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從學出生于1903年,安徽六安人,出生于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因為家庭貧困,所以梁從學沒有讀書,九歲的時候,他開始放牛,后來又給地主做工,小小年紀就飽嘗生活的艱辛。1929年,26歲的梁從學參加了當地的農民協會,同年,他加入了我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1930年,梁從學參加了紅軍。參加紅軍之后,他先后擔任了六安縣紅軍獨立團1營2連排長、紅25軍74師222團連政治指導員、紅4軍第12師34團1營3連副連長等職務,跟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的反“圍剿”作戰。
1932年10月,梁從學跟隨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準備轉戰川陜一帶。不過,在穿越平漢路時,梁從學負傷,只能留守根據地。留守根據地期間,他參與了紅25軍的重建,擔任了紅25軍第74師師長,并參加了火炮嶺、葛藤山、凌云寺、長嶺崗等戰斗。
1934年11月,紅25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開始了長征。梁從學繼續留守根據地,擔任了鄂東北獨立團副團長、紅28軍245團團長等職務,期間,他在鄂豫皖根據地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策應了紅軍主力部隊的長征。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方八省的游擊紅軍改編為新四軍。同時,中央也派出一批干部重返豫鄂一帶,改編留守紅軍。1938年,新四軍第4支隊成立,梁從學改任新四軍第4支隊游擊縱隊縱隊長,此后他率部參加了開辟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的斗爭,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1941年,皖南事變之后,新四軍軍部重建,梁從學改任新四軍第2師第4旅旅長、第2師副師長等職務,率部參加了金牛山、大橋等戰斗??谷諔馉巹倮?,梁從學擔任了淮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指揮部隊轉戰江淮地區,參加了豫東、淮海以及渡江等戰斗。
尤其是在渡江戰役中,梁從學率部組織完成大量修橋筑路任務,支援了前線的戰斗,為渡江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渡江戰役之后,梁從學留在皖北軍區,參與組織了大別山腹地的剿匪工作,穩定了社會秩序,鞏固了新生的政權。
新中國成立后,梁從學擔任了皖北軍區司令員、江蘇軍區司令員等職務。江蘇軍區改為江蘇省軍區后,梁從學繼續擔任司令員一職,1955年授銜時,他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開國中將。授銜之后,梁從學繼續投身我軍的各項建設,尤其是在戰備訓練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革命時期,梁從學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舍生忘死,憑借一股大無畏的精神,馳騁沙場幾十年。在這幾十年光輝歷程中,梁從學先后負傷十三次,新中國成立后,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梁從學的身體也大不如以前,因此,在授銜之后9年,也就是1964年,梁從學離職休養。
離職休養后,梁從學并沒有閑著,他依然關心我軍的建設,并力所能及地為我軍的建設獻言獻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晚年的梁從學主要生活在南京,1973年,梁從學因病去世,享年7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