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錢亞光
設計/ shelly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再創新高,達到了1770.7萬輛,同比增長了24%,新能源汽車在世界的滲透率達到了19.3%。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去年銷量達到1286.6萬輛,同比增長35.5%,占全球產銷量超過60%,市場滲透率達到40.9%。
在這樣大好形勢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再一次明確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3月28-30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在北京舉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住建部副部長秦海翔,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國資委副主任荀坪,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黃學農等國家各部位領導參加了以“夯實電動化 推進智能化 實現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高層論壇。
這些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部委領導,就自己負責領域,介紹了發展重點、行動目標以及相關的行動計劃,指出了目前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透露出了下一步行業管理的思路和引導方向,為產業如何發展定了基調。
一些行業關心的重大問題與現象,例如央企重組、價格戰,論壇上主管部門代表也給出了明確的態度和指導方針。
國資委副主任荀坪在演講中提到,對于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集中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推動企業內部專業化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鼓勵支持汽車央企與其他企業深化各種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
同時要強化使命擔當,不搞內卷式競爭,不卷價格、拼品質、不卷參數、拼體驗、不卷噱頭、拼服務,共同構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續的汽車產業生態。
荀坪在發言最后表示,支持中央企業領導人員弘揚企業家精神,敢于創新,敢冒風險,不甘平庸,追求卓越。這是繼去年發改委調整政策對三大央企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單獨考核后對央企的又一重大鼓勵。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鄭備表示,針對當前我國汽車行業比較突出的無序競爭問題,發改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系統施策:維護公平的競爭,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行業自律、輿論引導;嚴格市場監管,嚴格查處技術標準不達標、質量安全不過關的產品;規范招商引資,按照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壁壘,規范地方招商行為。
而對于汽車產業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她強調,發改委會著力推動汽車產業組織創新,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整治市場亂象,規范競爭秩序;著力促進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的硬實力;著力深化開放合作,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提出,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完善標準體系,有條件批準L3自動駕駛車型生產準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保險等法律法規完善,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
同時,落實好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政策,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和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激發汽車市場新動能。
他還強調,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開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國資委副主任荀坪
國務院國資委將堅定不移推動中央企業迎難而上,加力加速提質升級,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努力為汽車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一是著力創新引領,提升產業競爭力,夯實電動化根基。
瞄準寬溫域、高安全、長壽命電池,高效率、高轉速、高功率集成化電驅,新型電子電器架構以及高壓快充平臺等,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共性技術研發,推動三電技術迭代升級,升級固態電池。
央企創新聯合體,打造產學研協同技術創新平臺,加快攻克高性能電解質材料,大容量電芯制備等關鍵技術難題。
推進智能化變革,瞄準智能駕駛軟硬件車用基礎軟件,高算力車用芯片,智能線控底盤等,加大投入強度和協同深度,筑牢自主可控的全棧式智能化技術底座,將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人工智能落地的高價值典型場景。
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優質產品,卓越體驗,綠色低碳,加快新技術、新功能上車應用,強化跨領域協同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聚生智能、低空經濟、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業態加速融合,實現雙向賦能融合發展。
二是著力優化布局,實現量質提升,穩步推進重組整合。對于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集中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推動企業內部專業化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鼓勵支持汽車央企與其他企業深化各種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
加大力度,高質量走出去貿易與投資并舉,合資與合作共進,自主與抱團結合,發展與安全統籌;推動汽車央企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準確把握海外市場需求,有序開展海外布局,逐步構建全球化運營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
同時我們還要強化使命擔當,不搞內檢式競爭,不卷價格、拼品質、不卷參數、拼體驗、不卷噱頭、拼服務,共同構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續的汽車產業生態。
三是著力深化改革,推進模式創新。
推動中央企業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全方位全鏈條改造,特別是要利用AI加顛覆研發范式,變革制造模式,重塑銷售服務方式,以范式的質變,推動產業的質變。
推動中央企業建立更加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特征的管理體系,構建結構扁平簡約高效的敏捷型組織架構,更加強調充分授權,激發潛能,驅動創新。
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健全充分激勵權責對等的新型經營責任制,強化市場化改革和正向激勵,健全要素參與分配機制,激發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市場價值;支持中央企業領導人員弘揚企業家精神,敢于創新,敢冒風險,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鄭備
當前我國汽車行業無序競爭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的質量安全,削弱產業的競爭力。
發改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系統施策:一是維護公平的競爭,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行業自律、輿論引導,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二是嚴格市場監管,嚴格查處技術標準不達標、質量安全不過關的產品,守牢質量安全底線。三是規范招商引資,按照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壁壘,規范地方招商行為。
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快速轉型期,結構性矛盾也比較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閑置產能退出的機制還有待完善;行業嚴重內卷、競爭失序,增收不增利;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技術的迭代加快,鞏固全產業鏈優勢面臨挑戰;貿易保護抬頭,國際合作仍有不少障礙,實現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重道遠。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從以下四方面著力:
第一,著力推動汽車產業組織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推進汽車生產企業的資質集團化管理改革,通過市場化法制化的手段出清落后產能。
第二,著力整治市場亂象,規范競爭秩序。
第三,著力促進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的硬實力。著眼于夯實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基礎,推進整車及動力電池驅動系統,底盤車身、智能駕駛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創新,加快固態電池研發攻關,高級別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試點,提升汽車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攻堅能力。
第四,著力深化開放合作,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支持中外合資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轉型,打造面向全球的研發和生產基地,一視同仁地支持內外資企業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加快技術改造升級,優化汽車國際貿易、海外投資等服務體系,助力企業的國際化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
作為汽車行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抓緊編制新時期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加強部門協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續鞏固擴大產業競爭優勢,扎實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進一步加強技術攻關突破。
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動力電池關鍵材料、車用芯片、大模型等基礎技術、新體系電池、高功率長壽命燃料電池、高效混合動力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技術,輕量化、低風阻等整車設計技術攻關,為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內生動力。
二是加快自動駕駛產業化發展。
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完善標準體系,有條件批準L3自動駕駛車型生產準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保險等法律法規完善,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加快網聯云控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汽車前裝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塊,支持跨區域協同應用。
三是積極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編制新一輪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落實好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政策,加力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和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制定促進換電模式發展指導意見,激發汽車市場新動能。
四是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
推動人工智能在汽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場景應用,持續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和推廣工作。
推進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協同改造,構建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場景圖譜,健全行業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
開展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評價標準研制與應用推廣,培育一批專業化服務商。
五是進一步深化行業管理改革。加快機動車生產準入管理條例立法,完善企業退出機制。推進汽車生產準入管理改革,修訂準入審查技術要求。研究推動汽車生產企業集團化管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開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機關黨委書記盛秋平
2025年,商務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放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舉推動構建新能源汽車新發展格局。
一是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
去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銷售額超過了1.3萬億元,其中汽車以舊換新銷售額超過9500億元,今年加力擴圍。
在汽車方面,報廢更新中,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保持2萬元不變;各地置換更新中,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也相對較高。截至3月28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已經超過176.9萬份。
二是持續培育汽車消費新增長點。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延伸汽車消費鏈條,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
我們將加快推動試點工作落地見效,指導各地圍繞擴大新車消費、促進二手車高效流通,營造汽車文化氛圍,完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提升汽車流通消費數字化水平等五個方面,分批確定試點城市名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激發汽車消費市場的活力。
三是持續深化汽車產業貿易投資合作。
我們將繼續支持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加強國際合作,在海外搭建營銷網絡和售后體系,提升海外經營服務能力,實現與當地企業、消費者互利共贏。
積極推動營造健康有序的新能源汽車出口秩序,為海外用戶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持續辦好“投資中國”系列活動,推動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更好吸引和利用外資。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黃學農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部門協同配合,不斷完善網絡布局,加強安全管理,優化監管服務,加快科技創新,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推動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發展取得更大的成績。
一是持續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布局。
要進一步加強規劃統籌,結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和交通設施的布局,科學制定十五五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目標,確保適度超前,持續推進公路沿線充放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停車位的比例,加快補齊縣城鄉鎮建設的短板,推動城市商業體系的建設,引導重要商業載體提供充電服務。
二是持續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優質健康的行業生態。
下一步將研究制定提升充電設施運營服務水平的相關文件,提升充電運營服務規范化水平,完善國家充電設施監測服務平臺的功能,開展充電設施運行狀態,服務價格水平等的監測。
鼓勵各地探索建立備案年檢和數字化監管等創新管理機制,指導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開展充電運營服務質量的星級評價,打造健康的行業生態。
三是持續加快科技創新,構筑充滿活力的產業形態,推動新能源汽車與電網的深度融合,共筑車輪露營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
下一步我們將鼓勵龍頭企業加大充電技術領域的研發創新投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現有充電效率,探索兆瓦級等更大功率的充電技術創新應用,積極推動充放電設施與智能電網、大數據、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新型技術的深度融合,培育新模式和新產業。
指導各地依托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探索創新,開展有序充電和雙向充放電設施智能改造升級,研究出臺大功率充電設施的管理管理的實施意見,指導地方科學做好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布局,推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提質升級。
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秦海翔
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深度融合,為城市建設和城市治理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了深入推進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我們將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夯實城市治理的數字底座。
我們將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整治各類城市空間信息和感知數據,為場景應用提供看得見、看得清、看得懂的空間底座支撐。
將搭建完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加強城市運行情況的監測分析,統籌協調指揮監督和綜合評價,推動城市運行管理服務一網通管。
第二,提升城市的安全韌性水平。
我們將推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加大物聯感知設備布設的力度,實現常態監測、動態預警、精準溯源、協同處置,推動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
將強化房屋建筑智慧化管理,構建數據采集、智能分析、預警推送、閉環處置的管理鏈條,切實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
第三,豐富民生服務應用場景。
在家庭層面,我們將推進數字家庭建設,完善住宅信息基礎設施,提升數字家庭相關產品消費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便民服務水平。
在住區層面,我們將推進智慧住區建設,實施住區公共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居民服務的便利性、可及性。
在社會層面,我們將拓展智慧公共服務應用,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向住區延伸,讓居民群眾在家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