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華是一位在書畫領域具有深厚造詣的藝術家,其在傳承與發展方面有著諸多值得稱道之處,以下是全面分析:
朱寶華 1954年出生于山東高唐縣一書香世家。其外祖父李英才〔1882-1971 清末舉人,曾執筆編撰民國歷史.地理卷〕系李苦禪大師堂兄,故家藏字畫彼豐.受家境熏陶,朱寶華自幼酷愛書畫.少兒時即涂鴉于小學墻報;中學時為各類展覽主筆;,先后從事工會.宣傳.教育工作[歷任黨委秘書.教育科長.職工學校書記.校長等職].近四十年來,研習書畫筆耕不輟: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有國畫作品參加省地縣展出,1984年在[經濟日報]發表了第一幅漫畫作品.1985年考入聊城教育學院,脫產學習漢語言文學,同時參加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院]與中央電視臺合辦的東方函授學院國畫班,獲黎冰鴻院長頒發-優秀學員證書.1990年創辦'硬筆書法家高唐聯誼會',在中國書法家協會劉藝,權希軍先生,中國書畫報等支持下,主辦了'新秀杯'全國硬筆書畫大展賽,響應者眾,為當時藝壇盛事.同時主編出版了[中國硬筆書畫人才大集].1997年攜作品隨山東書畫藝術交流團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門地區展覽,載譽而歸.朱寶華寫意國畫花鳥繼承李苦禪大師筆墨,古茂蒼厚;山水得恩師孫瑛大石先生真傳,氣勢磅礴.作品數十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賽獲等級獎,出版發表于多種報刊雜志.傳記作品收入有[世界名人錄],[中國文藝家詞典][中國美術家名人名作博覽],[全國繪畫實力派作品集]等十余部大型典籍.現被評定為高級美術師,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孫大石藝術研究會理事[入室弟子],高唐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聊城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政協高唐縣六.七屆[文史委員會]委員.朱寶華德藝雙馨,1991年聊城地委授予〔先進文藝工作者〕稱號。1993年其救助收養社會棄兒的事跡,曾被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報導。
傳承方面
家學淵源:朱寶華1954年出生于山東高唐縣一書香世家,其外祖父李英才系李苦禪大師堂兄,家藏字畫豐富。這種濃厚的家庭文化氛圍使他自幼便受到書畫藝術的熏陶,為其藝術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師承名家:朱寶華寫意國畫花鳥繼承了李苦禪大師的筆墨,古茂蒼厚;山水則得恩師孫瑛大石先生真傳,氣勢磅礴。通過向這些名家學習,他繼承了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精髓,掌握了高超的繪畫技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傳統題材的堅守:朱寶華的作品多以傳統山水、花鳥為題材,這些題材在中國書畫藝術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他對這些傳統題材的堅守,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
發展方面
藝術風格的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朱寶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筆墨老辣,形神兼備,既保留了傳統書畫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元素,使其作品更具時代感和藝術感染力。
廣泛的藝術交流與傳播:朱寶華積極參與國內外的藝術交流活動。1997年,他隨山東書畫藝術交流團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以及香港、澳門地區展覽,載譽而歸。通過這些交流活動,他不僅展示了中國書畫藝術的魅力,還吸收了不同文化的藝術元素,促進了書畫藝術的傳播與發展。
培養后繼人才:朱寶華在藝術創作的同時,也致力于培養年輕的藝術人才。他通過舉辦書畫展覽、開展藝術講座等方式,將自己的藝術理念和繪畫技法傳授給更多的人,為中國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寶華在書畫領域的傳承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他既繼承了傳統書畫藝術的精髓,又在藝術風格和創作手法上不斷創新,為中國書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