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詞牌簡介
畫堂春,詞牌名。以秦觀《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為正體,押平韻,雙調(diào)47字,前段4句4平韻,后段4句3平韻 。
畫堂春,最初見《淮海居士長短句》。因為秦觀詞中有“畫屏”字樣,所以有了畫堂春這樣的詞牌。
又,唐時豪貴之家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廳堂都叫畫堂。白居易《三月三日詩》中有詩句“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檐”。到薜能《贈韋氏歌人》中詩句“一曲新聲慘畫堂,可能心事憶周郎”。“畫堂”似乎已經(jīng)是一種曲調(diào)了,該曲調(diào)的名稱可能即由此來。
清沈謙詞有“萬峰攢翠”句,故又名《萬峰攢翠》。王詵詞名《畫堂春令》。
二、詞牌格律及例詞:
正體:
雙調(diào)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四句三平韻。以秦觀《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為代表。
格律對照例詞:《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花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闌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變體一:
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四句三平韻。以謝懋《畫堂春·西風(fēng)庭院雨垂垂》為代表。此詞前段第二句五字,較秦詞減一字。
格律對照例詞:《畫堂春·西風(fēng)庭院雨垂垂》
平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
西風(fēng)庭院雨垂垂。黃花秋閏遲。已涼天氣未寒時。才褪單衣。
睡起枕痕猶在,鬢松釵壓云低。玉奩重拂淡胭脂。青入雙眉。
變體二:
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四句三平韻。以趙長卿《畫堂春·小亭煙柳水溶溶》為代表。此詞后段第二句七字,較秦詞添一字。
格律對照例詞:《畫堂春·小亭煙柳水溶溶》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
小亭煙柳水溶溶,野花白白紅紅。惱人池上晚來風(fēng)。吹損春容。
又是清明天氣,記當(dāng)年、小院相逢。憑闌幽思幾千重。殘杏香中。
變體三:
雙調(diào)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四句三平韻。以黃庭堅《畫堂春·摩圍小隱枕蠻江》為代表。此詞前后段結(jié)句皆五字,較秦詞各添一字。張先“外湖蓮子”詞與此同。
格律對照例詞:《畫堂春·摩圍小隱枕蠻江》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摩圍小隱枕蠻江,蛛絲閑鎖晴窗。水風(fēng)山影上修廊。不到晚來涼。
相伴蝶穿花徑,獨飛鷗舞溪光。不因送客下繩床。添火炷爐香。
變體四:
雙調(diào)四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以趙長卿《畫堂春·當(dāng)時巧笑記相逢》為代表。此詞換頭二句皆七字,多押一韻,較秦詞添二字。
格律對照例詞:《畫堂春·當(dāng)時巧笑記相逢》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韻)。
當(dāng)時巧笑記相逢。玉梅枝上玲瓏。酒杯流處已愁濃。寒雁摩空。
去程無計更從容。到歸來、好事匆匆。一時分付不言中。此恨難窮。
三、詞牌特點:
1、正體全詞7674,6674句式,詞調(diào)和緩,適合抒發(fā)和婉、明快的感情。不適合抒發(fā)激烈、豪氣的感情。
2、正體過片六字句古人有作對偶處理的現(xiàn)象,我們具體寫作時是否對仗,可以視作品內(nèi)容而定。
四、例詞賞析:
畫堂春 落紅鋪徑水平池
宋·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譯文:落花鋪滿了園中小徑,春水溢滿了池塘。細雨霏霏,時停時下,乍晴乍陰,杏園里春殘花謝只有杜鵑鳥的聲聲哀啼,好像在無可奈何地慨嘆春天已經(jīng)歸去了。
楊柳那邊,她獨自登上了畫樓,手捻著花枝,倚靠在欄桿上。對著這引人愁思的暮春之景,她默默無語,扔掉了手中的花兒,抬頭靜靜地凝望著斜陽,她這滿心的對春光的一往情深,對美好年華的無限眷戀之情,又有誰能知曉呢?
賞析:秦觀的這首詞很精巧,讓人感覺不像出自男子之手。描寫了精美的春歸之景,以惜春之懷,發(fā)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盡,是這首詞的顯著特點。
詞的上片寫春歸之景。從落紅鋪徑、水滿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園花殘、杜鵑啼叫,寫來句句景語、情語。清秀柔美,深美婉約。
先寫飄零凋落的花瓣已經(jīng)鋪滿了園間小路,池水上漲已與岸齊平了,再寫說晴不晴,說陰不陰,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樣。觀看杏園已失去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動人景色。它像一個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顏顯得憔悴而沒有光澤了。再聽枝頭杜鵑鳥兒,傳來聲聲“不如歸去”,泣血啼喚,多么令人傷感。
*本文綜合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編輯:拾一
更多詳情請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