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的經濟、民生發展歷程是很勵志的,在底子薄、基礎差的狀態下短短幾十年后就成為整體發展水平較前列了,如其人均收入在省區中僅次于浙蘇粵,已遠超遼寧、山東等北方沿海經濟較強省。
當然因各種原因讓福建內部的發展水平也是呈不太均衡的狀態,雖然沒有像中西部那樣出現省會獨大的態勢,但其省內頭部城市與相對落后城市的民生發展差距還是很大,這點從省內人均收入30強區縣的分布狀況更能清晰可見。
問福建省會是哪個城市?看到過許多人鬧過烏龍說是廈門,哈哈,主要還是福州雖然作為省會但在經濟發展水平、知名度等方面都不及廈門,所以也難怪了。
就說人均收入吧,廈門市是福建省唯一可進入全國城市前十的,而福州市還只能在40位左右徘徊而且還要略低于省內另一個較發達城市泉州一點的,如果看它們的區縣級收入在省內表現的話那就更能感受到差距所在了。
廈門市不但下轄的6個區縣都入圍了全省30強,而且其中5席均能在前15之內,而福州與泉州都有數個吊尾區縣沒能上榜的。
更令人驚艷的是其思明區的人均收入到2024年已達9.2萬多元,要比福州市的第一強區鼓樓區高出2萬多元/年,也要比泉州市首位的豐澤區高了1.7萬多元/年。
所以廈門市的民生發展水平在福建省內確實是可獨占鰲頭的存在,再加上它的高知名度難怪讓許多人誤解為是福建省會了,哈哈。
當然除開廈門的話,福州與泉州在省內也是很突出了,兩市不但分別各有8個與7個區縣能上榜30強,而且省內收入前十區縣都是被它們與廈門一起瓜分了的。
其中泉州市的豐澤區與石獅市到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能超過了7萬元,這點是略勝福州一籌的,后者能上7萬元/年的僅有鼓樓區一席。然而如果以5萬元/年這個差不多夠得上初級發達國家水平線來看的話,兩個城市又是可平分秋色的,都各有5個區縣在此標準以上哦。
對比省內其他城市,這個水準以上的除了廈門的5個區縣外,也就漳州、莆田、三明等少數下轄區縣可夠得上了。
這也就一開始說的福建省內發展有不太均衡的特點,廈門、福州與泉州三城的下轄區縣不僅包攬了全省區縣人均收入前十位,而且在30強城市中也占據了21席,如果再加上省內沿海經濟發展稍遜一點的莆田與漳州也各有3席入圍的話,福建省的沿海城市在30強區縣中就包攬了27席,僅剩下三席留給了偏內陸城市的下轄區縣了。
其中三明市還能有2個區縣入圍,其中三元區的5.1萬多元/年已是福建內陸城市中最高收入區縣了;另一個就是龍巖市也有新羅區上榜,但人均收入還不能達到5萬元。
所以說福建省在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快速擴張而民生水平提升也是飛速的,取得的成果令人矚目,但省內各區域發展不均衡的態勢同樣還是較為突出的,如果在東南沿海地區比較的話,均衡性可能不及江蘇更是不如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了,也就比珠三角、非珠地區的懸殊狀況略好一些吧,所以福建省還是需要加強對省內相對落后地區的各類產業、財政等幫扶,這樣才能縮減民生差距而更快實現共同富裕之偉大目標。
最后請來看下表,具體了解福建省內人均收入30強區縣的分布狀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