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老來難,養老這個話題雖然沉重,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
每一個人的晚年都是一場血雨腥風,除了體能下降,各種老年病找上門,還有一種難就是孤獨。
生活中很多孤寡老人,當另一半不在了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再找一個老伴,或者找個人搭伙過日子。
但是老年人再婚會牽扯到各種問題,比如財產如何分配,子女是否同意等等,這些問題一旦處理不好,不只是影響兩位老人的關系,更牽扯到兩個家庭。一旦產生矛盾,甚至還不如一個人過的自在。
今年60歲的黃阿姨,在老伴去世以后,沒有選擇再婚,也沒有找人搭伙,而是選擇了一種特殊的養老方式,讓很多人老年人羨慕。只是這種緣份可遇不可求,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遇見那么合適的人。
我們一起來聽聽兩位老人的故事。
講述:黃阿姨
我和老呂這樣一起結伴養老2年多了,我們很喜歡這種相處方式。對于我們這些孤寡老人來說,最害怕的就是孤獨,這種方式很好的解決了我們的孤單的問題。
同時,我們兩個孩子都不在身邊,身邊吃藥打針身邊連個人都沒有,而我倆約好,每天即便有時不見面,也要給對方發個信息,打個電話互報平安,以確保對方是安全的。
有時候人老了,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來,生病走了那也就是幾秒鐘的事情。人老了,都難。
我今年60歲,老呂比我大4歲。他就住我的隔壁單元,我們倆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孤寡老人。
我只有一個女兒,遠嫁外省,一年也回不來幾次。自從老伴去世以后,身邊也有親戚朋友給我介紹過。不是我不想找,而是哪有那么合適的。雖然我們歲數大了,但是也不想湊合。
我跟我老伴的關系一直很好,他走后,跟我相處的每一個男士,我都會無意間跟老伴對比。比他差的我看不上,比他好的人家也未必能看上我。
所以,后來我也就放棄了,順其自然吧。一個人也慢慢習慣了。
為了排遣孤單,退休后我并沒有閑著,而在重新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在我們小區的老年餐廳做服務員,活不重。倒不是圖賺多少錢,就是能圖個有人說話,不孤單。
老呂退休之前,在一家國企做管理,退休金很高,人也謙和。他老伴是前年去世的,突發腦梗,在家植物人一個多月,就匆匆走了。老呂只有一個兒子,在國外,平常也很少回來。
他老伴在的時候,我們就認識,都是一幢樓的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每次見了面也都會打招呼。
他老伴走了之后,老呂很痛苦。
老呂這個人不擅長生活,以前也都是他老伴來做家務照顧他,他只管在外面做事業。大概是因為同樣的遭遇,我倆同病相憐,有時候見面也會互相寬解,都是孤寡老人,一個人的日子不孤單,那是假的。
他不會做飯,那段時間,他就經常來我們老年餐廳吃飯。
有幾次,他還把他兒子從國外寄給他的燕窩,送給了我一些,他說他不喜歡吃那些東西。讓我覺著挺不好意思的,太貴重了。我說不要,他說放著也可惜了。
后來,因為我倆都熟了,有時候晚上老呂會給我發微信,約我下樓一起散步。
我也沒有拒絕。
因為這幾年,我也一直是一個人,在陪老呂這段時間,我自己的心情也愉悅了很多。因為我們都有說話的人了,大概也是因為相同的經歷,我們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
老呂不會做飯,除了在我們老年餐廳,有時候會去小區外面的小餐館。有時候我覺著他一個人挺可憐的。
所以,我有時包了餃子或者燉排骨的時候,也會喊他過來一起吃,他每次都很高興,一個勁的夸我做飯好吃。
我在老年餐廳,基本到下午2點半就下班了。
有時老呂也會開車帶我去公園或者海邊逛逛,時間久了,這樣的相處方式我倆都挺喜歡的。
但是,我一直有一個擔心,我雖然心里喜歡跟老呂在一起,但是心里還害怕別人說閑話。
每次我跟老呂一起出入單元小區的時候,總感覺大家看我們的眼光怪怪的。
到了我們這個歲數,我們不能只考慮自己,還得顧及兒女,畢竟都是做奶奶和爺爺的人了。
后來,老呂再約我的時候,我就故意找借口拒絕,不敢再跟他一起出去了。
那天,我給女兒打電話,就把我跟老呂的事情說給她聽。沒想到,女兒的一番話讓我打開了心結。
她說:“媽,你說這人累不累?我爸不在了,你倆都是單身,現在老年人談個戀愛,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讓我說這種緣分多么可遇不可求,你倆都知根知底的,又離得那么近,關鍵是我們都不在身邊,你們能有喜歡的人互相陪伴,我們也放心呀。
你大可不必因為別人的眼光,讓自己不自在。
都多大歲數了,還不好好珍惜,我支持你和呂叔,你倆結婚我都支持。”
有女兒的一番話托底,我的心里踏實了許多。
有一次,我感冒一個多星期沒有好,我一個人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肺炎,需要住院。
我忍著沒有給女兒打電話,因為我知道給她打電話,她除了擔心還能幫我什么。她要工作,還有孩子,我不能一有事就給她打電話呀。
我一個人掛號,一個人辦理了住院手續,誰也沒吱聲。
住院第三天,老呂突然給我打電話,問我在哪里。我說我在醫院,肺炎在打點滴呢。沒想到,不到一個鐘頭,老呂竟然找到了我的病房。
看見老呂那一刻,我鼻子一酸,眼淚硬是沒忍住。
老呂在醫院陪了我四天,又是給我打飯,又是幫我抓藥,我讓他走他就是不走,非要陪著我,一直到我出院。
那天他開車接我回來的路上,談起養老的話題我倆都感慨萬千。
他一個人在國外,我一個女兒在外省,看似有兒有女,但實際上像我們這樣的孤寡老人,晚年養老根本指望不上兒女,因為他們一年回來的日子也有數。
于是,我倆約定好,以后我們就這樣一起搭伴養老。
我跟老呂都有自己的房子,也有退休金。經濟上我們都不愁吃穿,對于未來的養老問題,我們最怕的就是孤獨。
網上有很多報道,有多少獨居老人,一個人在家離世半月甚至一個月才被別人發現的?這樣的老人不是少數。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每個人要兼顧事業,還要照顧孩子,你想著指望他們養老是不現實了。
而說起再婚和搭伙,也都不是我倆喜歡的方式,我們覺著現在的這種相處方式就挺好。我們兩家離得近,個人住個人的房子,經濟AA,誰也不圖誰的。就圖自己生病發燒的時候,哪怕身邊有人煮個熱面條都是好的。
像這次我住院,老呂能主動在醫院陪我到出院,在我看來,比兒女強多了。
所以,我倆約定好,以后每天都會給對方打個電話發個微信,不見面也要互相報平安,以確認對方是否健在。
說這話的時候,我倆是笑著的,但是說完我倆都沉默了。
老來難,是所有老人都要面臨的一個現實。沒有人能夠避開,只有坦然面對。
我也想開了,人到了我們這個歲數,別人說什么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過得舒心。
是不是領證,是不是結婚,住不住在一起,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人老了,上了歲數,兒女都忙事業,顧自己的小家。分給我們老人的時間太少了,老年人最需要的無非就是有個人陪自己說說話,生病的時候能有個人陪在身邊,這就足夠了。
生活是給自己過得,我跟老呂如今都很珍惜這份緣分。也因為我們不再婚不搭伙,不住在一起,給彼此的空間,所以也就不會存在任何經濟上和財產上的紛爭,更沒有婚姻中那些瑣碎。
等到真不能動的那一天,我倆就合伙一起去養老院或者共同雇一位保姆。
寫到最后:
祝福兩位老人,這樣一直幸福下去。
您對于兩位孤寡老人這樣的養老方式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區說出您的看法,也歡迎大家轉發讓更多老年人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