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發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兒,就像電視劇里演的狗血劇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李女士的生活中。
李女士的父親是一位退休工人,原本和老伴兒過著平淡幸福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73 歲那年,老伴兒突然離世,李大爺從此開始了獨居生活。
李女士看著父親形單影只的樣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多次勸說父親搬來和自己一起住,好有個照應。但李大爺卻總是擺擺手,笑著說自己一個人能行,還能和老街坊們下下棋,日子過得挺自在。
拗不過父親,李女士只好退而求其次,決定給父親找個保姆。她四處打聽,費了不少功夫,終于經人介紹雇來了周阿姨。
初見周某,她穿著樸素,眼神里透著老實勁兒,給人的第一印象還不錯。剛開始,周阿姨確實手腳勤快,把李大爺的生活照顧得井井有條,李女士也漸漸放下心來。
可沒過多久,李女士就察覺到有些不對勁。父親對周某的態度似乎有點兒過于親熱,那種感覺讓她心里隱隱不安。她多次提醒父親要注意分寸,甚至提出辭退周阿姨,可父親卻堅決不同意,還為此和她鬧了幾次別扭。李女士心里雖然不滿,但也沒再強行堅持。
然而,意外還是來了。有一天,李大爺突發腦血栓,半個身子都不能動了。這可把李女士急壞了,好在后面的日子里,周阿姨把父親照顧得無微不至,老人身上干干凈凈,生活也還算舒心,李女士也就漸漸放下了之前對周阿姨的成見。
但命運似乎并不打算放過這個家。一年后,李大爺的病情突然加重,并很快離開了人世。在整理父親遺物時,李女士發現了一個讓她震驚不已的秘密 —— 這幾年間,父親竟然陸陸續續給周阿姨轉賬156萬!
李女士當場氣得差點暈過去,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時精明的父親怎么會做出這么荒唐的事?
還沒等李女士緩過神來,周阿姨已經拿著一份遺囑找上門來,直言這房子現在歸她了!
原來,李大爺生前立了一份遺囑,把房子留給了周某。李女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堅決不相信父親會這么做,認定是周某詐騙了父親,一怒之下將周阿姨告上了法庭,要求她歸還父親轉賬的 156 萬元。
在法庭上,雙方各執一詞。周阿姨拿出一段錄音。李大爺在錄音里表明,這156萬是自愿贈與周某的,感謝她長期以來的悉心照顧。而對于房子的遺囑,周阿姨也堅稱是李大爺的真實意愿。
但李女士并不這么認為,她覺得父親年紀大了,又長期臥病在床,很可能已經喪失了部分認知和判斷能力,這份遺囑根本不可能是父親的真實想法。
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遺囑確實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不過有個前提,那就是立遺囑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夠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行為。
李大爺七十多歲,還長期臥病在床,很難說他立遺囑時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而且,周某作為住家保姆,長期和李大爺生活在一起,存在誤導老人決策,甚至脅迫老人訂立遺囑的可能性。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這份遺囑顯然違背了遺囑人的真實意愿。
最終,法院經過審理判決:遺囑無效,但已轉賬的 156 萬元歸保姆周某所有。
此判決結果一出,網友們紛紛發表看法。不少網友都猜測,一個正常人怎么可能立這樣的遺囑?老人一定是被保姆誘導或者洗腦了,甚至被脅迫也不是沒有可能。還有人覺得,這個保姆拿了156萬還想要房子,當真是貪心不足。
當然,也有網友指出,如果遺囑是老人的真實想法呢?難道不該尊重亡者的遺愿嗎?從案例來看,李女士對父親大概率關心不夠,至少沒有“交心”,否則老人立遺囑的事兒怎么不跟女兒商量?如果我老了,子女對我不管不顧,我也寧愿把財產送給一個精心照顧我晚年的外人……
這起案件也給大家提了個醒,涉及到財產和遺囑的問題,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兒,避免類似的糾紛發生。
最重要的,身為子女應該給予父母足夠的關懷與呵護。哪怕是工作忙,雇了保姆,也不該從此甩手不管。平時抽空兒多看望,多溝通,及時了解老人的心里想法還是要做到的。
筆者曾聽有位老人說過這樣一個觀點:人上了年紀,或是得了重病,就應該趁著腦子清楚,提前把身后事都交代清楚。尤其是子女多的家庭,否則走了以后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您覺得有必要這樣做嗎?評論區聊聊。
注:文中圖片為示例圖,圖中人物非本案例當事人。
敬請點贊、轉發、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