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甘祖昌是一位開國少將,以他的軍銜和擔任的職務,每月能拿到 330 多元的工資。他的夫人龔自珍同樣是一位老干部,在新疆工作時級別也不低,每月有 150 多元的收入。兩人的工資加起來,完全足夠過上富足優渥的生活。
然而,根據他們子女的回憶,甘祖昌立下了一個特別的規定:家里每天的菜金不能超過 1 元錢。這不禁讓人好奇,在如此節儉的生活下,他們其余的工資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甘祖昌將軍回鄉當農民
甘祖昌,1905年生于江西省蓮花縣沿背村的一個普通農家。父母出于對孩子的疼愛,擔心他難以撫養成人,便為他尋了一位羅姓和尚作為師傅,因此甘祖昌得了個“羅和尚”的小名。六歲那年,目睹富家子弟紛紛入學堂,甘祖昌心生向往,向父母表達了讀書的愿望。盡管家境貧寒,父母仍節衣縮食,湊足學費,讓他讀了一年半的私塾。
這一年半的私塾教育,成為了甘祖昌一生中的最高學歷。自七歲半起,他便開始協助父母從事農活。十歲時,甘祖昌便跟隨大人前往安源煤礦,為工人們挑送生活必需品,開始了“挑腳”的生活。
十二歲那年,父母為他安排了一門親事,新娘是年長他五歲的陳卯姑。盡管對這樁婚事心存不滿,甘祖昌仍感到了成家后的責任重大。1926年,革命的浪潮席卷至蓮花縣,同年九月,受到同鄉進步青年陳競進的啟發,甘祖昌毅然投身于農民運動。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后不久,甘祖昌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在那些年里,他歷經三次艱苦卓絕的“長征”。
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甘祖昌隨紅六軍團,無論是先鋒還是后衛,都頑強地完成了紅軍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隨359旅南下支隊,創建了鄂南、湘東抗日根據地,九死一生地完成了二萬七千里的長征;新中國成立之際,甘祖昌隨王震司令員進軍新疆,克服嚴酷的自然環境,粉碎了武裝叛亂,保衛了新疆,這一壯舉被譽為“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跡”。
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將軍銜。然而,一次意外受傷導致他的大腦受損,他選擇了“辭官回鄉”,帶領全家在農村繼續奮斗……
甘祖昌是家里的“財政部長”
在甘祖昌的家中,他有著一個特殊的 “官職”——“財政部長”。別小瞧了這個 “部長”,家里的每一分錢都歸他管,就連夫人龔自珍的工資,也都得乖乖上交,由他統一支配。平日里,龔自珍要是有個花錢的需求,就得去找甘祖昌要??筛首娌降装彦X花在了哪兒,家里人都摸不著頭腦,只知道他做事總是有自己的打算。
都說 “男主外,女主內”,在大多數家庭里,這指的是夫妻在生活中的分工不同。但在甘家,這句話卻有了別樣的含義,體現在了工資的管理和開銷上。甘祖昌的工資干大事,龔自珍的工資負責家里開銷。孩子們有時候會滿肚子疑惑,圍在母親龔自珍身邊問:“為啥你的工資都要交給爸爸呀?平時想買個小玩意兒,都得跟爸爸伸手要錢,一點自由都沒有?!?龔自珍笑著說:“你們的父親在部隊干了幾十年后勤,他最清楚怎么把錢花在刀刃上,把錢交給他,我心里踏實?!?/p>
龔自珍回到蓮花老家當教員,一個月能掙 80.5 元,在那個時候,這可是相當高的收入,比縣長的工資還高呢。但她心里明白,丈夫的工資是用來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為群眾排憂解難的,作為妻子,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新疆的日子里,上頜骨受過傷的甘祖昌,飲食一般是稀飯、饅頭、包子,或者是軟乎乎的白米飯,這樣的食物容易吞咽。可回到家鄉后,條件就大不如前了。家里人每天吃的都是糙米煮的硬飯,對于習慣了軟食的甘祖昌來說,這可成了一個大難題。每次吃飯,他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艱難地把一碗飯咽下肚。
龔自珍看著丈夫吃飯這么費勁,心疼極了。于是,她偷偷舂了些白米,想著給丈夫做一頓軟飯,讓他能吃得舒服些。當甘祖昌看到桌上的白米飯時,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嚴肅地說:“大家都在吃糙米,我卻吃白米,這怎么行?我咽不下去!”
三年困難時期,生活物資十分匱乏??h委按照相關文件精神,每年都會給甘祖昌配給一些茶油、豬肉、面粉等緊俏物資。可甘祖昌得知后,卻堅決拒絕,他說:“大家都在吃苦,我要是接受了這些特殊待遇,那我和普通群眾還有什么區別?我可不能當這個特殊公民!”
甘祖昌的錢都去哪了
回到農村后的甘祖昌,對自己和家人可謂是出了名的 “摳門”。他的生活極其簡樸,在鄉親們眼中,他永遠是那副典型的農民模樣:身上的衣服打著補丁,光著腳丫,嘴里叼著一根沒了煙嘴的煙竿,腰間纏著白色羅布汗巾,手里拿著砍刀,肩上扛著鋤頭。村里的孩子們,哪怕年紀尚小,也能活靈活現地模仿出甘祖昌的樣子。
甘祖昌一生在吃穿方面都極為樸素。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大家爭著要的東西,我們不要;人家不要的,我們要?!?他的飲食簡單至極,青菜蘿卜、雞蛋豆腐便是家常便飯,鯖魚和肉漲價后,更是很少出現在他的餐桌上。他的衣服布料,單價從未超過一塊錢一尺。
孩子們回憶,小時候家里的生活用品都是父親去采購。他們穿的衣服,用的是一毛七分錢一尺的白龍頭細布,買回來后再用染料染成藍的、灰的、黑的,一家人無論男女老少,都穿著同樣顏色的衣服。
甘祖昌的衣物一穿就是十年以上,破了就補,實在補不了了,就給龔自珍拿去鋪鞋底。一些老戰友曾當面勸他:“老甘,你這一身打扮,可丟了咱們老干部的面子!國家給你的錢還少嗎?一個月三百多塊,就不能做幾套像樣的衣服?” 甘祖昌卻回答:“我早就成了農民,不是什么老干部了。國家每月給我的這三百多塊,用在發展生產、改變農村面貌上,可比花在吃穿上面有意義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