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行正在構建一個抗周期的金融生態:既能托住寶能系等房地產貸款的沖擊,也能點燃面向未來的產業集群的新火種。
文/每日財報 林嵐
2024年,誰在大A銀行股的年度漲幅競賽中拔得頭籌?是上海銀行。
在2024年內,上海銀行股價累計上漲近70%——這一漲幅甚至超過了有“總統勝選效應”加持的特斯拉。不僅如此,去年12月16日生效的中證指數調整中,上海銀行新增納入上證180指數、上證紅利指數、上證180紅利指數、上證國有企業紅利指數、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上證紅利低波動指數等多個重要指數。今年一季度上海銀行股價仍然在穩步上升。
3月21日追討寶能系關聯公司——托吉斯25.8億貸款勝訴,3月28日年報報喜這一系列的事件或許是市場給予上海銀行強大信心的重要因素。
股價領漲背后:
業績“全紅”與實力“寵粉”
2024年,上海銀行實現了核心指標的“滿堂紅”。營業收入529.86億元,同比增長4.79%,增速較前三季度提高4.11個百分點,結束了因地產業務轉型、線上消貸整頓等原因導致的兩年以來的負增長。歸母股東凈利潤235.60億元,同比增長4.50%,且增速較前三季度提高3.10個百分點。資產總額32,266.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7%。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14,057.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9%。存款總額17,100.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7%。
在業績優異的同時,還實現了不良的“雙降”。不良貸款余額165.80億元,較上年末減少0.25億元。不良貸款率1.18%,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且已連續兩年呈下降趨勢。
喜上加喜的是,2025年3月21日公告顯示,其深圳分行起訴“寶能系”關聯公司借款糾紛一審勝訴,托吉斯科技需償還25.8億元本息及罰金,深業物流、托吉斯集團6家等承擔連帶責任。可能有人會擔心,寶能系公司可能捉襟見肘,拿不出錢來,這個不需要那么擔心。上海銀行對深業物流抵押的不動產享有優先受償權,并可處置托吉斯集團持有的托吉斯科技100%股權。隨著房地產回暖,相關抵押物變現也減少了難度。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此前該筆貸款已計提損失準備,一旦成功追回,一定會大幅增厚利潤。
業績全紅的背后,是上海銀行對經濟大勢的精準把握。根據華泰證券的研報分析,2019年,上海銀行地產業貸款占比一度高達15.9%,而此后公司逐步減少了對地產領域的貸款投放,并緊跟政策導向,持續加大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制造業等領域資源投入,24H1科技型企業貸款、普惠型貸款、綠色貸款、制造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分別增長35%、36%、58%、40%。
成績亮眼的同時,上海銀行也在“實力寵粉”。2024年11月,上海銀行首次實施中期分紅,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8元(含稅),總計派發39.78億元,分紅比例達30.67%。公司股息率達到5.24%“,高于上市銀行4.59%的平均水平,彰顯了對股東回報的重視。
而“寵股東”其實是上海銀行的慣例。其自2017年以來分紅比例保持在25%以上,且自2022年以來穩步提升。同時,從2019年起,包括行長、副行長、董秘等多名高級管理人員、監事連續六年以自有資金從二級銀場買入公司A股股票。截至2024年中報,董監高合計持有公司175萬股,合計1270萬,用真金白銀對外亮明了管理層的長期信心。
破解利差困局:
長三角熱土上的攻守之道
當然,上海銀行并非沒有短板。作為中國最大的國際經濟中心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本地的金融競爭十分激烈,利率環境極度內卷。以2024年12月為例,上海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02%,是全國最低的地區之一。由此,上海銀行的息差為同業底部,這是區域環境帶來的客觀現象。
面對競爭,上海銀行選擇迎難而上,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首先,它持續優化存款營銷策略,如緊抓低成本存款拓展、管控成本較高的中長期存款額度及定價,從而改善了存款期限結構,緩解了息差壓力。以24H1的數據看,其活期存款占比為34%,高于同業。其次,其成本管理能力非常突出,人均產能較高,成本收入比位于同業最低水平,且信用成本在2023年后逐步壓降至低位。再者,根據華泰證券的分析,上海銀行的非息收入亮眼,占比在可比城商行中位列第二,主要是金融投資規模較大、占比較高,在24年利息收入乏力背景下有效支撐營收增長。
同時,困境也有望逐步化解。根據國盛證券的分析,人民銀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提及“金融機構需切實提升自主理性定價能力”,并且將督促銀行按照風險定價原則,“不發放稅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國債收益率的貸款”。在監管引導下,銀行貸款利率競爭激烈的態勢可能緩解,加之上海地區利率降幅緩和,預計上海銀行的貸款收益率下行壓力將繼續好轉。
而區位的“硬幣另一面”是,長三角地區的區位優勢也造就了上海銀行發展的優質土壤。以2024年為例,長三角經濟增速8.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7pc,信貸需求旺盛,2024年信貸增速10.2%,高出全國貸款增速2.6pc。同時,長三角地區不良率也是全國范圍較低水平,客戶質量較高。
上海銀行則扎根沃土,積極作為,主動極融入區域經濟發展,近年來其在長三角地區的貸款增速快于其他地區。截至2024年6月末,上海銀行在長三角地區的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占比達78.6%,較2020年末提升9.6個百分點。
五篇大文章:
解碼未來增長新引擎
2025年3月,“五篇大文章”的基本要素再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其在近年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及金融領域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而寫好“五篇大文章”不僅是對金融機構的現行要求,實際也為其發展指明了未來方向,并帶來了更多的業務機遇。在2024年,上海銀行緊扣“大文章”主題揮毫潑墨,留下屬于自己的靚麗篇章。
上海銀行在科技金融方面取得的成果尤其顯著。截至2024年3季度末,其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過1500億元,過去三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7%。服務科技型企業總量超過18000戶,在上海市發布的“2024上海硬核科技企業TOP100榜單企業”中,服務企業覆蓋近6成。
具體來看,上海銀行在2024年7月推出針對上海大零號灣的專屬科技金融品牌——“零動智融”,為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企業提供“科技孵化貸”“科技加速貸”“科技啟航貸”等產品。截至2024年6月末,項目已覆蓋超18,000戶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1500億元。
同時作為合作伙伴,上海銀行慷慨提供10億元金融支持以助力2024全球“未來產業之星”大賽,將支持“未來智能、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未來健康”等六大未來產業集群,并推出針對未來產業鏈的立體服務體系。
在其他四個賽道,上海銀行也頗有作為。
在養老金融方面,截止目前,上海銀行服務了超500萬老年市民,其中養老金客戶近160萬戶,始終保持上海地區份額第一。該行憑借在養老金融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有溫度的服務,榮獲證券時報“2024年度養老金融服務銀行天璣獎”。
在數字金融方面,上海銀行也敢為人先,成為了全國首家獲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4級認證的城商行,推動風險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此外,還獲得了“元宇宙銀行空間內實時交易管理系統”發明專利授權,推動數字化金融服務創新。
在綠色金融方面,上海銀行于2024年6月發布了“綠色金融+”服務方案3.0版,將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融合,重點支持新能源產業鏈和“風光儲氫”領域。截至2024年11月末,綠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13%,其中“風光儲氫車”領域貸款增長29%,風電、光伏領域增幅超40%。
在普惠金融方面,2024年,上海銀行設立“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工作專班,由總行主要行領導擔任組長,統籌調動全行資源。先前上線“上行e鏈”平臺,為眾多小微企業提供全流程線上化、移動化、標準化的金融服務,還與海通證券合作發行了小微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
展望未來,政策的利好或將進一步“潤色”上海銀行的“大文章”。央行上海總部于24年4月發布了《上海金融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致力于推動上海的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發展,預計上海銀行作為地方金融機構將受益于區域政策支持。
結尾
如果2024年是上海銀行的逆襲之年,那么2025年或許會成為它的敘事分水嶺。
當央行喊停低息競爭、當長三角綠色金融三年行動按下快進鍵,這家城商行的護城河正在從數據報表延展到產業敘事——科技金融覆蓋六成硬核企業,養老金融鎖定上海半數銀發族,甚至連元宇宙專利都握在手中。與其說上海銀行在追逐風口,不如說它正在構建一個抗周期的金融生態:既能托住寶能系25億貸款沖擊,也能用10億資金點燃未來產業集群的火種。
當普通銀行還在比拼息差,上海銀行已經把故事講到了星辰大海。2024年的漲幅奪冠,也許只是個開端。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