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掌控的長和集團正計劃把旗下的多個港口資產,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重要節點,以228億美元的驚人價格出售給美國貝萊德集團。
就在交易即將塵埃落定時,中國政府接連發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表明態度。
國務院港澳辦連續發布尖銳評論,直指長和公司“缺乏骨氣”“是否在助紂為虐”;外交部發言人則明確表示“反對任何形式的經濟脅迫與霸凌”;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更是直接將這筆交易定義為“立場問題”……
一時間,這樁原本看似普通的商業交易被徹底撕下了偽裝,成為了一個牽動各方神經的政治焦點。
面對撲面而來的壓力,李嘉誠家族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一邊是來自美國的巨大經濟誘惑,另一邊則是大陸方面的不滿與質疑。無論選擇哪一方,都可能觸碰敏感底線,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不可挽回的局面。
實際上,中國對這一交易的高度關注并非偶然。此次擬出售的43個港口遍布23個國家,堪稱真正的“全球港口網絡”,其中不少都是全球貿易的關鍵通道。
巴拿馬運河作為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黃金航道”,承載著中國21%的海運貨物。如果這些港口落入美方手中,無異于讓中國的經濟命脈受到潛在威脅。
更讓人擔憂的是,買方的身份并不簡單。
貝萊德財團董事會中不乏與五角大樓關系密切的高官,同時與白宮國家安全團隊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讓這樁表面上的商業并購增添了一層濃厚的政治色彩。
近年來,華盛頓在全球范圍內對中國展開了新一輪圍堵,從科技、金融到供應鏈,處處設下陷阱。此番收購關鍵港口,是否意在為中國全球貿易布局制造新的障礙?
對此,大陸顯然早已洞悉,并采取了多方面的反制措施。中遠海運港口公開表態稱“對所有戰略資源都有興趣”,這意味著一旦交易受阻,中資企業隨時準備接手。
同時,近期密集出臺的國家安全審查機制,也為類似交易劃定了明確的紅線。大陸的行動看似溫和,實則暗藏鋒芒,傳遞出堅定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的決心。
據知情人士透露,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目前正身處北京,名義上是參加高層論壇,但實際上可能是為了交易的去留做最后的努力。
然而,機會渺茫,困局已成。畢竟,大陸官方媒體已經明確表態,在涉及國家利益的重大交易中,不存在所謂的“中間地帶”。如果李家無法拿出令人信服的補救方案,恐怕難逃“新時代買辦”的罵名。
時間正在迅速流逝。在全球大國博弈的背景下,超級富豪的資本運作再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商業考量。
未來72小時,這筆世紀交易能否找到轉機?李嘉誠又將如何抉擇?
面對如此強烈的反對聲音,繼續推進交易無異于在刀尖上跳舞。
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局勢風云變幻,中國參與國際競爭面臨的外部壓力空前增大。在此背景下,廣大企業必須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將個人得失拋諸腦后。
企業家群體作為國家經濟的中堅力量,不僅要敢于展現愛國情懷,更要通過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利益。這是新時代賦予中國企業的重要使命,也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