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我們是一定會收復臺灣的,唯一的區別只是方式的不同——武力還是和平統一。
然而,解放臺灣之后,并不是就一勞永逸了,首先面臨的一個技術問題就是:20萬的臺軍何去何從,應該怎么處理呢?
如今網絡上,臺灣軍隊有草莓兵之稱,意思是臺灣兵是溫室里的花朵,太過嬌嫩,戰斗意志太弱。
但無論如何,擁有近20萬兵力的臺灣軍隊,在臺灣數十年的武裝和美國的支持之下,早已成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軍隊。
這支軍隊如果放在全世界比較,甚至能排到世界軍力前20。
比如,臺灣陸軍擁有1200余輛主戰坦克,3500多輛裝甲車,1400余門火炮,以及200多架直升機、21套防空導彈系統。
其火力之強,裝備之先進,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而臺灣省的空軍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臺灣省空軍擁有550余架各類飛機之中,僅經典的三代戰機f16就有140多架,法國生產的幻影2000戰斗機有53架,除此之外還有300多架所謂的經國號戰斗機。
除此之外,預警機、運輸機、電子戰備機、巡邏機等各類飛機,可以可謂一應俱全。
而臺灣省的海軍,雖然比之大陸相差懸殊,但是,依然擁有完善的水上和水下艦艇,總噸位20萬噸,同樣在全世界范圍內絲毫不弱。
不僅如此,雖然我們將臺灣省軍隊調侃為草莓兵,但是,這支擁有完善的歷史傳承和訓練的軍隊,戰斗力不可能太差。
戰略上雖然可藐視敵人,但戰術上絕不可如此,再加上臺灣上擁有一套頗為先進且相對完善的工業基礎,使得臺灣省的軍隊還有相當不弱的后勤補給能力。
這樣一支規模龐大、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軍隊,如果按照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對待國民黨軍隊一樣,批評教育之后就地釋放,那么,這些人極有可能成為島內的穩定因素。
再加上臺灣島為數眾多不支持統一的臺獨分子,和美日等間諜的滲透和挑唆,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人極有可能成為維護臺灣統一的最不穩定因素,甚至,可能引起各地動蕩。
因此,直接釋放并非好的辦法。
其實,解放戰爭時期對待起義、投誠、投降的國民黨精銳部隊做法,就可以做很好的參考:
對于臺灣省軍隊中同意統一、政治素質良好的官兵,可以經過訓練和考核之后,允許其加入解放軍。
這種做法,既可以團結臺灣的統一力量,同時,也有利于臺灣省各類先進的武器裝備的有效利用。
而對于大多思想消極甚至不支持統一的落后分子,則需要將他們進行系統完善的教育,改變他們錯誤的思維。
最好的做法,就是效仿解放戰爭時的做法,將國民黨的起義投誠部隊編為建設兵團,化劍為犁,建設邊疆。
這樣一來,既可以增加國家邊防地區的建設,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安定因素,變廢為寶,可謂一舉多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