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牙子拒收愛心捐款,還有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近日,蘇牙子認親從美國回來找生父母的事跡引爆全網,尤其是他這種不嫌家貧,找到親生父母,給親生父母送錢,送金首飾的行為,讓網友們感動。特別是網友得知他過的也不好,他的心臟有問題,兩個眼睛只有一個能看清東西,這個眼睛也有問題。
他還要努力工作補貼親生父母,這個貧窮的家,需要他的支持。
本來他就不容易了,網友心疼他給他轉賬,捐款,想讓他過的輕松一點。然而,讓網友想不到的是,蘇牙子并沒有收這些錢,他告訴愛心人士,這些錢會原路返回。
之所以不收這些錢,是因為蘇牙子覺得,還有人比他更需要這一份幫助。他目前條件還可以,在美國有工作,他靠自己可以讓家人過上不錯的生活。
所以對幫助和關心他的人表示感謝。
相信關注蘇牙子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很樂觀的人,而且一直都是面帶笑容,不管對誰都是特別的友善,從來沒有抱怨過命運的不公。
網友贊揚他,他才是人間的一股清流,事實上他的遭遇特別的慘,讓很多人聞之淚流。
從走失到命運被改變,美國父母對他很好
蘇牙子家是江西宜春的,1995年出生,小名蘇牙子。在他六歲那一年,因為家貧被鄰居帶到廣東賣花補貼家用。
就在他們賣花時,兄弟兩個人走散了。哥哥回到了江西老家,他被一個賣花的老板控制了,因為遭受老板毒打,左眼視網膜脫落,右眼幾乎失明,心臟也出現了損傷。
傷情特別嚴重,被遺棄到了街頭。
后來他被叔叔解救,送到了福利院。在福利院的時候,他還試圖逃過,畢竟知道自己不是孤兒,但是年紀太小了,根本沒逃掉。再就是他因為被打,腦部受傷,也記不起老家是哪里的了。
一直在福利院待了數年,直到他13歲時,他的命運被改變了,美國的一對教師夫婦來到蘇牙子所在的福利院,想要收養孤兒。
他們和蘇牙子在一起住了兩周的時間,就決定要帶蘇牙子走。當時,蘇牙子并不明白,對于他來說到美國是意味著什么。
不知不覺間,他的命運被改變了。
值得注意的是,蘇牙子的美國養父養母本來就有5名親生子女,后來又養了4個孤兒,蘇牙子就是他們收養的最后一個。
他們對蘇牙子很好,把蘇牙子送到了美國公立學校,讓他享受美國教育。蘇牙子很快就克服了語言障礙,通過高中系統學習,他考入了美國排名前30的大學,美國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主修汽車工程專業。
畢業后他繼續深造,攻讀了碩士學位。
如今就職于美國一家知名汽車公司,做碰撞測試工程師一職,月收入5000美金。這個收入在美國算中等偏上一點,相對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值得注意的是,蘇牙子一直在學中文,養父母也很支持他。他知道自己來自中國,中國有他最牽掛的人,有他的父母,有他的哥哥等親人。
他也想過找親生父母,可是,不知道從哪里下手,直到去年他因為心臟問題多次住院,怕倒下后再也沒機會找親生父母,所以他將找親生父母的意愿,告訴了美國養父母。
認親后不嫌家貧,要補貼親生父母
美國的養父母很支持他尋找親生父母,并且通過網絡搜索各種尋子途徑,幫助他尋親。一開始他們不知道有很多尋子的公益機構,比如寶貝回家。
通過了解他們得知了中國的公益機構,并且和他們取得了聯系,很快蘇牙子就和父母對比成功了,當時蘇牙子接到電話,還以為是騙子。
同樣蘇牙子中國的親人,也以為是騙子,蘇牙子怎么可能到美國呢?他們原以為蘇牙子可能不在了,因為他們也找了蘇牙子很長時間,沒有任何音訊。
當然了蘇牙子被找到了這是真的,他們都特別的興奮,3月22日蘇牙子從美國回到江西,29歲的蘇牙子終于和親人團聚了。
回來后他得知,家里的條件并不是太好,蘇牙子給父母和哥哥包了紅包,還給母親買了黃金飾品。他說,他也是家里的一個成員,要擔負起讓家人把生活過好的責任。
他還是要回美國上班的,以后賺了錢,也要補貼家用。并且告訴哥哥和父母,不要自責了。尤其是哥哥,一直活在自責中。
現在他不是回來了嘛,他們一家人團聚了。
認親后他并沒有嫌棄父母貧窮,而是主動承擔讓家人過上好生活的責任,他的事跡被網友了解后,網友都特別的感動。
希望他能過的好一些!
他也有說到,美國養父母,一直都是很尊重他的選擇的,即便是他想要回到親生父母身邊,養父母也會愛他的。
都會支持他的選擇。
目前他還是要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畢竟現在他的情況不一樣,尤其是眼睛。他說,他的美國朋友還不知道他認親這件事,回去后也不知道該怎么說?怎么面對他們?
相信蘇牙子會變得越來越好的,命運不會辜負任何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