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曾經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但因為一些內外因素,使得蒙古這塊土地被迫從我國的版圖當中分離,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我國本來有機會收復蒙古,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進行。
作為一個游牧的民族,蒙古一直以彪悍著稱,并且還曾經在清朝時被我國納入國家疆域內,時間長達300年。
后來迫于抗日的形勢,無能的蔣介石答應了蘇聯的要求,蒙古也因此被獨立出去。
90年代初,蘇聯在內外交困當中走向了崩塌,那時,我國為何不趁機收復蒙古呢?
蒙古的人文概況
蒙古地處中俄交界線,是一片廣闊的大草原,其國土面積總計達到273萬平方公里,在總人口上也不過300萬,自古以來,蒙古民族就是一個游牧民族,他們喜歡穿梭在草原上,過著閑適的放牧生活。
在礦產資源方面,蒙古的煤炭、稀土、黃金儲備量居多,煤炭貿易成為他們的產業支柱,一直為他們創造著各種收益。
在稀土資源上,蒙古境內土壤當中就蘊藏了3000萬噸之多,盡管他們的開掘技術稍顯落后,然而蒙古還是靠著稀土資源的出口,每年都能收入上千億美元。
盡管蒙古有著廣袤的大草原,但是他們的降水量卻很少,匱乏的水資源,使得他們每年都需要向國外購買水資源,來維持自身需求以及農牧業的發展。同時,他們在捕漁業上也非常的出名。
蒙古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古代的蒙古族曾經遭遇過一些外族的入侵,使得他們不得不加強自身的訓練,在長期的歲月當中,他們也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獨具特色的武學體系,以方便他們在草原生存過程保護自己,應對敵人的入侵。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最崇敬的人物,在他的帶領下,蒙古族從一個游離的部落,逐漸發展成一個統一的部族聯盟,并且靠著不斷向外征服,最終建立起一個橫跨西亞和中亞疆界的龐大帝國。
在成吉思汗病逝之后,經過窩闊臺的擴張,蒙古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忽必烈主政時期,蒙古族還一度滅亡了我國南宋王朝,統一全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外族統治的元朝。
忽必烈在位時期,元朝不斷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不僅占領了很多東南亞國家領土,還讓一些東歐國家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然而在忽必烈晚期,因為長期窮兵黷武的舉動,使得元朝內部矛盾尖銳化,并且最終在忽必烈逝世后,元朝爆發了為期十年的家族戰爭,使得蒙古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國力一步步走向衰弱。
元朝后來的統治者們一代不如一代,最終蒙古人腐朽的統治,使得無數人民對此不滿,造成民怨沸騰,元末農民揭竿起義,并最終由朱元璋率領軍隊,推翻了蒙古族的統治,被打得潰不成軍的蒙古族,只好退到大草原去。
蒙古的歸降與獨立
為了防止蒙古族卷土重來,明朝自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歷代的明朝統治者,一直在防御和部署軍隊抵御蒙古族人的入侵,雖然蒙古族在我國明朝時,也曾經與我國開戰,但最終是以失敗告終。
清朝時,蒙古族被皇太極率軍徹底降服。
到了康熙年間,清朝國力達到了巔峰,在成功平定葛爾丹叛亂之后,蒙古族徹底向我國投降,并且愿意歸順清朝。
為此,清朝統治者在蒙古設立了地方辦事處,蒙古大草原從此被納入我國疆域內。
后來,沙皇俄國開始覬覦蒙古的那片土地,為此開始頻繁騷擾蒙古邊境,清朝統治者派出軍隊與之較量,但最終難以抵擋沙俄軍隊的攻勢,被迫答應與沙俄談判。在與沙俄談判中,雙方達成了共識,清朝統治者答應沙俄,將外蒙古的大片區域割讓給沙俄,其他區域依然由清廷管轄。
隨著清朝的覆滅,內蒙古失去了中央的管轄,這讓蒙古的一些王公貴族,開始盤算著脫離我國疆域,并意圖建立一個新的國家。沙俄勢力見其中有利可圖,便開始扶持蒙古的叛亂勢力,建立了一個新的“大蒙古國”。
然而,蒙古王公貴族盼望的新國家,卻成為了沙俄人的掌中玩物,盡管“大蒙古國”有表面意義的國家行政者,但朝政大權卻把持在沙皇手中,這個“大蒙古國”不過是一個傀儡政權而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蒙古的王公貴族對沙俄的統治越來越不滿,他們開始后悔當初籌劃獨立的舉措,便開始向我國袁世凱當局提出申請,讓蒙古回歸到我國的疆域之內。
此時沙皇王朝在列寧的帶領下被推翻,俄國社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此時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還處于搖籃之中。
對此,俄國人正忙于各種衛國戰爭,自然也難以顧及蒙古這片土地,我國當即派出軍隊將外蒙古地區收復,并且還對外發布聲明,廢除了中俄之前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并且派兵駐守。
然而,蒙古回歸我國沒多久,我國國內又陷入軍閥混戰的動蕩局面,蒙古一些王公貴族又打算籌劃著“獨立建國”,并且請蘇俄人幫助。
結果,滑稽的事情又發生了,蘇俄人再次將蒙古人憧憬的新國家變成掌中玩物,使得蒙古民不聊生,他們又想著回歸我國懷抱,經過二十年的反抗蘇俄人的斗爭后,蘇俄從蒙古撤兵。
在我國抗日時期,為了打擊日寇囂張的氣焰,蔣介石打算向蘇俄求援。
蘇俄的斯大林考慮到自己的利益,還意識到我國未來的發展壯大,還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于是向蔣介石方面提出條件,蘇俄如果要向我國派出援軍,得有個條件,這個條件便是讓外蒙古獨立。
斯大林方面提出的要求,極大程度上損害了我國的利益,蔣介石獲悉之后,也多次派人與蘇方交涉和談判,然而迫于當時抗日的形勢,他也只能被迫答應斯大林的要求,同意將外蒙古割讓出去,來換取蘇俄的軍事支援。
1945年,外蒙古被獨立出去,成為了一個新的國家。
我國不收復蒙古的六大原因
外蒙古獨立之后,彼時國共之間還在爆發內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面對這個外蒙古獨立的事實,我國迫于與蘇聯交好的關系上,對此也曾向蘇聯提出申請,要求收回外蒙古。
然而,中蘇當時正處于蜜月期,我國急需加快工業化進程,不得不依靠蘇聯,蘇聯方面拒絕了我國的申請,這使得外蒙古再也無法回歸我國。
外蒙古獨立后,一直依靠蘇聯幫扶,在老大哥的幫扶下,外蒙古的日子還算過得去。然而,隨著蘇聯大廈的崩塌,外蒙古失去了外援,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并且暴露出種種社會弊病。
那么曾經納入我國版圖內長達300年的蒙古,理當算是我國的領土,然而,為何在蘇聯崩塌之后,我國并沒有趁機收回外蒙古呢?筆者認為有六大原因。
1、外蒙古地區落后,對我國來說沒有意義
盡管外蒙古有著廣袤的草原,但陸地居多,與我國內蒙古自治省相比,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因為外蒙古主要是陸地居多,使得他們在發展經濟時的結構上過于單一,主體產業依賴于礦產,其次是畜牧業。
雖然他們的礦產資源豐富,但因為沒有海岸線來過渡,他們只能向周邊國家出口,他們的開掘技術也不先進,雖然靠著稀土資源,他們能夠收入上千億元,但是他們每年開發稀土資源的成本非常高。在我國內蒙古境內的稀土資源,就足夠我國的出口貿易,而且我國技術先進,對于他們那點資源,我國并不急需。
在90年代中后期時,外蒙古一個國家的GPD還趕不上我國內蒙古境內的一個小縣城,并且外蒙古的社會,貧富差距過大,有將近三百萬人衣食沒有著落,這讓我國高層也意識到,即使收回來也是棘手問題。
2、武力收復外蒙古弊大于利
盡管我國在兵力上可以碾壓他們,而且他們與我國開戰時,也未必能夠打贏我國。但是蒙古地區的游牧民族,在長期的繁衍生息過程中,已經必不可少地帶上了野蠻的作風,如果我國執意收回外蒙古,勢必會讓當地一些人反感,會加劇他們反抗的情緒。
再者,假若我國動用武力,那么內蒙古地區的同胞們同樣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到內蒙古地區的社會,還會讓我國陷入到國際譴責當中,對于一個泱泱大國來說,這樣做會大大有損我國的形象。
3、強行收復外蒙古,會給我國帶來不好的國際聲譽
外蒙古是在蔣介石手上被獨立出去的,因為當年急需蘇聯的幫扶而出此下策,后來,新中國建立之后,我國領導人也曾與蘇聯交涉,但也未果,我國索性承認了外蒙古已經獨立的事實。假如我國執意要收回外蒙古,那將會讓我國成為“背信棄義”的存在。
蘇聯大廈崩塌的時候,我國和西方國家的關系有點僵化,那時候一些國家對我國不懷好意,比如印度,和我國有邊界上的爭端,還有菲律賓,和我國有領海之間的爭端,同時美國還號召其他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封鎖,這使得當時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堪憂。
我國高層意識到,如果貿然對外蒙古發兵,那會讓我國陷入到危險之中,反而會讓其他國家覺得,我國是真正的威脅所在,還會讓一些本來和我國關系好的國家,被美國收買,倒向他們。
4、俄羅斯會借此干涉我國
外蒙古會被獨立出去,和俄國人是分不開的,盡管當時的蘇聯帝國已經崩塌,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的軍事遺產,以當時我國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還會影響到中俄之間的關系。
中俄之間既有歷史的恩怨,也有戰略上的利益同盟關系。如果我國對外蒙古動武,那么俄國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俄國會以我國威脅到他們的國家安全為由,和我國發生一系列摩擦,這樣一來,不僅會讓我國努力與俄國修復關系的舉措化為泡影,還會讓俄國聯合西方國家來對付我國。
這樣,我國將處于危險境地,故而在我黨高層看來,不能貿然對外蒙古發兵。
5、我國從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回顧我國幾千年封建王朝歷史,除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我國從來沒有對外發動過侵略戰爭,也沒有主動占領其他外族的地盤。
我國長期以來,都是以文明的謙謙君子形象影響全世界,除了保衛自己的領土,而與外族斗爭,從來都是愛好和平的,故而我國不可能為一個地盤,而棄自己國家的名譽而不顧。
6、90年代時,我國需要推進社會各方面發展
當蘇聯大廈崩塌時,我國國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這讓我國高層意識到,唯有堅持振興經濟,發展經濟,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才是當務之急。
而不是去收回外蒙古,這會讓我國剛剛才變好的社會,遭受到一次重創。
在我國高層看來,外蒙古已經獨立出去幾十年,他們已經對我國沒有了感情,而我國也沒有必要為了這塊土地,耗費大量的軍力,去干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索性就不再糾結于要不要收回這塊土地。
現在來看,我國當年沒有收回外蒙古是一個正確的舉措,因為我國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同時進行社會各領域的改革,如今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僅僅四十多年,就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需要近百年的路,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結語
外蒙古盡管被割讓出去,變成了一個新的國家,然而他們依然沒有擺脫貧窮。倒是我國境內的內蒙古,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欣欣向榮,證明我國高層的治理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外蒙古獨立中的中俄(蘇)原因探究
2、中國丟失外蒙古的經過
3、“外蒙古”獨立始末
4、俄羅斯有關蒙古問題研究述評
5、中蘇關系中的蒙古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