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人民代表網訊(郭芳)為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穩步擴大優勢區道地中藥材種子種苗規模,提高規范化、標準化種植水平,確保道地種子、種苗滿足供應和單品產量、質量快速提升,增強河北省中藥材品牌影響力,由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主辦、易縣宗合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辦的“河北道地中藥材生態種植現場觀摩會暨易縣“知母”藥材產業發展研討會”3月27日在保定易縣舉行。來自全省農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協會代表、企業負責人、種植戶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共200余人參會,共同探討中藥材生態種植新路徑,共謀"知母"產業升級發展大計。
會議由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莊偉主持,易縣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郝衛國致歡迎辭,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原副院長王海波、河北省人民政府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一級調研員)馬明中,保定市農業農村局特色產業科科長劉艷,易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克軍等先后發言。
郝衛國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易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將知母藥材作為該縣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培育,目前,全縣知母種植面積已達5800畝,年產量2600噸,產值1200萬元,帶動900農戶增收致富,知母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未來,該縣將在堅持規劃引領,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產業水平;培育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加強品牌建設,拓展市場空間;加大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推動該縣知母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海波指出,推動中藥材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中藥材產業發展要由重規模求速度的傳統模式,轉變為重質量求效益的新模式,中藥材產業種植道地、產地溯源系統構建、優質優價等體系構建勢在必行;中藥材種植由規范化向生態化轉變,加強中藥材生態種植模式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集成,構建完善中藥材生態種植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推動藥食同源等中醫藥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
馬明中現場解讀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強調河北省正加速構建"科技支撐+全產業鏈"的現代農業體系,要積極推動道地藥材從傳統種植向高附加值產業升級轉型,為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目標提供核心支撐。
孫克軍強調:中藥材是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易縣發展中藥材產業有堅實的基礎和獨特的優勢。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搶抓機遇,補短板、強弱項,在強化良種繁育基地和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上發力,在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持續推進產、加、銷和產、學、研一體化體系發展上發力。全面聚焦基地規范化、技術標準化、質量可溯化,增強服務企業、服務農民的信心和決心,真正實現中藥材產業振興。
在熱烈的掌聲中,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保定試驗站站長楊太新,河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憲軍先后就推進“西陵知母”藥材規?;?、規范化和產業化發展;中藥材產業品牌建設與營銷進行了分享。
河北省中藥材學會副理事長、種子種苗專委會會長叩根來系統闡述了易縣“西陵知母”的道地性發展脈絡及其品質特征,并通過對藥材歷史溯源、性狀鑒別指標及質量評價體系的深度解析,讓與會者對易縣知母歷史的發展變遷及易縣形成的道地西陵知母藥材的淵源、品質質量有了全面了解。他指出易縣知母道地藥材做為河北省“十大冀藥”品牌之一,未來將會更加得到省和國家的重視,“西陵知母”將會成為農民致富、農業增收的一個新的亮點。
會上,易縣宗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還與到會的聚紳藥業集團、山東晟銀藥業、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機產業(海南)有限公司、安國圣山藥業有限公司,四家藥企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
會后,與會專家和嘉賓乘車到易縣高村鎮北白澗村實地觀摩了易縣宗合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聽取合作社負責人趙宗合經驗介紹,詳細了解易縣宗合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技術、深加工、銷售、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發展情況。
責編:白俊寶
監制:殷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