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特朗普在訪問英國時,與英國王室成員或政府官員討論了美國加入英聯邦的可能性。
這里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特朗普訪問英國,查爾斯為什么會提及這個議題?
大概率查爾斯這只是說了一句客套話,提前給特朗普問個好的意思。
第二個問題就頗有深意了,特朗普不是一貫天馬行空特立獨行,為什么要對英聯邦這個“圈子”感興趣?
據特朗普在自己的臉書上說的原話,他太愛查爾斯了,英國邀請美國加入英聯邦,這個主意一聽就叫他激動。
那么這個所謂的英聯邦到底是什么?居然會引來愛好退群的特朗普如此感興趣?
特朗普社交平臺截圖
接下來就來說說這事。
當年英國鼎盛的時候,殖民地遍布全球,也要求各個殖民地忠于英國的女王,這在當時也算是主流意識。
資料顯示,彼時英國的殖民地多達56個,比如今天的澳大利亞、印度以及非洲的很多國家,都曾經是英聯邦的成員。
那么美國是不是英聯邦的成員?當然不是,因為美國是由一群英國的囚犯,在獲得大赦后跑到北美洲來打拼出來的天下。
換句話說,美國就是從英國跑出來的一幫人倒騰出來的,本質上與英國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那么這就帶來新的問題,為什么這個時候特朗普對于英聯邦如此感興趣?
其實我們來看看曾經的英國殖民地地理位置就能看出端倪。
歷史上的英聯邦可謂是遍及全球,比如印度就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也是在日不落帝國堅船利炮之下不得不臣服的領地。
亞洲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印度等,美洲的加拿大、非洲的坦桑尼亞、贊比亞、尼日利亞、幾內亞等都是英聯邦的成員。
然而在二戰時期,日不落帝國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就是美利堅合眾國,而原先英聯邦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甚至僅僅是一個名號而已。
特朗普為啥突然對英聯邦這樣一個已經過氣的舊體制忽然感興趣?這就要從殘留的所謂英聯邦會員國說起。
看看在中國的周圍還有幾個原先的英聯邦成員,仔細一數就會發現貓膩。
在中國的周圍,就有幾個英屬殖民地。比如說中國的鄰居印度,再有就是一直與中國關系不和諧的澳大利亞。
事情說到這步田地,明眼人都知道美國的劍指何方。
再直白一點,特朗普還是在抄拜登的作業,這就是利用英屬殖民地來圍堵中國。
英聯邦是英國曾經的驕傲,但早已被戲稱為英國的空殼,簡單來說徒有其名。
然而就像俗話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盡管英聯邦現如今只是個名號,但對特朗普來說,有點像東漢末年的漢獻帝,還是有著利用的價值。
可能特朗普也學過中國的歷史,希望再版美國式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僅要利用英聯邦的資源,更要借助英聯邦的名號。
當然,特朗普并不是尊重英聯邦,而是妥妥的物盡其用,利用英聯邦的名氣,來統領英聯邦在亞洲的舊部圍堵中國。
其實站在歷史的高度,特朗普確實有點想多了。
三國時期的事情不會在當今社會重演,英聯邦并不比昔日的東漢。
更何況在錯綜復雜的當今國際環境之下,印度、澳大利亞也不一定會聽美國的招呼或者是調遣。
比如在之前,澳大利亞就向中國提出,希望增加對中國的出口,以在某些領域替代美國的部分進口。直白一點就是要拿走美國的蛋糕。
因此,不管是昔日的英聯邦,還是所謂的四加一框架,正所謂時代變遷,利益才是真正的朋友,誰也不會無利而起早。
再比如說原先的英聯邦印度,早已經從英聯邦脫離出來。指望印度來圍堵中國,莫迪恐怕也沒有這個意愿。
印度的東北邦正在鬧獨立,這個時候莫迪再來招惹中國,大概率會推進東北邦獨立,這是莫迪最為忌憚的事情。
更何況,印度也是非常市儈的,經常在東西方之間、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騰挪跳躍。
美國拿不出足夠的誠意,印度不會跟風走。
其實對于印度,美國一直以來就很不感冒。印度堪稱見利忘義,絕不會冒著國家被分裂的危險而得罪自己的鄰居。
特朗普想要假借英聯邦的旗號來狐假虎威,中國早就給出了應對的措施。
對于特朗普的陰謀,中國早已了然于心。
特朗普豎起英聯邦這個招魂旗,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小伎倆,到頭來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參考資料 英聯邦--百科 英國國王“秘密提議”?特朗普回應了--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