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3月26日宣布新一輪對外汽車關稅,與此同時對中國提出一個新條件,表示中美“可以談”。2月到3月中美兩輪關稅交鋒之后,美國已經“氣喘吁吁”;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過去五年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的成本,92%由美國進口商承擔并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美國商會及多家行業協會負責人公開發聲,強調加征關稅只會提高美國制造業成本。從數據來看,美方已經對2025年GDP預測下調了0.4%左右,這也意味著他們的經濟將跌破拜登創造的“高峰期”,正在衰落。
在這個節點上,特朗普執意征收新關稅的代價很大。因為一些行業已經難以維持了,中國的反擊步驟打亂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原有布局,美企也深受其害,面臨供應鏈斷裂、成本飆升等難題。消息人士稱比如中國對鎢、碲等關鍵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直擊美國新能源與半導體產業的“咽喉”。連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也表示,美國政府加征“對等關稅”違反世貿組織成員間互不歧視承諾,將顛覆《關貿總協定》確立的談判和征稅方式,在國際上實際也不占理。再這樣下去,不會有國家幫助他們。
26日,特朗普突然對中國送來了“緩和”的信號。他表示如果中國能滿足美國一個條件的話,他會考慮降低對中國征收的關稅稅率,如那就是將字節跳動旗下短視頻平臺TikTok的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企業的話,那么就能獲得關稅豁免。特朗普告訴中國,現在TikTok的份額雖然很高,但美國相信對中國加征的任何關稅都比TikTok值錢,希望中方好好考慮一下。這就相當于光明正大“訛詐”性質了,使用關稅來迫使美國企業得到TikTok的市值。
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已經放出風聲,希望在交易中拿到TikTok“至少一半”的股份。為什么美國不敢直接“關閉”TikTok的原因,還是該軟件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用戶對其非常重視。上次拜登政府威脅要封禁TikTok時,大量美國用戶紛紛站出來反對,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TikTok的支持。這種廣泛的民意基礎是TikTok敢于不向美國政府妥協的底氣之一。之前美國調查也認為,其在國際市場上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這使得TikTok有能力與美國的不合理要求進行抗爭,現在面臨是否出售的問題也還沒有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企業喊話中方對于特朗普的“關稅交換”保持謹慎。若中國在一件事上進行妥協,將會助長美國的囂張氣焰,讓其變本加厲地對中國其他科技企業下手。這不僅會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還會削弱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中國政府堅定《反制裁法》的出臺,也彰顯了維護國家科技主權與企業合法權益的決心,特朗普想從中國這里要到“好處”,恐怕也是不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