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已將2025年稱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這吸引了全球科技企業的目光。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網站3月26日刊發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國際商務問題專家馬林娜·阿穆爾斯卡婭撰寫的文章,題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內容編譯如下:
全球范圍內圍繞人工智能展開了激烈爭論,唯有中國不爭論——它在行動。截至2024年底,全球160余家人形機器人制造企業中,中國企業超過60家。在人形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和有效專利數量方面,中國均位居世界首位。
中國已將2025年稱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這吸引了全球科技企業的目光。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孵化環境和產業鏈建設效率與質量的提升速度甚至不是以年計,而是以月為單位突飛猛進。
1月底,北京舉辦了“AI在海淀過大年”新春科技廟會,既慶祝傳統的春節,也展現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此次科技廟會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機器人技術應用場景。具身機器人“拜大年”,聊年俗,發放廟會盲盒,玩轉“京劇”,變身財神爺送上“財運亨通”,制作AI糖畫和咖啡。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發展,已在眾多領域引發根本性變革。風險資本與中國頂尖高校實驗室形成了獨特的協同創新網絡。中國企業與科研、設計和試驗機構融合發展,將對人形機器人的具體需求轉化為現實的商業化場景。當前,中國人形機器人已具備替代人類完成多種工作任務的能力,且這種能力正以加速度釋放。
早在2022年12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就發布了《關于規范和加強人工智能司法應用的意見》。該文件提出加強司法人工智能應用系統建設,目前這樣的系統已投入運行。其基本目標在于保障司法公正,顯著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負擔。例如,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設置了訴訟服務“智慧艙”,可為當事人提供立案登記、訴訟輔助書寫、材料上傳、案件查詢、訴訟費繳納等多項智慧便民服務。目前法院機器人的人機對話模式已不僅限于輔助處理立案等基礎工作。在法律咨詢領域,機器人提供的服務在時效性、準確性和全面性上已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人工咨詢。
在制造領域,機器人已在中國的裝配線和物流中心展現出超越人類的作業質量與效率。以汽車制造業為例,機器人承擔著車身、發動機、輪胎、剎車等部件的加工與裝配,并能精準完成點焊、涂裝等工序。
在能源領域,機器人執行日常供電巡檢與能源設施檢測,有力支撐著國家綠色經濟快速發展。在生化領域,機器人已能完成危險化學品處理、復雜環境采樣等高難度作業。
社會服務方面,中國養老護理機器人可實時監測老年人生命體征。中國還計劃推行完全自主運行的“智慧藥房”,由機器人全天候承擔分揀配藥工作。這些智能系統可自主分析、補充庫存、優化藥品陳列布局。當客戶下單后,機器人將自主導航至藥品存儲位置,完成識別、分揀與交付。這一創新服務將協助解決夜間藥房值班問題,降低人力負擔,改善民眾生活質量與健康水平。
預計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中國企業已實現機器人核心模塊的自主生產,國際廠商也依賴中國產業鏈,至少是其中某個環節。例如全球知名的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其很大一部分零部件由中國企業供應。
在2025年全球科技版圖中,中國機器人產業將加速“出海”進程。從餐飲配送到工業制造,從醫療輔助到智能家居,從消費服務到倉儲物流,中國機器人正以全方位應用場景,為全球制造、產業升級貢獻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編譯/魏良磊)
2月24日,在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成員在調試人形機器人。(新華社)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參考消息??????
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后臺小編聯系,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注明本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系慕老師159 0176 7989(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