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杭州“00后”蔣正豪還未畢業,就攻克了無人機行業的一大難題,剛走出校門就拿到了2億元的投資。
蔣正豪是杭州富陽人,出生于2002年,從小就是個思維活躍、愛好廣泛的孩子。
在眾多興趣愛好中,他又對汽車和飛機情有獨鐘,一個小小的模型就能讓他愛不釋手,玩起來更是如癡如醉,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高中是學生時代壓力最大的階段,但他的課外生活卻十分精彩,不僅參加了學校里面的航模隊,高三的時候竟然還在無人機趣味賽中拿到了第一名。
但他的腦子的確夠用,雖然醉心于興趣愛好,卻也沒有影響學業,考上了溫州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專業。
盡管從他的自身的特點來說,也算是進入對口的專業,但他卻沒有把精力用在這里,而是對無人機充滿了熱情。
也可以說,他在高三的那次比賽中,就跟無人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學的環境很寬松,也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可以讓學生在擅長或感興趣的領域深入鉆研。
蔣正豪就是如此,盡管所學的專業與無人機并不存在關聯,但卻能讓他在兼顧學業的同時,分出足夠的精力和時間鉆研無人機。
獲取無人機資料的渠道,也是現代社會普及度高的網絡視頻或專業知識網站。
但通過這樣的方式自學,局限性也是相當明顯,只能獲取一些公開的基礎知識,想要深入鉆研和提升很難。
無人機的實操性很強,從入門到精通每個節點都需要親身經歷,絕不是通過查看資料就能完全掌握的知識領域。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蔣正豪為了獲得知識的提升,打好基礎之后就利用課余時間跑到相關的公司去打工。
在無人機公司打工期間,他對薪酬問題并不關心,在意的是能學到多少知識,能夠接觸到所有的工作環節。
所以,他到了公司之后,對所有的工作都充滿了激情。
員工們看不上的雜活兒,他卻干得熱火朝天,忙碌的身影遍及公司的各個角落。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接觸到了測繪、建模、研發等各個環節。
甚至公司里面廢棄的很多文字資料,對他來說都是難得的寶藏,能夠從中學到一些網絡上沒有的關鍵信息。
他各方面表現得都很突出,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賞識,被提拔到老板身邊當助手。
自從跟了老板之后,他接觸的領域就更高了,基本上也算是接觸到了核心圈,還經常跟著老板參加無人機研討會。
在員工眼里,他是老板的得力干將,也是公司里的技術骨干,很有一飛沖天的潛力。
殊不知,蔣正豪并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安分,在公司里賣力地工作只不過是在“偷師”而已,早就在學校里面組建了“WUTP工作室”。
工作室里的人員,都是學校里面的航模愛好者,也可以說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精英。
他們在蔣正豪的帶領下,很快就有了獨立研發成果,將熱成像技術與無人機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2021年冬天,蔣正豪帶領團隊協助搜救隊,將一位困在山中的老人成功救了出來,迅速就在無人機領域火出了圈。
有了這次救援的經歷,工作室也將研發重點,放在了無人機負載上面,讓無人機順利進入了空中拍攝、全景影像、應急救援和物資運輸等多個領域。
WUTP工作室成立僅一年,就創造了上百萬元的營收,成了一個發展勢頭迅猛的無人機團隊。
所以,蔣正豪剛走出校門就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帶領團隊入駐南湖未來科技園,成了一個新興的科技公司。
隨著無人機市場的崛起,頻繁發生的“黑飛”事件,也讓很多相關部門頗為頭疼,甚至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但是無人機的體型不大,機動性又很強,想要徹底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實屬不易。
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與努力,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但收到的效果卻差強人意。
不過,這個令業界頭疼的難題,卻讓蔣正豪的團隊完美攻克了。
蔣正豪帶領團隊研發了一個“反無人機”系統,用無人機來捕捉和識別違規升空的無人機,頗有一點“用魔法打敗魔法”的味道。
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蔣正豪團隊的“反無人機”系統,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
現在的反制系統識別范圍更廣,達到了10公里,鎖定目標僅需0.3秒,最高時速為300公里,且能抵御10級臺風,攔截成功率也從最初的80%提升到了99.7%。
有人說,蔣正豪是杭州崛起的又一條“龍”。
這個說法一點都不假,因為在他之前杭州已經出現了“六小龍”,涵蓋了游戲開發、人工智能、機器人、腦機接口等新技術前沿。
重塑天空規則的蔣正豪,自然也稱得上是一條無人機領域的“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