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如期召開,此次論壇匯聚了政產學研企各界人士。相比較而言,能夠引起市場熱議的當屬各車企大佬的發言,尤其是王傳福、雷軍、尹同躍、何小鵬、李想等,不僅是他們各種金句頻出,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智能化、固態電池以及未來的市場競爭方面都有各自的發展戰略,媒體和消費者可以從中觀察未來的發展路徑,對車企做出基本面的判斷。
現在的市場大趨勢是,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200萬輛,新能源滲透率超過40%。一方面是技術路線多元化發展。純電動汽車占比60%(771.9萬輛),插混車型占比40%(514.1萬輛)。插混車型份額同比提升10.4個百分點,成為增長新動能;另一方面是,隨著市場盤子越做越大,各家車企推出更多的產品,涵蓋多種技術路線。比如,此前專攻純電的小鵬汽車正在計劃推出增程車型,像比亞迪、吉利、奇瑞等大廠更是多種路線并行,主打的就是一個全面覆蓋。
也就是說,因為各家車企正在尋求擴張,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因此,將會有更多的品牌面臨淘汰。威馬、高合、極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或許有人會說,能出席這樣場合的車企大佬和高管們,講的話都是對未來的美好描述,沒有什么參考意義。還是剛才說的,這是一個基本面判斷,不會對具體購車選車形成幫助。我們可以通過大佬們的分享,了解到車市未來的趨勢,可以更全面了解中國新能源車市。
智駕普及
比亞迪在2月份宣布全系搭載智駕系統,下探車型觸及7萬元的海鷗(參數丨圖片),這堪稱比亞迪在2025年的大事件。在智駕平權的賽道上,比亞迪擁有充分的先發優勢——其今年銷售的車型大部分都將搭載智駕,由此帶來的銷量上漲和規模優勢,還能進一步優化智駕數據。
王傳福此次參會,還梳理了今年的一系列動作。包括構建明年的車載無人機出行生態,兆瓦閃充技術,超級E平臺、閃充5分鐘、續航400公里,云輦-Z的應用。
王傳福說,下半場的智能化是顛覆性的。智能化的下半場變革大約在2至3年,變革將明顯速度加快。
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介紹說,吉利通過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三大核心能力推動全域AI落地,并由此賦能整車、能源、底盤、智駕等領域。智能駕駛領域,吉利推出千里浩瀚智駕方案,提供H1、H3、H5、H7、H9五大層面的智駕解決方案;智能底盤方面,自研AI數字底盤確保車輛在漂移時姿態平穩不失控,實現自動控車避險;智慧能源方面,吉利自研了星睿AI云動力大模型,實現隨時智慧調整整車的能量AI智能管理,使得電混轎車和SUV的虧電油耗分別進入2L和3L時代。
余凱介紹說,2024年,地平線首次在智駕芯片市占率獲得中國第一,超過30%的份額。也就是說,中國每賣出3臺L2級以上的智能汽車,就有一臺是地平線的方案。
2025年以來,中國新能源車市開啟了一場「智駕平權」浪潮,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廣汽紛紛入局,而地平線要么是唯一的供應商,要么是唯二的供應商。
余凱說,地平線已經成為“智駕領域的最大公約數”。
長安汽車副總裁、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在演講中說,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轉型速度非常快。長安汽車今年已經發布北斗天樞2.0計劃,發布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同時,深藍S09也很快會量產,這款車將成為深藍汽車30-35萬的大六座旗艦級產品。
長安汽車在2月份率先發布智能化戰略,并喊出“全民智駕”的口號,市場評價這是傳統車企中罕見的“搶跑”動作。
基于SDA架構以及天樞大模型發布了“北斗天樞2.0”智能化戰略,技術布局以“天樞智駕”、“天域座艙”和“天衡底盤”為核心,打造智能化的全新競爭力。
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高銳說,在AI技術驅動下,智能化從差異賣點演進為產品的標配,智能平權成為市場的競爭焦點。同時,未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不再是硬件參數的堆疊,而是能否以智能化重新定義人車關系,來構建人車的信任。
此前,廣汽集團將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升級至5.0,并正式賦予中文名“星靈智行”,還將ADiGOPILOT智駕系統升級為ADiGOGSD。推出了G100、G200、G300、G700、G1000五大智駕方案。算力可達70TOPS-2000TOPS區間。在多個價格帶和級別,廣汽的智駕車型都能完美覆蓋,在市場覆蓋率上,已經占據了優勢。
高銳還透露,今年廣汽將啟動國內首個L3自動駕駛車型量產上市的銷售,廣汽與滴滴合作首款L4自動駕駛前裝量產車型將會下線交付。
技術開源
3月27日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宣布,開源理想星環OS。根據星環OS系統架構圖,理想汽車開源包含了三個部分,分別是智能車控OS、智能駕駛OS以及通信中間件及工具鏈。
主要優勢是其適配非常靈活、適配范圍廣、成本更低以及安全性更高的特征。以適配范圍廣為例,星環OS支持Arm,RISC-V的32位、64位等架構的芯片,對于國內外主流廠商地平線、芯馳、英飛凌、英偉達等都有很好的支持。
同時李斌介紹了蔚來自研智駕芯片神璣NX9031。李斌說,從性能上講,一顆神璣NX9031至少等于現售車型的4顆Orin-X芯片性能。并且,李斌專門強調NX9031是一顆「滿血版」芯片,其性能和英偉達Thor-X相近。在智駕冗余設計方面,蔚來ET9用于冗余的成本就達到了3萬元。
并且,蔚來對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統持開放態度,李斌說:「如果想用我們的芯片或者我們的操作系統,直接找我們就行。
換電方面,在全國范圍內,蔚來已經建成3,206座換電站,其中972座高速路換電站,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換電網絡。根據規劃,蔚來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充電縣縣通,到今年年底要實現27個省級行政區,2,800個縣的換電縣縣通。目前,蔚來換電次數接近7,000萬次,充電服務超過5,200萬次(其中80%是蔚來以外的用戶)。
何小鵬則是重點介紹了飛行汽車。他判斷,未來10-20年時間全球飛行汽車銷量大約是汽車銷量的3%-5%,但是銷售收入大概可以達到汽車的20%。這樣來看,每年全球汽車大約有10萬億美元市場,飛行汽車未來可能會有2萬億美元。這在未來的20年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規模。
小鵬汽車2025年還會投入30億元用于飛行領域。當前已經在廣州市開始了飛行汽車工廠建設,建好之后年產能1萬臺,期望在2026年實現量產交付。
雷軍是首次參會,但他卻是受歡迎程度最高的那個。原因是一年的時間,小米SU7累計交付量突破20萬臺。這對于一個新興品牌來說,非常不容易。不容易的地方在于,剛開始造車,很多人說小米入局太晚。現在回過頭來看,時機剛剛好。因為技術、用戶消費習慣和供應鏈都已經成熟。
小米SU7Ultra上市三天銷量達到1萬臺,這讓雷軍感到震撼。因為2024年50萬以上的豪華轎車銷量為12.1萬輛,這意味著小米打開了超豪華市場大門。
同時,雷軍也談到愿意開放小米智能生態。小米開發了許多車內硬件生態,包括手機支架、后排屏幕、雙表盤、底盤氛圍燈等。雷軍希望業內同行能夠共享資源,大家一起統一標準。
百姓評車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國新能源汽車這把大火越燒越旺,本質就是主機廠還是供應鏈都爆發出強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協同發展形成全球領先優勢。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以智能化和國際化為核心驅動力,“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逐步實現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跨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