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百家講壇》,那可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捧紅了不少學術大咖。
王立群、周汝昌、閻崇年,還有咱們今天要說的主角——易中天。
這些人各有特色,但如果論起知名度,易中天絕對是頂尖中的頂尖。
現在他已經78歲了,但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幾年前,他被廈門大學返聘,擔任人文與藝術高等研究院院長,雖然身體看起來有些瘦弱,但精神狀態依然很足。
易中天出生在湖南長沙,家境不錯,屬于書香世家。
他的父親是高級知識分子,母親也受過良好的教育,小時候的他在書堆里長大,自然而然地愛上了閱讀。
不過,他并不是那種天生聰慧的神童,就是一個普通愛讀書的孩子。
6歲那年,因為父親工作調動,全家搬到了武漢,從此他在江城安了家。
高中畢業后,趕上特殊時期,大學夢暫時擱置,他和一群年輕人去了新疆支教。
環境非常艱苦,但易中天靠著書籍堅持了下來。
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晚上他都會捧著古典文獻研讀,并且認真做筆記。
十年的新疆生活,鍛煉了他的毅力,也加深了他對學問的理解。
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考試,易中天抓住機會,考上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
畢業后留校任教,生活總算穩定下來。
后來他又調到廈門大學,為什么選擇廈大?他說那兒氣候宜人、風景優美,住起來很舒服。
背后還有一個小趣事——他在武漢大學教書時,可是很多女生心中的偶像。
有一次上課,一個插班生悄悄告訴他,當年班上不少女生暗戀他,還給他遞過紙條。
不知道他在廈大的課堂上,是否繼續扮演“萬人迷”的角色。
真正讓他在全國走紅的,是2005年登上《百家講壇》。
他講解三國故事,生動有趣又不失深度,觀眾聽得入迷。
那時候,他一下子成了“學術超男”,書賣得滿大街都是,粉絲為了買書能排幾條街。
有人批評他把歷史講得太通俗,不夠嚴謹,但他完全不在意這些評價,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寫書、講課,把知識傳遞給更多普通人。
易中天的感情生活,和他的學術之路一樣,低調而堅實。
他27歲那年在新疆認識了妻子李華,李華是新疆本地人,父母是普通工人,家庭條件一般。
易中天當時在烏魯木齊的一所中學教書,兩人通過一次筆會相識,之后慢慢走到一起。
1977年,30歲的他和28歲的李華結婚,第二年女兒易海貝出生。
李華是一個賢惠的妻子,易中天考研究生時,她懷著孕還鼓勵他去追逐夢想。
等他考上武大,她帶著孩子在新疆等待,直到一家人終于在武漢團聚。
到了武漢,生活依然拮據,大學教授工資不高,一家三口擠在學校的小房子里。
李華靠著精打細算維持家庭,買不起衣服就自己縫制,葷菜都留給丈夫和女兒。
1992年易中天調到廈大,她二話不說收拾行李,跟著去了。
成名后,易中天的生活變得忙碌,電話響個不停,邀約接踵而來。
李華看到他忙不過來,主動幫他接電話、安排日程,讓他能夠安心寫作和講課。
外界對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有人羨慕,有人質疑,但他始終沒有變心,家里的大小事務都交給李華管理,自己賺的錢也全數上交。
外出活動時,他還喜歡帶著李華,怕她在家里無聊。
這份感情,平淡卻真誠,幾十年來沒有任何緋聞。
他的女兒易海貝小時候,易中天忙著教學研究,沒太多時間陪伴,但他有一個妙招——寫信。
女兒剛學會認字,他就開始給她寫信,講故事、談人生。
易海貝把這些信當成珍寶,反復閱讀,漸漸愛上了學習。
后來,她考上了同濟大學建筑系,畢業后成為了一名設計師,還創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
據說現在身家過億,事業有成,婚姻幸福美滿。
易中天提起女兒,總是滿臉自豪,說她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成就。
2015年,易中天從廈大退休,本以為可以過上悠閑的生活。
他也確實享受了一段慢節奏的日子,要么在家寫書,要么陪著李華四處游玩,日子過得相當愜意。
可是這個老頭兒天生閑不住,兩年前,廈門大學覺得這么一位學術名人不能浪費,再次邀請他回來,任命他為人文與藝術高等研究院院長。
現在的易中天78歲了,身體消瘦,讓人看了心疼。
有人說他忙于學術忘了吃飯,有人說他年紀大了新陳代謝變慢,總之跟當年《百家講壇》上那個意氣風發的樣子相比,確實瘦了不少。
不過他的精神狀態依然很好,講課時依舊幽默風趣,思維敏捷不輸年輕人。
他自己倒是挺豁達,說瘦就瘦吧,反正還能工作,能教書,能寫作,這就挺好。
要知道,易中天和雷軍都是武漢大學畢業的校友。
2023年小米老板雷軍向武漢大學捐贈了13個億,創下校友捐款紀錄。
這事兒傳開后,大家都盯著這些學術名人,看他們怎么回應。
易中天在一次采訪中半開玩笑地說:“雷軍捐了13億,我深感慚愧,我連13塊都沒有。”
這話聽起來很有趣,但也體現了他一貫的幽默和自嘲。
他還寫了一首96字的四言詩,調侃自己捐不起大錢,沒想到這首詩被校友看到后,有人直接向廈大捐贈了100萬,說是受到他的啟發。
這事兒傳開后,網友們都很開心,說他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隨便一首詩都能“吸金”。
易中天自己也很意外,笑著說:“看來我這個老頭兒還是有點號召力的。”
從長沙少年到新疆知青,從大學教師到《百家講壇》明星,再到如今78歲的“返聘院長”,他的經歷就像一本厚重的書,每一頁都充滿精彩。
他并不完美,有人說他講歷史太隨意,有人說他性格倔強,但他就是這樣一個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他對學術的熱情,對家庭的忠誠,以及那份揮之不去的幽默感,都讓人覺得他特別真實。
身體雖然瘦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飽滿,女兒的成功是他最大的欣慰,妻子的支持是他最堅實的后盾。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