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外已經沒有正經工作了,當眾多設計院走向衰敗,遍地的范進又無法中舉,這一代人又該何去何從?
1、深圳某設計院全員零績效
前陣子深圳某院上四休三,全員取消績效獎金的事情在設計圈刷屏了;
類似的事情每隔幾天都要上演一次,說實話人早就麻木了。
雖然新聞里公布的失業率很低,但2025年身邊失業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建筑同行;
而年輕的失業大軍幾乎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考公考編,曾經有多看不上體制內,如今就有多后悔。
身邊一個朋友,干施工的,前陣子他所在的項目結束了,他被辭退了;
被裁后也在家人的勸說下開始備考公務員和事業編,報了很多培訓班,每天不是在刷題就是在上課,參加了一次省考和事業編考試;
考完以后我問他考得怎么樣,他說:考完了,一塌糊涂,安心找工作了!
不夸張地講,這兩年考公上岸的幾率絲毫不亞于上清華北大,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尤其是人口大省競爭更加慘烈,河南某市前幾天招六十幾個人,報名的人數高達十幾萬;
考公上岸的概率已經是萬里挑一了,如果你沒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最好連嘗試都不要去嘗試,因為純屬浪費時間和金錢。
2、體制外真的沒有正經工作了嗎?
薪資正常,不加班、雙休的工作確實鳳毛麟角,但若是免費或付費上班還是能找到工作的;
從2022年開始,我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都在1000萬以上,2025年預計畢業1222萬;
每年畢業千萬大學生恐怕還要持續20年,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就業難將會是曠日持久的問題,而不是曇花一現。
所以,很多人開始鼓吹脫下長衫,去做體力活,有些人更是直言,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只想找錢多事少離家近、坐辦公室吹空調的工作;
基層一線車間大把機會,男的去做焊工,女的去搞家政服務,供不應求。
于是,大學生吃不了苦,矯情等說辭甚囂塵上,大學生也變成了貶義詞;
然而高學歷人群真的放下學歷去搶保安、攤販、食堂阿姨的工作時,這些人又慌了,又轉過頭來罵他們:浪費教育資源。
最近,沖上熱搜的有兩個人,復旦大學研究生費某退學擺攤賣起了土豆泥,北大研究生畢業后做起了食堂阿姨;
一時之間,網友炸鍋了,985名校碩士擺攤做食堂阿姨,究竟是學歷浪費還是勇敢追夢,吵得不可開交;
不管是哪種情況,我想說的是,尊重他們的個人選擇吧,走到這一步不管是心之所向還是走投無路都是痛;
教育的導向早已經偏離航道太久太遠,過分苛責個體所帶來的效果不過是火上澆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