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請問,如果房價下跌,老百姓70%的財富就會灰飛煙滅。我認為這句話是錯誤的,純屬危言聳聽,因為普通百姓不是炒房客,就算是家庭財富有70%都是房子,那只要不賣就沒任何損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受影響。
而且房價下跌后能讓更多的窮人買的起房子是好事,所以我支持房價下跌。我知道你們肯定是幫著既得利益集團說話的,但請講出能服眾的道理。
A:
1、我幫自己說話行嗎?我也認為這句話不全對,因為雖然中國百姓的家庭財富中有70%都是房產價值,但就算房價下跌也不可能都灰飛煙滅,只是會部分受損失而已。
2、拿股票做個對比吧。中國百姓的家庭財富中,股票占了5%,遠低于房子。所以有人說如果股市下跌,老百姓5%的財富就會灰飛煙滅,我認為這句話是錯誤的。
因為普通百姓并不炒股,就算炒股的,即便是股市下跌,只要不賣就沒有任何損失。股票是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權而已,無論價格高低都和股份數量沒關系,所以完全不影響小股東的持股比例。您覺得我這話對嗎?
再者說了,股市下跌后能讓更多的窮人買的起股票是好事,都成為上市公司股東了。我所以我支持股市下跌,反正我也不炒股。
3、另外還有現金,不管中國百姓的儲蓄率有多少,我都支持貨幣貶值。但無論怎么貶,錢這東西也不會完全灰飛煙滅的。
因為普通百姓沒多少錢,就算有點兒積蓄,那貶值了也都無所謂,只要不花就沒有任何損失,可以存在銀行里數數玩兒嘛。
而且貨幣貶值后能讓窮人掙到更多的錢。可以設想一下,以后隨便點個外賣都是幾百萬,搬磚打螺絲的工資都是幾十億,多有成就感啊!
4、能理解了嗎?房子作為資產,在本質上和股票存款都是一樣的,貶值就是財產受損。只不過你沒房子,所以認為別人的房子貶值了無所謂。我沒股票,所以認為你的股票貶值了與我無關。噴子們沒有存款只有負債,那更盼望貨幣貶值多加零呢。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立場不同,價值觀也就不同。
僅供參考。
二
Q:
請問,孩子在豐臺北大地上學,準備在看丹橋附近買一個三居,不用考慮學位,預算 400萬。
當前主要考慮的小區:
1、新華街附近公房 小三居(80-90平),戶型一般;
2、新華街附近公房 大兩居(90-100平,改成三居);
3、歐尚超市附近的 南極星 (110平);
4、城市經典小區,不過戶型不方正;
5、怡海花園,總價較高,當前資金買不到三居。
希望您能給些小區選擇建議。謝謝
A:
1、從自住角度我沒建議,看自己的喜好。如果從保值角度說,那當然是首選怡海的板樓了,次選老公房,南極星和城市經典就算了。
2、其實南極星和城市經典也說不上什么不好,就是產品形式落伍了。
城市經典最典型,曾經是全北京最便宜的外銷公寓。很老了,算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應該是和豐科園同時期立項的,大概是1992年左右吧,遙遠的30年前。
那時候怡海剛剛拿地,女老板被陷在巨大的沙坑兒里了,但城市經典卻搶先開盤了。開盤價不算太貴,7/800塊錢吧,美金,折合人民幣3000多不到4000。也不算太低,怡海到1997年開盤時也不過是2980。
看看現在的價格能體現出升值的差距了嗎?被怡海反超了,這電梯樓還不如老公房價格高呢。全北京的這種塔樓公寓升值都不太好,主要是產品過時了,當年的時尚不符合現在人們的追求了。
南極星也差不多,我印象中是南邊的六圈大隊當的開發商,至少是合作的,所以叫這個名字。質量應該不錯的,不過也是單體樓,沒什么社區環境。這種樓在全北京幾乎沒有升值好的,逐漸落后。
3、老公房沒什么,保值性都挺強,所有的成熟板塊都差不多。但得是板樓,塔樓也大多一般。新華街這面積的兩居,估計也是塔樓,謹慎些。
4、怡海就不必說了,全北京第一個復合型社區,至今也是板塊標桿。現在的物業水平不知怎樣了,反正當年是連續多年北京第一,現在應該不會差,畢竟底子不錯。
5、總之首選怡海,但也是盡量買板樓吧,塔樓大多數都不算太強。
僅供參考。
三
Q:
請問,我們夫妻目前都是北京集體戶,不在一個單位。我單位要求是只要買房就必須遷戶,妻子單位沒明確,那我想問一下,是否可以只遷我的戶口?另外是否建議買共有產權房,因為現金有限,只有100掛零,而且收入不高,預計要小孩的話就無力支撐高月供了。
A:
1、當然可以只遷一方的戶口了。另外遷戶口這事兒就看單位是否較真兒了,很多單位都是年年清理集體戶,但也都是年年清理不干凈。
不過說實話,保留妻子的戶口是否有意義啊?如果是為了孩子上學,那孩子落戶時得看單位是否同意接納,上學時更得看單位是否給開證明了?我覺得挺難的,很少有這么大方的單位。
2、共有產權房,這談不上是否建議,看自己的需求。優劣勢都明顯,看注重哪方面了?
優勢就是價格相對低,能花不多的資金住進新房子,怎么都比二手房強。劣勢就是地段兒和質量一般都不是太好,而且制度很嚴,幾乎堵死了所有的投資獲利通道。也就是完全的房住不炒,只適合長期自住。
對了,如果是買共產房,那是要審核家庭的,那雙方妻子單位就肯定知道要買房的事兒,瞞不住。
3、反正共產房簡單就是這情況,考慮好,確定是長期自住,不太在乎投資,今后也輕易不打算置換的才合適。
僅供參考。
四
Q:
請問,我在廣外遠見名苑一期有套兩居,07年買的,目前市值應在1000萬以上,孩子在讀四中高中。過幾個月我們打算在學校附近租套房子,想把廣外這套賣了,換套環境好品質好科技化的三居小洋房(作為以后養老,也有可能在10年以后賣掉),預算600~700萬全款買。
我比較喜歡周邊環境有水,綠化好,相對安靜,但又不想太偏遠。因為通州有運河,又是城市副中心,也許以后有升值空間,所以去通州走了一趟,中介推薦了****,但周邊環境我不太喜歡。
想請問章哥,有哪些地方新房源符合我的需求的嗎?當然不一定要在通州。另外請問,現在遠見的房價,是否已經溢價太高?如果不賣放著,還有上漲空間嗎?
A:
1、四中,羨慕,算是我老爹的小校友。老爺子這輩子的遺憾之一就是我沒考上他的母校。
2、遠見名苑的溢價不算太高,商品房戶型大,所以溢價比老破小要低,應該在25%左右吧,西城學區房的平均值,基本都這樣兒。
是否有上漲空間就看北京大盤了,基礎部分肯定跟隨大盤,占不到便宜也不吃虧。溢價部分大概率是不會再漲的,畢竟人口趨勢擺在這兒呢,明年就是明確的入學人數拐點了。所以常規建議是如果用完了學位就置換,留著的話一是居住的性價比低,二是溢價部分的保值風險大。
3、我對新房不熟,這幾年很少看,不好說什么。這還是憑個人喜好選吧,我真不好點評,說好的沒人給推廣費,我也懶得掙。說不好的一發帖就有人來公關,弄得我跟碰瓷兒似的,犯不上。這還是咨詢別人吧,我只對二手房熟悉些。幫不上忙。
五
Q:
請問,以前不懂所以買了門頭溝的七星長安,3萬買的,現在半價,請問應該止損還是再等等?另外目前看上了70年住宅是****,我知道是偏遠了一點兒,但地鐵線路是很可能在五年內規劃的,旁邊據說國務院管理局也在準備蓋宿舍,應該能帶動配套。主要是我現在只有這100萬左右,準備持有六年后再置換市區的房子。
A:
1、這讓我說什么呢,好像沒得可說似的。
2、七星長安開盤時候買的吧,2015年初,當時如果3萬買普宅的話現在一般都能漲到5萬多吧。現在是否賣掉,這不是誰建議的問題,而是真舍得賣嗎?不賣的話還有點兒希望,租金也還行,如果賣掉可就沒有念想兒了。
一般來說對于公寓的建議都是要么就甭買,買了也就甭賣了,誰面對割肉也心疼。再考慮一下吧。注重租金或自住就留著,注重其他的再考慮賣掉。也未必好賣,先問問當地中介吧。
3、這新盤我還是不點評了,容易惹麻煩,我犯不上。只是提醒一下,地鐵就算是五年內規劃了,等通車也得十年八年了,未必等得及。如果真的在五年內能規劃,那開發商早就大肆宣傳了,價值也就體現在價格之中了,也就是當初在拿地的時候,政府已經把這份價值加在土地款上了。
國管局這事兒我不知道,就算有也沒什么大不了吧,頂多是周邊有什么國管機關的宿舍。這別聽售樓處和中介忽悠,還是自己去周邊問問吧。而且也別期望值太高,就算能蓋個2000套也不算多大規模,起不到帶動配套的作用。
4、總之這倆我都沒建議,公寓是否賣看自己,這新房只適合自住,別有太多投資的想法。
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