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最大的消息的就是四大國有銀行的公告了,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方案,引入財政部門戰略投資者,這次建設銀行募集的資金為1050億元、中國銀行募集資金為1650億元、交通銀行募集資金1200億元、郵儲銀行則募集資金1300億元,總計規模下來超過了5000億元。
怎么看待這件事呢?其實早在去年就曾經說過,簡單講就是給國有銀行補充資本金,讓銀行的流動性變得更充足,這樣當銀行就有更多的錢來為實體經濟服務了,這當然是利好了。
具體的影響幾何呢?
其一,這次屬于溢價發行,就是說發行股票的價格比市場價格差不多高出了10%,本質上是給市場釋放出利好,既然是向特定的投資者發行股票,那么就相當于高于實際的二級市場價格,也是給投資者一個比較好的預期,既然能比市場價格高出10%,那未來股價超過發行價應該不成問題,這就相當于鎖定了未來股價的最低向上空間了,對二級市場是利好;
其二,對四大國有銀行來說,股本變大了,因為股票經過增發后變多了,這樣未來減持之后,必然會對市場造成流動性的壓力,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偏向于利空,不過我想這個一定會逐步消化的;
其三,會進一步的稀釋股息率,原來的股本下年化的股息率肯定是比再度發行股票后的股息率要高,這樣對投資的股息率預期收益來說降低了,實際上潛在的價值也跟隨降低,這相對來說,也是一個小小的利空;
從以上三點看,這次的四大銀行的補充資本金方案,對實體經濟來說是利好,有利于更多的流動性來扶持經濟,而對股票市場而言,相對來說偏向利空的一面更多,這當然僅僅是我自身的理解,具體還要看二級市場如何反饋了,我覺得這個消息得消化一段時間了。
再來說說大家關心的上市公司年報,今天要說的是美的集團,2024年年報顯示實現了營業收入4071億元,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385億元,這些都不是看點,最主要的是這些凈利潤的分配問題驚到了市場,最新的分紅舉措為每10股派發現金35元,記得2023年時是每10股派發現金30元,分紅的總額為267億元,這個也比2023年多出了60億元;
還有一個就是回購方案了,按照公司的公告計劃一年內斥資不低于50億元,不超過100億元來回購A股股份,這些回購的股份有70%將會被注銷,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按照回購100億元來計算,之前分紅了267億元,這就相當于有367億元回饋股東了,等于說美的集團幾乎將利潤全部回報股東了,類似這種對股東的權益回報,應該說在A股上市公司是極為罕見的,值得我們去想想,什么才叫價值投資。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