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貝殼圖標
在閩東寧德的海岸線上,貝殼孕育珍珠的故事代代流傳。如今,這一自然智慧被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檢察院融入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以“金貝殼”為名,打造出一張守護青少年成長的法治名片:既如貝殼般包容成長中的“沙礫”,又以法治之力助力青少年向陽而生。這一品牌如何從無到有?它的創新實踐為基層未檢工作提供哪些啟示?記者深入探訪,揭開“金貝殼”的法治密碼。
緣起:從海洋智慧到法治隱喻
“每個孩子都可能經歷成長的‘沙礫’,我們的使命是讓法治成為孕育珍珠的力量?!苯冻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黃清滿的比喻,道出了這個品牌的核心邏輯。
這一理念在2019年落地生根。彼時,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引發社會關注。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湯某某盜竊案時,通過多輪深入交談、走訪其家庭學校社區,發現湯某某家庭情況特殊:母親離家七八年,父親無固定職業且酗酒重病,無力監護。兄弟倆生活無依、缺少管束,湯某某帶著10歲弟弟實施盜竊。這起案件暴露出家庭監護缺位、法治教育滯后等問題。
榮獲全省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因案而發、履職延伸,蕉城區檢察院總結辦案經驗,推出“金貝殼”未檢工作品牌,構建起“司法保護+社會共治”的防護網 ?!敖鹭悮ぁ蔽礄z品牌以“包容沙礫、孕育珍珠”為理念,構建“1+N”法治教育體系:以“金貝殼法治課堂”為1個核心陣地,研發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分層課程;通過家長云課堂、法治夏令營冬令營、模擬法庭等N維延伸場景,形成“課堂+家庭+社會”的教育閉環。
開展“與法同行 護航成長”模擬法庭進校園普法活動
“金貝殼”品牌運行6年來,成績亮眼:累計研發法治教育課件30套,開展普法活動200余場,覆蓋3萬名師生家長;“金貝殼”法治微課堂獲評全省檢察機關新聞宣傳工作“百優”新媒體品牌欄目,“金貝殼”未檢法治宣傳入選全省檢察宣傳工作典型事例,“金貝殼”未檢團隊被授予全省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實踐:讓法治教育“鮮”味紛呈
“媽媽,視頻里被欺負的小雨好像我們班同學?!苯?,在東僑某小學門口,家長陳女士被女兒拉到校門口的LED屏前。屏幕上播放的正是“金貝殼”團隊拍攝的《青春自護》系列微課堂。檢察官將真實案例改編成情景劇,邀請師生共同出演,用“身邊事”講“法理情”。
“金貝殼”普法情景劇——向校園欺凌說”不“
這種“沉浸式普法”效果顯著。參與拍攝的學生小林告訴記者:“以前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現在發現它時刻保護著我們。”數據顯示,該系列微課堂上線后,全區數萬名師生及家長成了忠實“粉絲”,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得以提升。
檢察干警林華介紹:“我們依據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圍繞防校園欺凌、性侵、毒品、網絡詐騙等主題,制作特色課件,搭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標準化’課程庫。引入專業團隊,把典型案例、檢察建議轉化為情景劇、沙畫微課,通過檢察、教育、團委、婦聯多部門官網、官微發布,累計點閱量近70萬人次。雖說有一定效果,但我們明白,家庭對青少年成長同樣關鍵,家庭教育不容忽視。”
為此,2024年,蕉城區檢察院聯合專業機構打造“金貝殼家長云課堂”,采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模式,已助力1200余個家庭改善親子關系。在湖濱社區家長沙龍上,家庭教育指導師鄭如星的講解,讓家長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沉迷網絡,可能是為了逃避現實壓力。
開展冬令營戶外拓展活動
林華分享了一個案例:未成年人小吳曾因盜竊被不起訴,其父母通過7期家長課程學習后,從“失望放任”變為“定期參加親子法治實踐”,小吳如今已重返校園。
寒風凜冽的冬日清晨,蕉城區金蛇頭村卻涌動著法治暖流。20名小學生化身“反詐小衛士”,與檢察官在戶外拓展中破解“詐騙劇本”;社區法治課堂上,少年們通過桌游體驗“人生法律關卡”……2024年寒假,“金貝殼”法治冬令營系列活動再次點燃青少年學法熱情。三年來,這樣的法治夏令冬令營已舉辦23期,惠及城鄉學生1000余人。
創新:破圈融合的“法治+”探索
“同學們,什么是毒品?它最早有什么用?”今年2月18至20日,蕉城二小、南埕學校等校開展特別的“開學第一課”。“金貝殼”團隊打造《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毒品離我們有多近?》法治微課堂,采用“家校聯動+校園共學”模式,檢察官以真實案例結合圖文資料,打破大家“毒品犯罪遙不可及”的錯誤認知,揭示毒品危害。
開展“開學第一課”普法活動
在寧德市實驗學校的法治課堂則是另一番景象。檢察官帶領學生觀看《聚眾與斗毆——電影里的普法劇》,通過剖析案例,普及聚眾斗毆等未成年人易涉違法犯罪的法律知識,引導學生守法維權。
這是“金貝殼”團隊深化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機制,開啟“法治進校園、菜單式普法”模式。團隊針對不同群體設置多主題“普法菜單”,學校按需“下單”,提升普法精準度與實效性,助力“法治示范?!苯ㄔO 。
除了獨具匠心的普法教育,“金貝殼”團隊還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持續開拓。他們搭建“智慧網格+春蕾安全員”機制,讓綜治網格員化身“春蕾安全員”,拓寬線索渠道,細致摸排隱患;創新“檢察官+大數據模型”模式,打造涉案未成年人數據庫,精準分析、分類施策;搭建軍地檢察協作橋梁,成立軍人家庭未成年子女關愛聯盟;升級完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打造沉浸式法治學習樂園。從線索排查到精準幫教,再到特殊群體關愛和教育陣地建設,“金貝殼”構建起全方位的“預防—干預 —矯治 —救助”保護網,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參觀
近期,未成年學生小吳因家庭困難面臨就學難題。2月20日,“金貝殼”團隊攜手寧德市律師協會法律援助與公益委員會、區社區矯正中心,幫小吳解決了學費問題,送去溫暖與希望,助其樹立信心。
品牌創建以來,共為12名未成年被害人申請司法救助金53萬元,為30名被害人開展心理咨詢167次,社工幫教46人次,對30戶被害人家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為被害人辦理就學轉學3人。
“金貝殼未檢工作團隊在探索司法尺度與司法溫度平衡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蕉城區檢察院未檢工作團隊負責人說,該模式的可復制性體現在三個方面:精準化供給,針對不同群體定制“法治套餐”,破解“一刀切”難題;社會化協同,構建“檢察+學校+家庭+社會組織”的綜合防護網;新媒體助力,讓普法可感可觸可見,形成寓教于樂新常態。
夕陽西下,在蕉城檢察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一群學生圍著“法治成長樹”掛上心愿卡?!霸肝覀冊诜ㄖ螣羲陆】党砷L”——卡片上的稚嫩筆跡,正是“金貝殼”品牌最好的注腳。
來源:福建法治報 新福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