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贏在壽險
每天準時收到我們分享的精彩內容!
熱點資訊/保險知識/時事新聞/健康生活/精彩好文
每天收獲一點,用知識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前不久,天安財險和申能財險官網、官微同步發布系統切換公告:將天安財險客戶服務系統切換至申能財險。至此,天安財險徹底告別了歷史的舞臺!
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申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受讓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保險業務。天安財險客戶服務系統已于2024年9月30日20時起開始正式切換至申能財險。
轉讓至申能財險的保險業務的后續保險責任將由申能財險承擔,保單權利人(包括但不限于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等)的合法權益將不受影響,且無須另行簽訂新的保險合同。
申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復正式開業了(金復【2024】20號),注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由申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國有企業共同發起籌建。
前不久,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就曾透露,天安財險的風險處置方式為:新設申能財險,原有機構破產。
在處置問題保險機構風險這件事上,不得不佩服金融監管總局的雷厲風行!
從保險保障基金“兜底”,到地方國資入股,保險行業的風險處置模式在不斷探索,中國保險業,最近也是巨變連連。
3年多前被前銀保監會宣布接管的幾家明天系保險公司(天安人壽、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和易安財險),已經全部完成風險處置,平穩過渡。
這其中,還包括中途突然被新設立的海港人壽接手的恒大人壽,近一年多來,一共有5家保險公司“沒”了!
恒大人壽變為“海港人壽”
華夏人壽變為“瑞眾人壽”
天安人壽變為“中匯人壽”
易安財險變為“比亞迪財險”
天安財險變為“申能財險”
這中間最讓人意外的非恒大人壽莫屬了。去年,恒大集團下屬企業陸續暴雷,恒大地產、恒大財富、恒大汽車……真的是一地雞毛!
沒人能想到,那個曾經偌大的萬億級恒大“帝國”,旗下唯一能“善終”的,竟然只有恒大人壽!
許家印父子被抓被查后,恒大旗下多家公司境況令人堪憂,恒大人壽的客戶們卻提前吃下了一粒定心丸:2023年9月15日,國家金管總局正式批準海港人壽全盤接手恒大人壽全部保險業務、資產及負債。
風暴來臨前,恒大人壽安全著陸!客戶利益不受影響!
看到這兒,想必很多人會和保險伴我一生有同樣的感嘆:
都是公司,保險公司和其他公司,
風險上的差別真的不是一點點啊!
同是恒大旗下的公司,地產、理財公司直接就暴了雷,多少投了養老錢、血汗錢的人欲哭無淚;
而人壽保險公司則完全不一樣,國家立馬就成立新公司全盤接手,確保客戶保單的基本利益不受影響!
曾幾何時,多數普通百姓,平時一聽到保險就皺起眉頭,而一聽到“高息、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卻想都不想就一頭扎進去……這些年來,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還不夠多嗎?
風險投資不是不能有。但要合理配置,更重要的是,得先讓安排好家庭財務的“守門員”才行。
曾經排名第三的公司也沒了
去年7月,瑞眾人壽在北京舉辦揭牌儀式,宣告正式開業。
也意味著,曾一度保費收入排名全國第三的華夏人壽,就此謝幕!
華夏人壽的歸屬終于塵埃落定,保險業最高注冊資本金花落瑞眾人壽,565億!從此再無華夏人壽!
華夏人壽成立于2006年,前些年發展勢頭一直向好,已連續多年市場份額穩居前三,僅次于中國人壽和平安人壽。
在頂峰期時,客戶規模高達1.84億人,公司人力規模超36萬人。
2013年起,華夏人壽一路“開掛”,保費開始狂飆。2014年華夏總資產過千億,2018年過五千億,2020年上榜世界500強。
截至2022年12月底,華夏保險累計總保費收入為2534.9億元,位居市場第三。
那么,這么多買了保單的客戶,他們的利益還保得住嗎?
其實這事兒并不是第一次發生,三年前也發生過一次非常類似的事件,那就是安邦保險被接管事件。
2020年9月14日,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官網公告稱,公司股東大會決議解散公司,這意味著,這家資產曾達2萬億的保險巨鱷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安邦保險隨之被接管,2020年宣布解散。
在2019年的時候,在安邦的基礎上,由銀保監會牽頭重新組建了一家保險集團——大家保險集團。
大家保險全面接管了安邦保險的資產和負債,所有保單也由大家保險承接,至今為止沒有發生過一例因為安邦解散導致客戶無法理賠、兌付的情況。
所以,保險伴我一生想告訴所有買過保險保單的朋友們,你完全不需要擔心你的保單。
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連銀行都接連出問題破產了,為什么同樣情況下,保險公司出了狀況,客戶的利益卻更有保障?
劃重點:接管與倒閉完全不一樣
接管是為了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維護保險市場的公平、公正,與常規情況下的破產、倒閉和清算完全是兩回事兒。
在保險伴我一生看來,保險和別的金融機構相比,最讓人放心的一點,就是無論公司有什么變數,客戶保單基本利益都不會受任何的影響。
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保險法》第90條規定: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保險公司或者其債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對該保險公司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
其實保險公司并非不會破產,而是保險的監管實在太強大。
也就是說,保險監管部門的一系列管理規則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確保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長期保持充足。同時也從前端規避了保險公司破產的風險。
因為,如果保險公司經營不善破產,得分幾步:
①監管
②接管
③兼并或指定
眼前的恒大人壽,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與普通金融企業或公司不同,人壽保險公司的保單會由國家監管機構安排另一家保險公司接手;如果沒有保險公司愿意接,則會由監管部門和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先接管,再最終指定或新成立一家保險公司接手。在這個過程中和完成交接后,消費者的保單是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的。
買了正規保險公司保單的客戶其實都有顆定心丸:因為你的保單完全不會受影響。保險公司解散和其它公司有本質的不同,國家會給你兜底。
換言之:保險公司可能會倒閉破產,但你的保單不會“倒”,一定會有人接管,該理賠也一定有人給你錢。保單利益不受任何的影響。
保險公司10大監管機制
機制一、保險公司設立條件嚴苛
機制二、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雄厚且必須實繳
機制三、保險公司經營有兜底要求
安邦和華夏在解散后,之所以客戶的保單不受影響的原因就在于此。
舊公司要解散,新公司來承接,客戶保單不受影響,該賠賠,該交保費交保費。
機制四、保證金制度
機制五、責任準備金制度
機制六、保證金制度
機制七、保險保障基金制度
機制八、償付能力監管
機制九、再保險機制
機制十、保險資金運用有監管
正是有了這十大安全機制,才保證了今天中國保險行業的穩定運行和發展。
所以各位,保險你只要大膽買就對了。
[聲明]素材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本公眾號轉載文章至其他平臺所引發的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