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三月怕初三”,今日三月初三,到底怕什么?看農諺咋說
老話說:“三月三,生軒轅”。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農歷的三月初三,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按照民間的說法,三月初三這一天是:“軒轅黃帝”的生日,也是十二建除中的“成日”,是民間里的上巳節,也是傳統的“女兒節”。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也是由此而來,所以這一天也是不一般的。
不過對于三月初三這一天,村里老人有這樣的說法:“三月怕初三”,那么這句話是啥意思?這一天到底怕什么,我來說一下:
今日三月初三不一般:
①三月初三,“生軒轅”。
俗語說:“三月三,生軒轅”。其中古書《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
“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名字叫軒轅,在軒轅之丘居住。”
意思是說,軒轅皇帝本姓公孫,名軒轅,后又因住姬水旁而以姬為姓,是上古時期的偉大的圣人,華夏文明的始祖。
所以在三月初三這一天,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之日,而在民間里,有著三月初三這一天有著“祭拜軒轅”的文化活動。
而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以“炎華子孫”自稱,所以這一天也是不一般的。所以炎黃子孫們在農歷的三月三會舉行一祭祀活動,以示“敬天、敬地、敬祖”。對老祖宗的孝道之情。
②三月初三,“上巳節”。
按照傳統的說法,三月初三是“上巳節”,那么什么是“上巳節”呢?
按照傳統的說法,古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而到了魏晉以后,我們老祖宗又將上巳節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而在上巳節這一天,還是有一些民俗說法的,而古書《后漢書·禮儀上》: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
所以來說,三月初三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對此民間里有“祓禊”之類的活動。
③三月初三是“成日”。
“成日”,是十二建除之一,而十二建除一共有十二個日子,分別是:
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
而在十二建除中,成日是與本月支逆行第五支相當的日子,比如說“子月申日,丑月酉日,寅月戌日,卯月亥日”等等。
而今日三月初三這一天是“卯月亥日”,所以這一天也是干支紀年中的成日,還是有一些說法和講究的。
“三月怕初三”的意思:
為啥會有“三月怕初三”的說法呢?
其實在傳統的習俗中,三月初三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按照老祖宗留下來的“氣象韻律”,這一天晴天或者下雨,對于未來莊稼的收成還是有關系的。
所謂“氣象韻律”,是指兩種天氣現象或環流形勢之間相隔特定時間出現對應關系的規律性現象。
而這種規律性現象,有15天,30天,60天,120天,240天的規律,其時間間隔還是有一些穩定性的,當然類似的俗語還有:
“雨打清明節,干到夏至節”。
“頭伏有雨伏伏雨”。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等等,都是屬于氣象韻律現象。
當然三月初三也是如此,所以這里的三月怕初三,按照氣象韻律的說法,指的是:“怕下雨,怕大風,怕倒春寒”,為啥這樣說呢?我們看一下農村諺語:
第一,三月初三怕“下雨”。
為啥三月初三這一天,怕下雨呢?按照傳統民俗說法,如果這一天下雨對于莊稼的收成是不利的,我們看一下俗語:
①“三月初三雨,良田不結谷”。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在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如果如果出現下雨的話,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說法,這也預示著那么良田里的農作物會受到影響,五谷也會不豐收了。
那么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在古時候,根據老祖宗留下來的氣象韻律說法,下雨都是有一定規律的。但是如果在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下雨下的非常的多,那么這也預示著此后的春天會以干旱為主,不利于莊稼的收成。
②“三月初三雨,田溝魚不留”。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三月初三這一天下了雨的話,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的說法,這也預示著后面的春夏季節里,很可能出現干旱少雨的現象。特別是在夏天,一些田溝都會干涸,因為干旱的原因,水溝里的魚兒都不留了。
那么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有俗語是這樣說的:
“三月初三日頭笑,陳谷爛米沒人要”。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三月初三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今年陳谷爛米就沒人要了。
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也比較的簡單,如果三月初三是晴天,那么今年的莊稼會有好的收成,在收成好的情況下,一些陳谷爛米就沒人要了。
第二,三月初三怕“大風”。
為啥三月初三怕大風呢?我們看老祖宗留下來的農村諺語是咋說的:
①“三月初三起大風,桃李果樹都放空”。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起了大風的話,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的說法,今年的桃樹,李樹等等會有減產的現象,果子都放空了。
那么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按照季節的特點,農歷三月已經進入了暮春時節了,此時春暖花開也是這個季節的特點。
但是如果三月初三這一天刮了大風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有冷空氣到來,倒春寒現象出照。而此時正是桃花,李花盛開的季節,但是如果冷空氣出現,那么一些桃花李花會被凍壞,是不利于果樹的正常生長。
②“三月初三起風暴,豌豆油菜收不到”。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三月初三這一天起了大風的話,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說法,這也預示著豌豆,油菜等農作物會出現減產現象。
那么為啥會有這樣說法呢?
如果在農歷三月此時也是正是油菜花,豌豆花授粉的時候,但是三月初三這一天刮大風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三月刮風不斷,這會影響油菜花,豌豆花的授粉,那么莊稼的收成會減產的。
第三,三月初三怕“天寒”。
為啥三月初三怕“天寒”呢?我們看老祖宗留下來的農諺咋說的:
“三月最怕寒回頭,四月最怕熱死牛”。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天氣非常寒冷的話,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的說法,整個三月的天氣都是比較冷的,倒春寒現象會頻繁。
當然這不是好的現象,如果三月天氣寒冷,那么是不利于莊稼的正常生長的。而農歷四月也是一樣,如果農歷四月天氣非常熱的話,那么也是不利于莊稼的正常生長。
通過上述來說,今日三月初三不一般,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而俗語說的:“三月怕初三”指的是三月“怕下雨,怕大風,怕天寒”。當然這不過是民俗說法,具體還是以天氣預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