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單騎摩旅,終于在這天正式“闖入”西藏的腹地聶拉木縣,這里的國道依舊蜿蜒曲折,有趣的是經常會讓人傻傻地分不清楚自己身處國道219還是國道318。因為兩者分分合合,偶爾更會重疊好長一段,對于第一次進藏并喜歡鉆牛角尖的我來說,剛開始就非常迷茫,并且執著于弄清楚它倆之間的具體關系。直到感覺這種“研究”消耗掉了自己太多時間和精力,純純的浪費,才悻悻作罷。
聶拉木縣的樟木口岸才是“瀘聶線”的真正終點,而我此行的目的正是它,但沿途風景的神秘和遼闊,也不時讓我停下腳步細細品味。一個人的旅行,節奏快慢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情而定,或許這也是我們平時向往中的自由的一種吧。當幾堵規模比較大的殘墻斷壁悄然映入眼簾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剎車調頭,尋找看上去可靠點的小路,想要湊近了觀察。
當時的運氣不錯,因為看到遠處的路邊有一隊身穿統一服裝的養護工人裝備齊全,正聚集在一塊兒吃飯或者開會。想著自己萬一陷車,也能跑過去求助,膽子就大了很多。于是小心翼翼地沿著路邊土坡而下,過程卻出奇的順利,從四周地面的痕跡上看,顯然有不少車友摩友也曾經進來打過卡。
這座“荒城”貌似已經廢棄多年,只能看出大體的建筑輪廓,越是靠近,越是有一股荒涼的氣息撲面而來。這時留意腳下,雖然看不出明顯的綠意,但其實在碎石泥沙之間,仍有不少雜草在它們的裂縫中頑強生長,只是并未給這片死寂之地帶來生機,反倒更顯出歲月、以及大自然不斷侵蝕的無情。
因為攀爬條件不錯,我在這里也沒能忍住,毫無難度地登至“城墻之巔”,領略四周自然風光之余,也不禁心生疑惑。目測我所處的位置應該是建筑的正中間,按常理就算屋頂坍塌,也不可能“實心”到這種程度,不過也不排除是日積月累的風砂堆積和墻面風化所致。
浮想聯翩間,好像還真讓我找到了答案,這個位置正好是出入聶拉木縣的“咽喉之地”,在古時候極可能屬于要塞邊關,建些攻防兼備的堡壘很合理啊;又或者類似于我在工布江達縣遇見的“秀巴千年古堡”。只不過隨著社會發展,曾經的這些工事早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風吹日曬之下,才破敗不堪至此。
相信自駕或者摩旅經過的朋友,只要看見這處別樣的景致,肯定也會想要“鉆”進來看看的吧(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有些人也已經去打過卡了)。我在地圖上沒找到跟它比較接近的地標,最近的村莊是“日喀則市聶拉木縣昌加村”,距離2.5公里左右,另一邊則是“門布鄉”,距離6.5公里左右,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最后溫馨提示:到這個野生景點的路況雖然是非鋪裝,但看上去很安全,大車小車摩托車都能近距離打卡,個人建議穩妥起見,深入前下車大致探查一下能更放心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