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訊,3月28日晚間,三峰環境(601827)、永興股份(601033)、綠色動力(601330)三家A股上市垃圾焚燒企業發布2024年年報。
環衛科技網發現,2024年,垃圾焚燒企業的運營狀況正在出現分化。
在國內垃圾處理市場飽和、補貼“退坡”、“欠費”嚴重的情況下,大部分頭部企業都在著力開拓國際市場,但有一家上市公司卻在報告中對“海外”二字只字不提!
同期,垃圾焚燒企業的“應收賬款”又雙叒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
三家A股上市垃圾焚燒企業主要經營數據匯總
三家A股上市垃圾焚燒企業中,三峰環境的表現為最佳,不單是營收和凈利最高,還因為總部位于重慶市的三峰環境,旗下項目卻位于全國多地,且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峰環境共有54個垃圾焚燒項目建成投運。
其中,全資及控股項目44個,設計處理能力合計42,500噸/日,報告期內垃圾總處理量達1,508.31萬噸,同比增長7.42%;總發電量約59.57億度,同比增長8.4%;實現上網電量約52.4億度,同比增長8.53%;銷售蒸汽93.64萬噸,同比增長18.46%。平均入廠噸垃圾發電量達428.8度/噸(不含供熱機組、污泥、餐廚及廚余垃圾),平均廠用電率控制在11.99%(不含供熱項目),供熱項目平均噸垃圾產汽量1.96噸,持續保持行業頂尖水平。另外參股項目10個,設計處理能力合計17,050噸/日,報告期內垃圾總處理量約544.07萬噸,實現上網電量14.95億度,銷售蒸汽86.62萬噸。
2024年公司共簽署焚燒爐及成套設備供貨合同9項,設計處理能力合計約6,370噸/日,其中,成功簽署印度佐達浦爾、泰國Chokchai、泰國ChiangWang、越南北江、越南峴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際市場項目供貨合同,合同總金額超過8億元。新簽污水處理及直飲水設備供貨(含工程建造)等合同35個(其中國際項目5個),處理規模6.19萬噸/天,合同金額2.39億元。
而永興股份的業績雖然也非常不錯,其營收和凈利增幅甚至高于三峰環境,但永興卻仍是一家廣州本土垃圾焚燒企業。
2024年,永興股份的項目運營收入為37.11億元,占總收入的98.57%,但其中有92.72%的收入來自廣州市內,達到34.91億。來自廣州市外的項目運營收入僅為2.2億元,約占總收入的5.85%。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永興股份共控股運營14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全部投入運營,分別位于廣州、雷州、邵東等地,設計處理能力合計32,090噸/日。報告期內,公司控股運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垃圾進廠總量928.56萬噸,垃圾焚燒發電量46.71億度,上網電量41.25億度,各項指標均實現穩健增長。
同期,永興股份全資運營的4個生物質處理項目均位于廣州市,設計處理能力合計2,590噸/日。報告期內,公司生物質處理項目的垃圾進廠總量73.57萬噸,處理規模進一步提升。
永興股份在海外市場的步伐也顯著慢于三峰環境。永興股份在年報中披露,直到2024年12月,永興股份才“在越南成立全資子公司,探索海外項目投資發展新途徑”,至于落地項目,年報未披露,推測目前應該是暫無。
實際上,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綠色動力,不管是項目數量,還是總垃圾處理能力,均高于永興股份。
綠色動力年報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綠色動力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領域運營項目37個,運營項目垃圾處理能力達4.03萬噸/日,裝機容量857MW。2024年全年,公司共處理生活垃圾1,438.24萬噸,同比增長6.96%;實現上網電量426,090.73萬度,同比增長9.42%;實現供汽量56.36萬噸,同比增長31.49%;實現運營收入29.64億元,同比增長8.02%。
但2024年營收卻下降了14.08%,對此,綠色動力解釋道,營收下降“主要系在建項目減少,本期建設投入減少,建造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7.78 億元”。
另外,環衛科技網還注意到,綠色動力的年報中“海外”二字的出現次數為零,而在三峰環境和永興股份的年報中,“海外”分別出現19次和4次,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管窺三家企業對海外市場的重視程度。
同時,環衛科技網發現,三家上市企業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水平也存在差異。
三峰環境透露,公司通過引入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手段后,成功實現了生活垃圾AI智慧焚燒系統的落地實施。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重慶百果園項目(4,500噸/日)、御臨項目(3,000噸/日)、豐盛項目(2,400噸/日)、四川成都項目(1,800噸/日)和廣東梅州項目(1,000噸/日)已成功實現垃圾焚燒廠智慧焚燒,有效降低了單位生產物耗和能耗,提升了噸垃圾發電水平,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進現有已投運項目的智慧焚燒全覆蓋,力爭在2025年度完成8個項目的智慧焚燒升級。
永興股份則表示,要在2025年“持續推進智慧電廠建設運營,聚焦生產作業過程管控及安健環管理環節,將人工智能模型應用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開展人工智能模型在環境監管和預警防控系統的應用,進一步節能降耗,不斷提升公司運營效能?!?/p>
綠色動力也披露,公司與阿里云等單位合作,在通州項目推廣應用垃圾焚燒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機器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管理等方式,對垃圾焚燒、煙氣處理和垃圾庫管理進行數字化智慧化管理,通州項目運行效率實現較大提升,經濟效益顯著。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三峰環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應用水平,大大領先于永興股份和綠色動力。
綜合來看,垃圾焚燒頭部企業在運營管理,在市場拓展等方向等方面存在不少共性,例如普遍以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垃圾焚燒各流程,以實現降本增效;普遍以BOT、EPC等模式拓展或者準備拓展海外垃圾焚燒市場……,至于協同處置一般工業固廢、餐廚垃圾等就不必多說了,早已不是新鮮事物。
只不過,大家擁抱人工智能、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有快有慢,建議垃圾焚燒企業加快進度,盡早順應技術潮流和市場趨勢。
最后說一句敏感的“應收賬款”問題。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三峰環境應收賬款為25.0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02%;
永興股份應收賬款為19.21億元,較上年期末增加30.69%;
綠色動力應收賬款為25.1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7.30%。
巨額應收賬款仍在保持高速增長,意味著“欠費”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改觀。
今天的“應收”,明天就可能成為要計提的壞賬損失,這不啻一顆顆業績“地雷”!
一句話,“應收賬款”問題,已經到了非化解不可的地步了!
編輯:zbl
發布:zbl
中環網聲明
1. 凡標明“原創”或來源注明“環衛科技網”的文章,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2.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131 0541 5928(同微信);
4. 本作品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熱線:0531-8260 73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