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尼西亞安塔拉通訊社報道,3月25日,在與到訪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印尼總統宣布,印尼政府決定加入由金磚國家五個創始成員國建立新開發銀行。今年年初,印尼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國。加入新開發銀行預計將為印尼提供獲得發展項目所需重要資金機會。據印尼“獨立”網站報道,印尼加入新開發銀行將為其帶來大量金融資源,使政府為各種基礎設施項目、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展計劃提供資金,提高印尼在國際論壇談判地位。
據了解,新開發銀行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于2015年共同成立的多邊開發銀行,旨在為金磚國家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項目調動資源,并作為多邊和區域金融機構為全球增長和發展作出努力。今年1月6日,作為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巴西外交部宣布印尼成為金磚正式成員,并對印尼正式加入金磚合作機制表示歡迎。加上2024年初已經加入的沙特阿拉伯等五個國家,金磚正式成員已經達到11個,同時還有尼日利亞、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玻利維亞等9個伙伴國。
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的這一舉動具有雙重意義:對金磚機制信心具體體現,另一方面釋放出發展中國家集體“去美元化”、擺脫西方金融壟斷新信號。新開發銀行自2014年在上海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政治條件融資支持,重點面向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等領域。這一點與IMF、世界銀行等西方主導機構有本質差異:不將貸款與“結構性改革”掛鉤,不強行推進私有化、削減公共支出等新自由主義藥方,更注重根據借款國自身發展需要量身定制項目支持。
美財政部已啟動對NDB的“次級制裁”風險評估,若印尼使用NDB資金建設鎳礦加工鏈,可能觸發《全球馬格尼茨基法案》對相關企業的制裁。路透社強調“NDB貸款透明度爭議”,彭博社引用專家稱“印尼在美中之間走鋼絲”;印尼安塔拉通訊社頭條聚焦“主權融資突破”,印度《鑄幣報》評論“這是1945年萬隆會議精神的當代復蘇”;NDB總部設于上海的事實,引發推特話題#ChinaShadowBanking 的激烈辯論,既有“去美元化先鋒”的贊譽,也有“債務陷阱新變種”的指控。NDB 2024年本幣貸款占比已達37%,印尼加入后計劃推動盧比-人民幣直接結算,劍指SWIFT系統霸權。
NDB決策機制看似民主,實則可能效率低下。五國平權,意味每個項目都要經過多輪協商,印尼需求是否能在其他成員國優先級中靠前?其次西方國家“警惕”絕非空穴來風。印尼此舉,可能引發西方在貿易、投資等領域反制,NDB資金池雖大,但印尼基建需求如同“無底洞”。一旦NDB資金鏈緊張,印尼是否陷入“融資斷檔”尷尬境地?賭贏了,印尼或許能借此躍升為全球南方國家領頭羊;賭輸可能陷入“兩邊不討好”困境。印尼這步棋,走得出人意料,但未來如何落子,仍需謹慎觀察。在國際金融棋盤,沒有永遠的贏家。
一些人曾認為,金磚國家多樣性是其弱點,隨著時間推移,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證明,在不同國家搭建進行善意對話平臺是完全有可能的,產生實實在在造福相關國家民眾具體合作舉措。一個最具代表性例證,便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立,不僅是口頭共識,而是真正具有建設性共識體現。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近期擴員,顯示出其在國際關系棋局的活力與可信度,“大金磚”形成,正是這個由多個國家圍繞共同目標組成平臺成功,尤其在推動全球治理機構改革與深化南南合作方面更具優勢。
不只是印尼,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期望通過新開發銀行獲得融資支持,加入新開發銀行代表對發展機遇和發展可能性的新期待。隨著美西方國家采取保護性政策舉措,發展中國家與外部市場互動的模式將發生重要變革。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進程中不再唯發達國家馬首是瞻,更傾向于通過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聯合,重新構建有益于本國經濟成長的發展環境。作為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標志以及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典范,金磚國家為其他發展中經濟體提供新向往和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