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這回攤上大事了,長和實業與美國財團的交易,都走到簽合同的邊緣了,結果硬生生被叫停了。
現在全球航運就是個火藥桶,中美博弈正打得熱火朝天,港口可不是隨便賣的“貨”,更別提國家市監總局還放話要查這事兒,擺明了是要動真格。
長和現在是左右為難,地緣政治的棋局里,一個香港企業想抽身,可沒那么容易,而就在暫緩的同時,李嘉誠還要面臨另一個更大的難題,那這個難題是什么呢?
現在這世道,港口可不是隨便幾個碼頭堆起來的地方,那是國家命脈的咽喉,全球貿易九成以上靠海運,港口要是落入誰手里,誰就能在國際市場上多拿一張牌。
尤其是最近幾年,中美關系緊繃得像拉滿的弓,美國那邊特朗普政府放出風來,要對中國造的船收高達150萬美元的“入港費”,這招夠狠,直接掐住中國外貿的脖子。
想想看,中國一年出口多少貨,光靠船運出去的商品就占了全球貿易的大頭,要是每個港口都加這么一筆費用,那成本得飆到天上去。
再看看長和這次要賣的43個港口,分布在23個國家和地區,不少都在“一帶一路”沿線,比如巴拿馬運河邊上的兩個關鍵點——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
巴拿馬運河每年通過的貨船數以萬計,中國不少出口到美洲的貨物都得走這兒,如果這些港口真落到美國或者它的盟友手里,中國船只過去可能不光是多交錢的問題,連能不能順利靠岸都得打個問號。
別忘了,美國現在正拉著盟友搞“小圈子”,從供應鏈到航運線都在卡中國,這種時候賣港口,等于給對方遞刀子,更別提“一帶一路”這盤棋了。
中國這些年花大力氣推基建,港口就是重中之重,公開數據顯示,到2024年,中國已經在全球投資或運營了超過100個港口項目,目的就是打通貿易通道,保住自己的物流命脈。
長和這些港口雖然不是中國直接控股,但不少都跟“一帶一路”路線重合,戰略價值不言而喻,這筆交易要是成了,美國在全球航運的影響力又得漲一截,中國只能干瞪眼,所以長和這步棋一走出去,立馬就炸了鍋。
長和實業這回真是夾在中間,動彈不得,按他們自己的說法,賣港口就是“在商言商”,畢竟這43個港口每年能帶來100多億港元的收入,賣出去換回190億美元現金,對公司賬面來說是筆劃算買賣。
有消息稱,李嘉誠這些年一直在調整資產,從中國內地和香港撤了不少投資,轉頭砸到歐洲和別的地方,這次賣港口,表面上看不過是老套路,那就是高位套現,落袋為安,可問題是,這時候賣時機太敏感了。
港媒爆料,長和本來計劃4月2日跟美國貝萊德財團簽最終協議,結果高層消息一出,交易直接被喊停,具體啥時候能重啟,沒人知道,知情人透露,這事兒跟港府聊了好幾輪,長和估計是明白政府態度了,才自己踩了剎車。
要說壓力來源,除了香港本地,中央的態度更關鍵,大公文匯網前一陣連發好幾篇評論,直指這交易“不普通”,還cue到國家利益,言外之意很明白:這事兒不能光看錢,還得看大局。
其實長和也不是沒想過低調處理,早前彭博社放風,說政府可能以反壟斷或者安全問題查這筆交易時,長和這邊還硬著頭皮說“沒影響”,繼續推進,可現在靴子落地,交易叫停的消息一出,擺明了是扛不住了。
畢竟對手不是小角色,美國那邊有貝萊德牽頭,這家財團跟特朗普政府關系匪淺,背后還有美國國家機器撐腰,長和再牛,也不過是個香港企業,哪有本事跟大國博弈去?
更麻煩的是,長和手里這些港口不是隨便賣了就能了事的,公開資料顯示,和記港口集團在全球港口業務里排得上號,管理的集裝箱吞吐量占世界總量的10%左右,這么大的體量,換誰來接手,都得掂量掂量會不會引發連鎖反應。
長和要是真把港口給了美國財團,等于把一塊戰略拼圖拱手讓人,未來中國船公司在國際航線上怕是要步步驚心,可要是不賣,合同都談好了,違約的代價也不小,外加股價這幾天已經跌得夠慘,長和的日子不好過。
就在交易暫緩消息出來前,這邊國家市監總局就站出來說話了,明確表示要依法審查這筆港口交易,這話一出,等于給長和和李嘉誠扔了個重磅炸彈。
市監總局可不是隨便吆喝的,他們管的反壟斷和市場監管,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這次審查,瞄的就是交易會不會搞亂市場競爭,或者威脅到更大事兒。
先說反壟斷這塊,按道理,長和賣的這些港口都在海外,中國境內的沒動,咋就歸市監總局管了,其實這不奇怪,反壟斷法有個“域外效力”的說法,國際上都認,只要交易影響到中國市場競爭,甭管你在哪兒干的,咱都有權查。
美國當年就這么干過,1945年那會兒,美國鋁公司案定了調子,只要國外行為影響國內市場,美國法律就能管,后來各國都學這招,中國也不例外。
長和這些港口要是真被美國控制,中國船公司可能得多掏錢,甚至進不去港,那國內航運成本肯定受影響,市場競爭格局也得變,這么一來,市監總局出手就站得住腳。
再說安全問題,港口這東西,不光是經濟賬,還得算政治賬,外媒早分析過,美國要是拿下這些港口,等于在全球航運網里多插了幾根釘子,中國外貿的自主性就得打折扣。
尤其現在中美角力這么厲害,特朗普政府還嚷著要“收復”巴拿馬運河,長和這時候賣港,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市監總局查這事兒,擺明了是要看看背后有沒有貓膩,交易會不會給國家安全埋雷。
審查會怎么走,現在還不好說,按市監總局的流程,先得看這交易符不符合申報標準,要是達到一定營業額門檻,就得企業主動報上來審查,可就算沒到標準,只要覺得有問題,他們也能主動調查。
長和這筆交易體量不小,涉及23個國家,影響全球航運,查起來估計不會輕輕松松放過去,如果真查出壟斷風險或者安全隱患,交易被叫停甚至終止的可能性不小,到那時候,李嘉誠和長和就得好好想想下一步咋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