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把科學帶回家】的編輯們將為你帶來一些有趣的本周新聞,幫你輕松地開啟這一周!|圖源網絡??????
【第41期】看點
科學新聞
無須耳機也能實現私密收聽?科學家用超聲波打造可聽聲域,讓你可以加密通話
在面包里吃到蟲子,別驚訝!不僅合法,歐盟還規定了面包中的蟲粉用量……
大開眼界
企鵝第一次活到這么大歲數……人們只好為它們特設了老年之家
奇聞電波
啥?木乃伊聞起來一股......辣條味兒??
無須耳機也能實現私密收聽?
科學家用超聲波打造可聽聲域,讓你可以加密通話
玄幻小說或者電視劇里總會有這樣的情節:神仙甲嘰里咕嚕加密通話了一段話,只有神仙乙可以聽到。這要是在現實世界,高低得配個藍牙耳機。
最近,有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方法,可以讓你不戴耳機就能聽音樂,還不會打擾到周圍的人;或者在公共場合跟朋友聊天也不會被別人聽到。
聲音以波的形式在空氣中振動傳播,振動的頻率決定了聲音的音調。控制聲波的傳遞方向非常困難,因為在傳播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衍射、彎曲并擴散。
3月17日,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研究向大家展示了一種創建“可聽區”的方法。利用“可聽區”,就可以讓特定的人在沒有任何設備幫助的情況下接收到聲音,而其他人聽不到。
創建可聽區的示意圖。丨參考資料[2]
簡單來說,這種方法就是讓聲音“拐彎”,繞過周圍的人,不過目前研究還在很初級的階段,未來會繼續完善。
科學家以超聲波為載體,無聲地在空中傳輸聲音, 當兩束聲波組合在一起,它們會相互作用,產生之前不存在的新頻率。這就 是技術的關鍵:當兩束不同頻率的超聲波在空間中相會,原本無聲的聲波就會產生一種新的可以讓人耳聽到的聲波,這種聲波只能在特定區域被聽到。
正常情況下,除非有東西阻擋,聲波只能沿著直線傳播。然而通過一種操控聲波的材料,科學家制造出了可彎曲的超聲波束。這樣一來,超聲波束就能繞過障礙物,在“可聽區”相會。
有了這種技術,不用戴耳機也能聽到博物館的導覽,在地鐵上也不用擔心公放會打擾到別人,即使跟別人肩貼肩也能安心地做自己的多鄰國。
當然這種效果現在還只是一個美好的設想,還存在非線性傳遞的聲音會失真、將超聲波轉換成可以讓人耳聽到的聲波,需要耗費大量能量等問題。不過科學家仍在繼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就能像神仙一樣加密通話了。
在面包里吃到蟲子? 別驚訝!
不僅合法,歐盟還規定了面包中的蟲粉用量…… ?
從2025年2月10日起,歐洲超市的各種食物里,會合法出現一群小生物——經過紫外線處理的黃粉蟲(Tenebrio molitor)幼蟲粉末,也就是一些養過魚、鳥或是一些爬行動物的人所熟知的面包蟲。它以面粉、麥麩、面包、腐敗食物等為食,如果你在家里發現了黃粉蟲,很可能是因為面粉的儲藏條件不佳。
蛻皮前后的黃粉蟲的幼蟲,黃色形似面包。|Mnolf - Photo taken in Rum, Tirol, Austria,CC BY-SA 3.0
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尋找可持續的蛋白質來源變得越來越重要,昆蟲養殖則提供了一種符合循環經濟原則的可持續替代方案。傳統畜牧業每產出1千克牛肉,大約需要消耗1.5萬升水,而生產同等重量的蛋白質,只需要消耗500升水,比生產牛肉少耗水約96.8%。
生產1千克牛肉需要15~20平方米的土地,其中包括放牧區和飼料作物生產,相比之下,生產1千克蟋蟀僅需要0.5~1平方米的土地,比生產牛肉少95%~97%的土地。
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畜牧業占全球人為排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2% ,而 昆蟲養殖有可能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80% 。
昆蟲蛋白棒,健身人群的必備......|https://www.mundodeportivo.com/
早在2017年,瑞士就已經批準將面包蟲作為一種食物;在2021年6月,歐洲也批準了將面包蟲干作為一種食物投放市場;新加坡在2024年批準了供人類食用16種昆蟲(包括甲蟲和蚱蜢)。直至今日,歐盟委員會允許將面包蟲粉末添加到面包、卷餅、意大利面、奶酪和果醬等加工食品中。面包中添加量最大是4%,也就是每100克面包最多添加4克面包蟲粉末,蛋糕中添加量最大是3.5%(沒錯,蟲子要對我們的蛋糕動手了)。
歐洲食品安全部門已經做了大量的測試,證明面包蟲粉末除了可能會導致少數人過敏之外,在健康上不會有其他影響。那些有可能過敏或者對此非常介意的消費者,該如何才能避免食用到此類食物呢?其實,這類昆蟲添加產品的標簽上都會明確標注“UV-treated Tenebrio molitor larvae (yellow mealworm) powder「經過紫外線處理的黃粉蟲(面包蟲)幼蟲粉末」”,大家只需時刻留意就行!
大開眼界?
企鵝第一次活到這么大歲數……
人們只好為它們特設了老年之家
在美國波士頓的新英格蘭水族館,你可以看到一個特殊的企鵝園區。這里是6只“老年”企鵝的“養老院”,這些企鵝的歲數將近30歲。要知道,野生非洲企鵝的平均年齡也就10~15歲。
非洲企鵝是極度瀕危的物種,在20世紀初它們的數量還有150萬只,21世紀初數量降至18萬,到2010年,世界上就只有55000只了;它們的數量還在持續下降,2019年,非洲企鵝只有20850只,到2023年則被列為極度瀕危。
在新英格蘭水族館中的非洲企鵝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在館內,原本平均壽命只有15年的企鵝中,有27只都超過了這個歲數,有些甚至成為了“高齡”企鵝,活到了20、30多歲。但是問題也隨之產生,比如關節問題、白內障、心理問題等。水族館中的護理員有時會發現,一些企鵝在行動上會更加僵硬,因此,他們就為老年企鵝建立了專門的區域,對它們進行特殊照顧。
在“企鵝老人院”中,每一只年老企鵝都可以受到重點關注,護理員會在察覺到企鵝的異常跡象時就對它們進行及時治療。另外,人們還開設了專為高齡企鵝設計的護理項目,比如每天滴眼藥水、足部護理、注入額外水分以避免腎臟疾病,甚至還有針灸和理療項目。
在這條視頻里,你將看到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介紹一只30歲的企鵝:蘭伯特。它在2019 年接受了雙白內障手術以改善視力,現在每天都要滴眼藥水。他還需要注射褪黑素來幫助治療換毛異常的問題。|參考資料1
【奇聞電波】
啥?木乃伊聞起來一股......辣條味兒??
我們每天都被各種氣味包圍——初春的花香、地鐵里的汗味、面包的麥香味……但你是否想過,在遙遠的埃及,木乃伊究竟聞起來是什么味道?
近日,一項由開羅埃及博物館領導的新研究發現,古埃及木乃伊聞上去有“木質香氣”,有點“辛辣”,還有點“甜”,乍一看,這氣味竟與辣條有幾分相似。
木乃伊為何會是這種味道的呢?別忘了收聽《萬物》雜志為你每周放送的科學新聞音頻節目!答案就在第31集。
《萬物科學新聞》正在持續更新中!在這里,我們將為你帶來豐富、有趣、最新的生活科普、有趣科學、顛覆認知,以及科研新聞……
撰文 Skin,Ziv,阿嫻
參考資料:
聲音拐彎
[1]https://theconversation.com/researchers-created-sound-that-can-bend-itself-through-space-reaching-only-your-ear-in-a-crowd-252266
[2] https://www.pnas.org/doi/abs/10.1073/pnas.2408975122
蟲子
[1]https://www.polskieradio.pl/395/7786/artykul/3476656,eu-approves-powdered-insect-larvae-in-bread-and-other-foods
[2]https://zh.wikipedia.org/zh-cn/%E9%BB%84%E7%B2%89%E8%99%AB
[3]https://www.forbes.com/sites/sap/2025/02/25/germanys-got-a-bug-in-its-food-and-no-we-are-not-exterminating-it/
大開眼界
[1]https://www.neaq.org/six-penguins-move-to-new-retirement-home-island-at-the-aquarium/
[2]https://www.neaq.org/penguin-geriatric-care/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