套也逃不過米線、麻辣燙和黃燜雞;而即使是公司有食堂,天天面對著西紅柿炒蛋和茄子燒土豆等老演員,也總有一天會吃膩。”
一些打工人這才發現,原來一些國企和機關單位的食堂,居然是對外開放的。 只需花上十幾塊錢的價格,就能炫上一頓葷素搭配、菜式齊全的公務員同款盒飯。
“在北京,物資部大院、氣象局或是衛建委科研所這種機關單位的食堂, 花上20元就能吃上體制內的同款 ;
江浙滬地區,很多 市政府也把自己的食堂對外開放 ,院子里可以免費停車;
圖源:小小酥
一些城市的 黨群服務中心也提供午餐自助 ,10元兩葷一素,還包含水果和餐后酸奶。”
吃膩了重油重鹽的外賣或是自家的食堂,一群最會享福的打工人,終于在“國企風食堂”里享受了一把被寵的感覺。“這里沒有預制菜包,只有大廚現炒,大廚們在后廚猛猛掄大勺,你在座位上炫就完了。”
在互聯網上,有人總結出了北京國企風食堂的攻略。“位于中關村的氣象局食堂最豪橫, 檔口里的肉菜比素菜還多 ,18塊錢就能吃到撐;
圖源:宜退休了小肉丸
朝陽區的 煤礦文工團 菜品不輸酒店自助,晚餐不僅有海鮮和披薩,還有免費的現磨豆漿;
西直門的衛建委食堂 30塊錢不限量 ,菜品少油少鹽,主打健康,不僅有粗糧還有水果和湯。”
當代年輕人不求大富大貴,只求每天照顧好自己這張獨生嘴。第一批發現國企風食堂的打工人, 大多是吃膩了方圓五里的外賣,于是開始默默探索起了別人家的食堂。
“很多機關單位自家的食堂,都是對外開放的。 他們不是為了盈利,只會象征性地收一點錢。 這里的菜式不僅每天都換得很勤,而且打飯的阿姨從來不會手抖,甚至直接把大勺子讓你自己掌控,能盛多少全憑你自己的手勁。”
在氣象局單位的食堂,宮保雞丁是廚師長做的
國企風食堂不上大眾點評,因此只能在打工人之間口口相傳, 能否吃到全靠你的人脈硬不硬。
圖源:星河-銀河璀璨,星光漫天
一開始,溜進國企風食堂的打工人們,還覺得自己偷感很重。“畢竟這里是人家的場子, 而且跟你鄰桌的人都是穿著行政夾克、夾著公文包的領導,或是研究導彈和火箭的大專家。 ”
后來才發現,其實來這里吃飯的很多人,都是得知了機關單位食堂對外開放的消息,花了門票進來吃自助的。
“大家來這里不是為了炫耀身份,而是看中了這里的性價比。比起社區食堂,這里的菜樣更多、做法更精致;比起街邊的餐廳,這里的衛生絕對有保障,甚至是公務員的同款午餐。”
圖源:笑嘻嘻
一些受夠了預制菜的北漂,不想再吃國潮外賣,就會把位于農科院的職工食堂,當成自己的快樂老家。
這里包括節假日在內,每天都對外開放。 “農科院的食堂不僅講究葷素搭配,而且有些檔口還是現點現做。所有菜品都主打一個新鮮,連這里看似平平無奇的腐竹,都是特供級標準。”
一些北漂們即使自己的公司有食堂,也會有空就去打卡國企風食堂,只為感受一種踏實的氛圍感。“ 這種機關單位里的食堂,對待原材料都特別嚴苛 ,蔬菜稍微有點不新鮮就會被退貨。因此來這里吃飯,絲毫不用擔心衛生問題,只要猛猛炫就完事了。”
圖源:王小屁愛溜達
很多人還會把去機關單位吃食堂,當成自己午休短途游的一環。 在海淀工作的95后北漂小陳,經朋友介紹發現,離自己公司500米的衛星制造廠,食堂就對外界開放。“35塊錢的價錢雖然不算便宜,但最起碼是機關單位,質量肯定有保障。而且葷素都不限量,不夠可以自己再去加菜。”
“大家平時午休,都是吃完外賣就趴在桌子上暈碳。而機關單位的食堂大多開在大院兒里,去食堂里吃完飯,還能順便在園區里轉轉。 這樣放放風,不僅自己心情舒暢了,而且下午的工作效率還更高了。 ”
打工人在這些“國企風食堂”里吃飯,主打一個安心。
“外面的餐廳宣傳的‘明廚明檔’,最多讓你透過玻璃看看廚師翻鍋。但國企風食堂不一樣,會直接公布每周菜品采購清單和供應商資質。一些企業,甚至會在食堂門口設立食材展示位, 讓員工查看當天使用的米面糧油蔬菜,決不會讓你吃到有問題的食材。 "
"因為普通餐館,遇到問題一般只追究老板的責任。但在機關單位的食堂,如果遇到食安問題,那么從負責采購的科員到高層領導,都會一擼到底被處罰。在這種責任制度下,衛生問題自然能得到保障。"
圖源:瑞姐的候鳥生活
所以即便國企風食堂的飯菜,未必是最便宜的選擇, 依然有人每天堅定地來打飯。
“只有初階打工人,才會琢磨如何在吃上省錢。懂事熟后都會明白,多花幾塊錢, 認真吃飯保持身體健康,才是無價之寶 。”
北漂兩年的小k,每天都會去公司附近的衛健委科研所食堂吃飯。在這里, 她花30元就能解鎖菜品豐富的不限量自助。
圖源:吃吃小梨了
她說自己過去在寫字樓B1美食城吃飯,那些快餐都按克計算價格。隨便打三四個菜,就得要四五十塊錢,每吃一口都覺得肉疼。或者去連鎖快餐店打飯,看似明碼標價, 但打飯阿姨每次都能精準運用顛勺技術,讓剛進盤的飯菜瞬間縮水一半。
“而去科研所的食堂,你盡管敞開了肚子吃。這里不僅雞腿、酸菜汆白肉之類的葷菜不限量,而且打菜用的勺子,也都是足足有一個巴掌大的大海勺。 隨便舀一勺肉,都能堆滿半個盤子,給人一種開著挖掘機去炫飯的爽感。 ”
圖源:宜退休了小肉丸
最精明的打工人,每次去企事業單位的食堂吃飯時, 如果吃的不是自助,那么就連打飯也有一套秘籍。
“一般食堂的餐盤都有五個食槽,按照常規思路,大家通常會留一個位置放米飯。但真正懂行的,都知道可以把五個格子全部用來打菜,最后直接把飯澆在菜上。同樣是二十元一頓飯,吃蓋澆飯和飯澆菜,幸福程度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對漂泊不定的打工人而言,有一家穩定的食堂可以依靠,不僅僅是解決了一日三餐, 也意味著生活從此有了個穩定的精神支柱。
"平時下了班,總會陷入下頓吃啥的迷茫困境。但自從養成習慣吃食堂后,生活便相當于有了一座諾亞方舟。今后哪怕是被迫換工作,也會優先選擇有食堂附近的公司, 因為這樣無論下個月賺多賺少,起碼都不擔心自己會餓著肚子 。”
在北京,氣象局是不少人的編外食堂
時間久了,大家吃著國企食堂的飯長了膘, 心里也開始惦記起了事業單位的編制。 “當年爸媽苦口婆心勸考公,沒能說動我。如今倒是被食堂的飯菜收買了,自覺想要上岸了。”
小K說,自從習慣了去食堂吃飯,整個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
“以前每天下班后,不是去和朋友聚會喝酒,就是回家點個外賣,然后癱著刷短視頻。 但現在只要下午六點半一到,就會準時從工位彈射起步直奔食堂,生怕去晚了好菜被搶光。 ”
圖源:Catherine Zhang
"這樣的作息久了,就會不知不覺養成一種更健康和規律的生活習慣。以前爸媽還會問我下班了,又去哪瞎折騰了,現在不用打電話,也知道我準在食堂排隊呢。"
ENDING:
打工人吃什么這件事,遠比填飽肚子復雜,而是一種心態上的變化。
大家初入職場時,吃飯是為了解壓,用垃圾食品和高熱量讓自己短暫逃避工作壓力;有了積蓄后,吃飯成了一種相比旅行和購物,性價比更高的犒勞方式,人們總會在辛苦了一周后,選擇去高檔餐廳,以此填補內心的空虛。??
但真正吃明白的人,最后都會走進國企風食堂。“當你不再執著于漂亮飯,而是踏踏實實地吃好每一餐時, 就會明白,真正的成熟,是學會用最平穩的方式照顧好自己 。”
你會去吃“國企風食堂”嗎?
頭圖來源:瑞姐的候鳥生活
吃貨們都在看
“微 胖 是 最 好 的 身 材”
- The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