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到三個月,娛樂圈塌房者已經無數。
張頌文被指控稅務和家暴問題;
李明德、馬天宇劇組糾紛,雙雙翻車;
鹿晗直播爆粗口,多個賬號被禁止關注;
張大大被曝職場霸凌……
不只是內娛,其他地區娛樂圈也風波不止。
臺娛的 王大陸被曝逃兵役,之后 又以「殺人未遂」罪名 被警方拘捕。
李威被曝涉嫌 邪教精舍殺人案,還被指控多項罪名。
韓娛頂流金秀賢,更是因為被曝與金賽綸未成年談戀愛,變得人人喊打。
直到今天,依然有新的爆料登上熱搜。
金秀賢與雪莉共演的電影《真實》
這些明星們,外表看著光鮮,粉絲無數。
但實際上,人設根本立不住。
一波一波的塌,又一波一波的立, 好似總也學不會教訓。
這一切,都讓魚叔回想到20年前的一部華語電影。
與明星塌房相反的是,這部影片當時口碑糟糕,但卻在后來不斷受到好評。
如今豆瓣評分高達8.8,已經成為華語電影必看經典。
今天,魚叔發一篇舊文,再次聊一聊這個——
《獨立時代》
近幾年,不少華語老電影陸續啟動了4K修復計劃。
其中,最讓魚叔興奮不已的,便是楊德昌的電影。
全新高清版《獨立時代》,已經發行。
畫質感人,仿佛與過去看的完全不是一部片子。
回看經典老片,是一件絕對不會讓人失望的事情。
楊德昌的許多電影,都是以三十年前的臺北市為背景,講述激烈變化的城市發展中,個體的價值扭曲和自我迷失。
如今,內地同樣面臨著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
這樣的故事,依然不過時。
像《青梅竹馬》。
「這些房子看起來都一樣……有我沒有我,好像越來越不重要了」
像《一一》。
「什么都可以裝,那這個世界還有什么東西是真的?」
而在這部《獨立時代》里,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相似的苦惱與焦慮。
其中一 條熱評,足以看出電影的犀利。
「如果想對這個世界多保留幾年憧憬,還是不要看為好。」
我們都知道他在裝
《獨立時代》是一場群戲。
片中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戴著一副面具。
開場,「藝術家」小Bir,腳踩溜冰鞋出場。
與記者高談闊論,舌戰群儒。
滿口「世界大同」,以偉人自比。
他正在排演一出后現代喜劇。
不管演員怎么演,他都只丟一句 「完全不對」。
偏執狂藝術家的形象,躍然紙上。
幾個月前,他還是個三流導演。
他的起家,靠的是抄襲,和不遺余力的營銷。
仗著藝術家的人設,他頻繁潛規則女演員。
搞藝術的排練廳,變成 了他的簡易炮樓。
屏風上堂而皇之地寫著:
「一 天 一 炮」
這次,他盯上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眼前的女孩,算不上他的無腦追隨者。
他只好有條不紊地打消女孩的顧慮。
第一步,談藝術,放大話。
軟磨硬泡了大半天,直到女孩有了興趣。
他便放話,要在自己的話劇里,安排女孩演女主角。
第二步,意識流情話。
他 并不直接夸贊女孩的美貌,轉而稱贊其身上的破碎感。
同時,雙手情不自禁地撫摸起女孩的肩膀。
「你就像是一個在險惡的城市里走失的小女孩。」
第三步,邀請對方「為藝術獻身」。
他急不可耐地將女孩往床上拽。
邊拽邊解釋,這是合作前的相互熟悉。
進展如此之快,讓女孩犯了怵,不肯答應。
他立刻惱羞成怒起來。
「你不信任我,我們怎么合作呢?」
眼看女孩開始搖擺,小Bir又將到手。
可一通電話令他猝不及防。
他的老同學Molly突然到訪。
只好拋下女孩,坐上Molly的車子四處兜風。
Molly,是大財團家的千金。
在外人眼中,她是實打實的獨立女強人。
她掌管著一家廣告公司,凡事親力親為。
可打心底,卻巴不得公司早點倒閉。
原來,迫于家族的壓力,她不得不與另一財團的公子聯姻。
搞事業,不過是她換取自由的籌碼。
對外,她必須時刻小心,與未婚夫打造恩愛的形象。
然而,兩人之間毫無感情可言。
未婚夫更是坦言,并不在意Molly出軌。
甚至,制定了與Molly的和平共處原則——
「不同居、不上床、不吵架」
Molly有一個姐姐,是知名情感節目的主持人。
姐夫,則是風靡一 時的暢銷 書作家。
在眾人眼中,這是一對惹人艷羨的金童玉女。
事實上,二人分居已久,早就形同陌路。
可偏偏有好事的狗仔盯著他們,借此攻擊姐姐的節目。
每每此時,姐姐都不得不拉下臉討好丈夫。
兩人一同設宴,請兩三個記者吃飯。
小報一寫,化解危機。
人人都在裝。
人人都知道對方在裝。
人人也都默認這種裝。
電影名為《獨立時代》。
而它諷刺的,是一個裝模作樣的虛偽時代。
既是欲望,也是無奈
誰都知道, 「裝」出來的人設,很脆弱。
但,每個人都有自以為的道理。
片中看得最通透的, 當屬Molly公司的軍師。
他是Molly未婚夫派來的眼線。
明面上,以戰略家自居,為少爺謀劃了吞 并Molly公司的藍圖。
他不厭其煩地教導少爺,要忍耐、成熟。
即使生氣的時候也要賠笑臉,時刻防著別人裝出來的樣子。
背地里,他早盯上了Molly。
三番五次地發出暗示,想要挖主子的墻角。
在他眼里,社會就是個人情場,所有情感都是一種投資。
比如友情,就是一種長期的投資。
就像是績優股,就像儲蓄。
再比如親情,就是祖產。
「錢是投資,情也是投資」
為了操控少爺,他機關算盡。
但,玩得最砸的,也是他。
為了牽著少爺吞并Molly的公司,他造謠Molly出軌。
對象正是她的老同學,藝術家小Bir。
他擅作主張,替少爺前去捉奸。
一進屋,卻傻了眼。
在小Bir床上躺 著的,竟是他自己的情人。
他口口聲聲的忍耐、成熟,統統不算數。
揮刀相向,徹底失態。
向來聽訓的少爺,反而成了勸架人。
Molly的「女強人」人設,也很快崩塌。
她本就不懂管理,向來都是琪琪替她收拾爛攤子。
但因為誤會,她對琪琪下了逐客令。
結果,不僅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還讓整個公司運作停滯。
姐姐為了電視節目,還在堅持自己的幸福妻子人設。
屢次在主持節目中強調的:
美滿的婚姻,歸功于健康光明的社會。
但,這不過是騙自己的把戲。
夫妻倆早已背道而馳。
盡管姐姐還在堅持,但一地雞毛的局面也讓她疲于收拾。
人設崩塌的那天,終究會來臨。
在大眾眼里,幸福的婚姻與左右逢源的人設,才是這個社會的主流。
融入主流,必須犧牲自我。
這也是我們從小被反復教誨的人情世故,要學會做人。
「被冤枉是我們中國人會做人付出的代價」
「裝樣子」,不過是為了從集體中尋求安全感。
只是舊體系早已瓦解。
新時代下,又該如何做人呢?
「裝得和別人一樣,是最容易逃避責任的辦法」
真誠的活著,沒有錯
立人設,其實是一種追求效率的結果。
常話說,日久才能見人心。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復雜的。
可在當下這個節奏愈發求快的時代里,又有多少人愿意用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了解一個具體的人?
于是,簡單的標簽、扁平的人設,成了最方便、快捷地贏得好感的方式。
相反,一個真誠而立體的表達,卻很可能遭受最嚴重的質疑。
片中有個 最為 諷刺的例子。
琪琪是Molly的助理,也是多年老同學。
她天真善良,赤誠待人。
無論遇到多大的麻煩,她總會面帶微笑解決。
然而,這副笑臉也讓她吃盡了苦頭。
外出辦事,她總免不了挨罵。
被人認為是故意裝出笑臉,假意哄人。
上司也時刻提防著她。
姐姐就多次勸告Molly,認為琪琪城府深。
成天擠著一對酒窩,搞得人見人愛似的。
而Molly的態度,也逐漸發生轉變。
在得知有人給琪琪介紹新工作后,便認定琪琪背叛自己。
不由分說,大罵她虛偽。
「你這樣看著我笑,是什么意思?」
多年的同學感情,經不起一絲的懷疑。
「感情已經是一種廉價的借口」
「裝得比真的還像」
另一個角色,Molly的作家姐夫,也遭遇了挫折。
過去,他寫的都是甜蜜溫柔的言情小說。
用他的話說,用虛偽的文字,賺光讀者的眼淚和錢。
如今,他決絕地與舊我割席。
認為自己過去的寫作,都是毒品鴉片。
然而——
「現在這些真正為你們寫的書,反而沒人要看,沒人要出」
姐夫的新書 ,講了一個孔子再世的故事。
他假想,孔子穿越到現 代,用那套中庸的處事法則,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人。
所有人都想像他一樣,左右逢源、八面玲瓏。
但很快,孔子就感到困惑。
因為人人都認為,他的這套處事法則是裝出來的。
「沒有人相信他是真的,他也沒法為自己辯解」
千百年來,那些打造出的人設,無一不是假借孔老夫子之名。
我們似乎每一個人從小就被教誨, 沒有人脈就成不了事。
打點不好人情世故,就很有可能遭到他人的摒棄與孤立。
最安全穩妥的處理,就是同流。
同流者與逆流者,孰高貴,孰可鄙?
電影中,楊德昌并沒有下定論。
同流的姐姐,一樣有著自 己的正義感。
她認為,自己的節目帶給了觀眾以希望。
正是這些「善意」的謊言,安撫著他們脆弱的內心。
而逆流的姐夫,也同樣面臨自己的困惑。
雖然直擊生活的陰暗面, 卻太過直接露骨。
因為執著于尋找生活的真相,來到了自殺的邊緣。
「你這些灰色的、病態的作品,真的能夠治療大眾嗎?」
在互聯網時代,這樣的困惑被進一步放大。
三天一放錘,五天一反轉。
明星、網紅,爆火與塌房只在一夜之間。
其實,我們早已發現,裝出來的人設也并不安全。
但同時,我們越發地感到自己迷失在生活的迷宮——
到底什么才是真的?
什么才是對的?
生活的真相,從來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
相較于左右逢源的處事觀,孔老夫子還留給了我們另一精神財富。
「知其不可而為之。」
面對生活,并非只能順從,或拼死抵抗。
真正誠實地活下去,也是一種戰勝虛偽之道。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