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軍事報道,解放軍東部戰區71集團軍某旅合成營營長在采訪中談到,俄烏沖突已經給了我們足夠多的啟示。這段節目能看出來,解放軍是緊盯著俄烏戰場的變化,總結經驗教訓,認真琢磨怎么打贏。
一點沒錯,這場俄烏戰爭,是我們解放軍的一次寶貴的觀摩機會,俄軍經歷的很多環節、經驗教訓,都可以當做示范動作進行檢討、總結和提高。
三年來,有大量實戰的經驗,也有各種失利的教訓,還有作戰方式的探路和趟地雷,優勢在哪里,又為什么拉胯。戰爭的殘酷和大量傷亡也讓很多人震驚。
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初,很多人論證俄軍將迅速取得勝利,其中一個理由是強調俄軍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但后來俄軍的拉胯表現,卻跟所謂的“豐富實戰經驗”相矛盾。
實際上,在此次戰爭以前,俄軍并沒有多少大規模作戰的經驗,近些年俄軍參加的幾個戰爭,都是小規模作戰,地面作戰多充當空地打擊和炮兵射擊的引導員,不具有普遍意義。
俄烏戰爭能得到大量啟示,其中一條就是陸軍的野戰機動部隊人數少了根本不行。在以前,大家都以為陸軍人數太多,就意味著臃腫,就意味著落后。例如西歐的英法德等國家的陸軍基本上屬于象征性的了。美軍的陸軍也一再縮小,以為陸軍打個治安就行了。后來發現陸軍人少了不能遏制中國這樣的正規對手。因此從前年開始擴編和增加重型旅戰斗隊。
俄羅斯也算是被美國忽悠瘸了。軍事改革以后,陸軍最后削減的只有二十幾萬人,加上空降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就不到四十萬人的樣子。
這次俄烏戰爭剛一開打就嚴重暴露出地面作戰人數不足的問題。營級戰術集群的技術裝備夠多,但步兵和保障力量的數量太少,因此攻堅力量不足,坦克少有步兵配合。
持續作戰能力很差,野戰突擊只能堅持2天,然后就需要停下來等補給,不然就得滿地扔坦克和裝甲車輛,這哪能行。烏克蘭老鄉的拖拉機標志著俄軍的作戰保障能力已經成了笑話。這些都是俄羅斯軍改失敗的體現。
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國內大部分專家一致的觀點是,我方對灣灣占據了絕對軍事優勢,一旦開戰,我軍兩三天就能取勝。根本不會有像樣的抵抗,我軍也不會碰上激戰,不會有太多犧牲。在登陸以前,先用東風快遞洗地,然后遠火夷平,最后散步一樣進入臺北。
現在,估計清醒的人增多了,還在說“輕松打臺”的人明顯見少了,對戰爭的復雜有了一點認識。
俄軍作出了無數示范動作,好的和不好的,簡直是大體老師,無語良師。這個觀摩的機會太寶貴了,讓解放軍在這場戰爭中學到了很多,給了解放軍大量的經驗教訓可以借鑒。
俄烏戰場上發生的所有戰例,都給了解放軍大量啟示。估計我們軍隊里有針對性提出的各種改進意見得有幾千上萬條,感謝俄羅斯老鐵的無私示范,感謝默默無語的大體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