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陽光灑在龍舒大地上,一份匿名捐贈的善意正悄然改變著 20 名鄉村少年的命運。近日,舒城籍企業家、山東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總以個人名義設立的 “瑞蕊助學金” 在舒城縣多所農村初中陸續發放。這份無需掌聲、不求回報的溫暖,如春日細雨般浸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匿名匯款藏深意 “希望之光” 潤無聲
在教育局的賬戶記錄中,一筆標注 “瑞蕊助學金” 的匯款單備注欄里,有一行小字:“愿為孩子們點亮一盞燈”。這位化名 “瑞蕊”的捐贈者每年捐資 3 萬元,為 20 名品學兼優的農村學子每人提供 1500 元資助。沒有頒獎儀式,沒有媒體鏡頭,受助家庭只在銀行卡到賬短信中讀到這份匿名的關懷。
“我們甚至沒能當面向捐贈人道一聲謝。” 縣教育局資助中心負責人感慨道。這位舒城籍企業家堅持隱去真實姓名,只留下 “瑞蕊” 二字,寄托了對受助的孩子們“逢時綻放” 的美好期許。
精準幫扶顯溫情 三級篩選護尊嚴
為確保善款惠及最需要幫助的群體,縣資助中心建立三級遴選機制:先由各校摸排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家庭等 13 類困難學生,再重點篩選遭遇重大變故的特殊家庭 —— 或家人罹患重疾,或經歷至親離世,或遭遇單親遺棄。最終入選者皆為逆境中自強不息的典范:舒茶中心校的小涵(化名)在父親癌癥去世后,母親又患重疾,他邊照顧病母邊保持年級前三;干汊河中學的小旭(化名),平時和爺爺相依為命,但學習刻苦,成績優異。
“這些孩子本就享有國家資助,但額外幫扶能讓他們少為生計發愁,多買幾本習題集。” 百神廟中心校的丁老師紅著眼眶說。受助女生小萱(化名)得知匯款到賬后,讓爺爺把銀行短信截圖設成手機壁紙:“她說要記住這束光。”
精十年樹木百年人 靜待花開滿園春
不同于短期公益項目的曇花一現,“瑞蕊助學金” 建立了長效機制。胡天宇(化名)約定:每年春學期定時發放,視情況逐步擴大資助范圍。
“真正的善良不需要舞臺。” 縣教育局工作人員翻動著沒有公章、沒有簽名的捐贈檔案,紙張邊緣已微微卷起。或許正如受助學生在匿名感謝信中所寫:“我不知道您是誰,但我會成為像您這樣的人 —— 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默默播撒希望的種子。”
這個春天,“瑞蕊” 的故事仍在續寫。當受助學子在未來某天接過愛心接力棒時,他們終會懂得:最動人的慈善,從不是鎂光燈下的慷慨陳詞,而是暗夜里悄然綻放的善意之花。(王志保)
▌來源:舒城縣教育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