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閱讀前,先點擊上面的“關注”,感謝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給大家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并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筆者后續將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故事!
1933年,一位兵敗下野多年的軍閥頭目在天津的住所聽聞東北軍將領何柱國率部在冰天雪地中孤軍抵抗日軍的消息后,深感悲憤,當即囑咐家里人買了6000雙毛襪送到前線,給東北軍的將士穿,以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那么這位兵敗下野,仍然保持著對國家和民族關系的軍閥頭目到底是誰呢?如果我們回顧歷史,便會發現這位雖然遠離了政治和軍事多年,但仍舊關心國家和民族安危的軍閥頭目不是別人,正是中國近代皖系軍閥頭目之一的盧永祥。
盧永祥
盧永祥是是皖系軍閥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飽受爭議,他曾在宣統三年,率軍在山西鎮壓革命軍時,濫殺無辜,無所不為,遭到了山西軍民的控訴和抨擊,也曾因為在主政浙江時,實施善政而受到當地人的稱贊。
盧永祥出生在山東濟陽一個貧苦之家,打小只讀過三年私塾,后續等到其歲數稍長之際,他的父親帶著他離開了家鄉,去往外地謀生。
1887年,在外跟隨父親漂泊多年的盧永祥已經20歲了,長成了一個大小伙,他聽聞山海關隨營武備學堂正在招募學員,他便報名參加,進入到武備學堂學習軍事。
四年后,盧永祥學成畢業,他選擇留校任教,在任教的過程中,他得到了清廷重臣袁世凱的賞識和,被袁世凱調入麾下,跟隨袁世凱編練新軍,還被袁世凱任命為北洋軍第三鎮協統,就這樣,盧永祥從武備學堂的助教成為了北洋軍的一名將領,正式開啟了他的戎馬生涯。
1912年,北洋軍首領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果實,成為了民國的大總統后,他對于他麾下的北洋軍將領大肆封官拜爵,盧永祥被袁世凱提拔為第五混成旅長。
到了1915年,盧永祥在職務上更進一步,被袁世凱派往上海,擔任淞滬護軍副使一職,1916年,袁世凱稱帝失敗,在內外交困中死去,袁世凱去世后,他的北洋軍分成了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和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
當時,按照上下級的官員,這盧永祥應該是直系曹錕的下屬,聽從直系軍閥的節制,但是,盧永祥這一邊看不慣曹錕的為人,與其交惡后,便投向了皖系軍閥段祺瑞的懷抱,成為了皖系軍閥的一員,而上海也就這樣成為了皖系控制的地盤。
1920年,直系和皖系之間的矛盾加劇,雙方隨之爆發了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作為皖系將領的盧永祥為了保存實力,選擇作壁上觀,沒有派兵參戰,戰爭結束后,實力得以保存的盧永祥不僅繼續維持了自己在浙滬地區的統治,還成為了皖系的中堅力量,成為了各路軍閥爭相拉攏的對象。
穿著戎裝的盧永祥
盧永祥在管轄浙江期間,實施善政,大力整治浙江省內的治安,使得他深受好評,持此意外,在盧永祥督軍期間,對于文人禮遇有加,湖北才子李繼楨學識淵博,是一個大才,盧永祥在聽聞其名號后,便將其招致麾下,給予了極高的禮遇。
當時,李繼楨的身體狀況并不好,不能夠高強度的工作,盧永祥便為他安排了一個方便休養的住所,還派去了人侍奉他,使得李繼楨得到了很好的休養和恢復。
后續,盧永祥在江浙戰爭中兵敗失勢,逃亡日本之前,他為了安頓好李繼楨,不僅給予了李繼楨十萬元的支票,還派人將李繼楨護送回了湖北老家,李繼楨為此,對盧永祥感恩戴德,對盧永祥贊譽有加。
盧永祥在統治上海和浙江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情,令人不得不佩服盧永祥的手段和老謀深算,盧永祥在督軍上海和浙江初期,曾讓自己的下屬淞滬護軍使何豐林,與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相勾結,從事鴉片貿易,他從中獲取了大量錢財。
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
但是沒有多久,他那不爭氣的兒子盧小嘉便在戲院里看戲時,調戲了京劇名伶露蘭春,這露蘭春是上海黑幫大佬黃金榮的小情人,黃金榮見自己的情人被調戲了,就在戲院里給了盧小嘉兩巴掌,就這樣,一場風波由此釀成。
事后,懷恨在心的盧小嘉從軍隊里調來了人,直闖戲院,將黃金榮給擄走了,準備要好好教訓他,而另一位上海灘黑幫大佬杜月笙在獲悉這個情況后,便找到了淞滬護軍使何豐林,請他出面來調和這件事情。
淞滬護軍使何豐林則是帶著杜月笙等人來到了盧永祥面前求情,盧永祥這邊則為此犯其了難,自己如果放了黃金榮,就不能為自己的兒子挽回顏面,不放吧,又會影響自己財路。
就這樣,盧永祥思慮起來,經過一番斟酌和權衡,盧永祥想出了一招應對之策,上演了一幕“轅門斬子”的新劇:以盧小嘉擅自調兵違反軍紀為由,將其綁在轅門上,對其進行懲罰。
當時,杜月笙等前來為黃金榮求情的人,看到這一幕后,紛紛轉來為盧小嘉求情,盧永祥則故作姿態,表示一定要嚴懲盧小嘉,在場的眾人看后,便紛紛力勸盧永祥,使得盧永祥最終“勉為其難”地赦免了盧小嘉。
事后,黃金榮被放了出來,不僅沒有再追究此事,反而是聽說這個事情,登門向盧永祥請罪,就這樣,在盧永祥一番略施小計下,使得這個事情得以圓滿解決。
1925年,江浙戰爭后,盧永祥曾短暫重新復出,但是他卻遭到了奉系軍閥的排擠,最終選擇辭去了擔任的職務,回到天津,做起了寓公,在往后的數年時間里,盧永祥這位昔日的軍閥頭目過起了相對低調的生活,潛心禮佛,學習佛法,基本不問世事與其它政治上的瑣碎,他但凡只要有時間變會與自己的老上司段祺瑞相約下棋、喝茶,聊天,過起了極為安逸的晚年生活。
1933年,已經67歲高齡的盧永祥聽聞東北軍何柱國部在山海關血戰日寇,終因為裝備落后,被日軍擊敗,為此他悲憤不已,當即讓家里人買了6000雙毛襪送到抗日前線,支持何柱國的抗日之舉。
晚年盧永祥
同年,這位昔日的軍閥頭目在天津的住所病逝,走完了他較為爭議的一生,終年67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