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會騙人?
3月25日,央視揭露了“水果陷阱”,讓人看了哭笑不得。
只能感嘆一句:水果本無錯,錯的是那些動歪心思的人。
水果換了模樣和味道,不良商家卻賺得盆滿缽滿。
可憐的是普通消費者,白白交了智商稅,還可能傷了身體……
本文內容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保證文章完整性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裂紋桃·】——?
你是否在水果攤上見過一種奇特的桃子,表面布滿裂縫,凹凸不平,像經歷過一場“爆炸”似的?
這就是商家大力推廣的 “裂紋桃”。
和光滑圓潤的普通桃子相比,它簡直就是水果界的 “丑星”。
但商家卻把它包裝成“天然爆漿果”,四處宣傳說這種桃子“吸收日月精華,果肉外露更甜”。
靠著這些夸張的說法,這種桃子的價格直接翻倍,還讓不少人甘愿掏錢購買。
然而事實是,這些裂紋桃根本不是什么新品種,也不是什么“仙桃”。
它們原本就是普通的冬桃次品。
在桃子生長后期,如果前期過于干旱,后期雨水又太多,果肉細胞就會快速膨脹,速度遠超果皮,最終導致桃子開裂。
或者果農在種植過程中過度使用氮肥、膨大劑等化學物質,同樣會讓桃子脹破果皮,形成裂口。
由于果肉直接暴露在外,裂口處成了細菌滋生的溫床,霉菌繁殖的風險比普通桃子高出20倍!
要知道,黃曲霉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而且普通烹飪根本無法消除。
吃這樣的桃子,就像給自己健康埋下一顆隱形炸彈。
?——【·金果梅·】——?
我們挑選水果時,往往更傾向于買外表好看的。
看看這個金果梅,顏色金黃、晶瑩剔透,猶如寶石一般,看著就讓人喜歡。
商販信誓旦旦地稱,這是從國外進口的高檔果脯,營養價值極高。
一問價格,居然要40元一斤!
有些商販還會營造緊張氣氛,說數量有限,今天不買就沒機會了,促使游客沖動消費。
實際上,金果梅根本不是什么進口新鮮水果,而是用未成熟的小桃子加工而成。
他們把小桃子收集起來,放進裝滿糖精、色素和防腐劑的大桶里浸泡。
這哪里是加工水果,簡直是在制作化工產品!
長期食用這種被化學物質浸泡過的食品,會給肝臟帶來巨大的負擔。
?——【·黑皮梨·】——?
如果說不相信國外進口水果,那么產自中國高原的黑皮梨,是不是會讓你心動呢?
黑皮梨號稱來自海拔3800米的高原,因為長期接受強烈紫外線照射,表皮才變得烏黑。
此外,它還富含花青素、硒元素,據說具有抗癌、抗衰老的神奇功效。
這些都是商家的噱頭!
西藏農業農村廳的工作人員表示從未聽說過這種梨,業內專家也明確指出,根本不存在原生的黑皮梨品種。
其實就是普通梨子“變”出來的。
只需熱水加小蘇打,簡單幾步就能完成操作,看起來眼花繚亂。
但在這個過程中,高溫會導致梨子中的維生素大量流失,降低其營養價值。
這種處理方式還會破壞梨皮組織,使細菌更容易入侵,導致梨子迅速腐爛變質。
更嚴重的是,在高溫環境下可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長期食用無異于慢性自殺。
?——【·山地獼猴桃·】——?
現在很多人覺得市面上的食物都是經過加工的,不愿意買,而標榜“野生”的似乎可信度就高了一些。
但實際上,“野生”也有真假之分。
這些所謂的“野生獼猴桃”,大小不一,表皮絨毛分布不均,賣相實在不好。
商家卻解釋說,這是因為生長過程中不用農藥、化肥,才長成這樣。
還會聲稱這些獼猴桃是自己或村民上山采摘的,數量稀少,是真正的有機食品。
其實不過是獼猴桃種植園里被淘汰的殘次品。
由于授粉不足、養分缺乏或病蟲害影響,獼猴桃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真正的野生獼猴桃雖然個頭較小,但形態飽滿,絨毛細密均勻,散發著自然的光澤。
咬一口所謂的“野生獼猴桃”,卻發現果肉干癟,汁水極少,酸澀難以下咽。
簡直就是在浪費消費者的金錢和信任。
?——【·總結·】——?
如今水果市場的套路越來越深,各種“假水果”層出不窮。
比如“水果西蘭花”“水果椒”等,一小盒就賣得很貴。
可真相卻令人震驚。
這些假水果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因為抓住了大家追求健康、高端的心理。
因此,大家在選購水果時一定要多留心,別被商家的甜言蜜語所迷惑。
比起那些打著各種旗號的假水果,應季水果不僅新鮮實惠,還少了無數套路。
信息來源:光明網,2025年3月28日,“水果騙局”登上熱搜!這些水果界的“大忽悠”,你買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