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年底的時候,最高人民法院在慕容博案當中作出裁定,正式明確定調!檔案記載的年齡與身份證的出生年齡沖突時,應當以最早記載的出生日期為準。這也就意味著退休年齡的認定不再是簡單的去看身份證上怎么寫,而是要翻看自己的那份檔案,以檔案的最早記載年齡為準。
我們很多人在辦理退休的過程中,往往忽略檔案的年齡,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不太好的,因為畢竟在將來辦理退休的過程中,如果一旦出現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的情形。那么很有可能都會導致辦理退休時問題的存在。對于在辦理退休的過程中,為什么會采取檔案年齡呢?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1個原因,在過去檔案曾經是唯一的身份憑證
檔案建立的時間,相對于今天身份證建立的時間還是要來的更早一些,因為檔案很早就已經通過有關單位統一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但實際上身份證初始是從1984年以后才全面普及,并且在早期登記身份證的過程中,常常也存在填錯的問題,出現所以說身份證的出生日期,其實并不一定是非常準確的,往往采用檔案的出生日期更加的準確。
第2個原因,防止有人修改年齡
如果認定身份證的年齡去辦理退休,那么身份證年齡修改似乎會更加容易一些,但是檔案的年齡修改相對來說就不算是特別的容易,因為它是通過有關檔案管理部門來保存的,個人是很難拿在手里面的,它不像自己的身份證隨時都拿在自己的手里,是能夠有效起到投基修改年齡這樣的一個問題存在,所以說通過檔案來認定法定退休年齡,顯得會更加的公平合理。
第3個原因,即使檔案出錯,也能夠核對原始檔案
因為個人人事檔案,只是印證自己曾經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如果檔案確實出錯了,那么可以到原單位,甚至到戶籍地的檔案管理部門,查詢自己檔案的相關材料,看看這些材料的記載是否完全真實有效,如果確實,你對于這個檔案年齡的記載有問題,那么也能夠申請申訴要求檔案管理部門進行筆跡鑒定等各方面,也就是說檔案的保存方面有完善的管理閉環機制,最大程度上,能夠確保我們個人的切身利益不受到任何的影響和損害。
綜上所述
我們普通人群在辦理退休的過程中,實際上最終還是要遵循檔案年齡為準,而且最高法院也通過相關的案例明確定調了!要以最早所記載的出生日期為準,這也就是說個人的檔案,我們千萬是不能夠忽略的,畢竟檔案年齡才是自己真實的法定退休年齡,今后在辦理退休的過程中要完全參照檔案,只不過有部分人群他可能無法提供檔案,比如說靈活就業者,而對于這些人群來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繳費年限來確定法定退休年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