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新聞3月25日電 (王文全 徐世婷)自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全面施行后,天祝縣林業和草原局積極行動,深入村組宣傳,扎實開展古樹名木巡查保護,全力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讓這些見證歲月變遷的“綠色國寶”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在宣傳活動現場,林草局工作人員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詳細講解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要意義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農牧民群眾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宣傳,自己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意識明顯增強,今后要積極參與到保護工作中。
“這個樹在這里已經400多年了,是一棵古樹。今天經過林草局的專家介紹,我們了解了古樹的保護法。以后我們也要好好保護這棵樹。”天祝縣炭山嶺鎮拉卜子村村民王生興說道。
為全面掌握全縣古樹名木資源狀況,天祝縣林草局組織專業人員對全縣范圍內的古樹名木逐一進行了細致測量和健康狀況評估。工作人員對樹高、樹齡、經緯度、海拔等數據進行精準采集,對生長環境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登記造冊、建立臺賬,為每一棵古樹名木量身定制了獨一無二的“身份證”,上面詳細標明樹種、編號、科屬、保護等級、管護單位等內容,真正實現了“一樹一檔”的精細化管理。
天祝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婷婷說:“古樹是咱們國家珍貴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被譽為綠色的國寶和有生命的文物。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全面施行,這代表著全國的古樹名木保護進入了全面的規范化階段,我們將依照科學保護、合理利用和分級管理的原則,對古樹名木進行全面的保護和管理,讓古樹名木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天祝縣始終把古樹名木保護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舉措,實行“全面保護、依法保護、科學管護”的管護機制,建立了古樹名木“一樹一方案、一樹一檔案、一樹一責任人”的“三個一”工作責任制清單,為每一棵已確認“身份”的古樹名木安排了管護志愿者。天祝縣在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的積極作為,不僅彰顯了對自然遺產的珍視,更體現了傳承生態文化的擔當。今后,天祝縣林草局將強化《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宣傳,不斷探索創新管理模式,挖掘闡釋古樹名木歷史文化內涵,讓承載歷史記憶的古樹名木成為天祝縣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完)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