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為什么寧愿損失 780 億,都不愿意放棄這筆港口交易呢?如果你想弄懂這個問題,你必須明白他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賣港口,以及他這個人過往的生平。
現在李嘉誠不賣港口面臨的壓力來自哪里?來自內地群情激憤的民意。大家得想一想,我們這么反對,他為什么還是不愿意放棄呢?假設,如果他在我們這里有非常大的利益,那么他肯定不愿意失去我們的利益,所以如果他覺得做這件事會得罪我們,那他肯定不會去做。
但是我們得知道,李嘉誠的生意大部分在什么地方。在歐洲,長和整個營收結構當中,來自歐洲市場的收入超過了 50%,來自內地的收入其實不到 10%。長和在內地的生意主要是什么?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屈臣氏,其他基建生意很少,少得可憐。
還有一點要跟大家說,房地產生意不屬于長和。因為李嘉誠家族旗下有兩家旗艦公司,一家是長江實業,一家是長江和記。這兩家公司在 2015 年前后進行了重組,重組之后,房地產生意全部歸入長實,所有的非房地產生意全部歸入長和。以前,李嘉誠最早的旗艦公司是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和記黃埔是當年他從英國人手上收購的。后來,這兩家公司在業務上有很多重疊的地方,李嘉誠又進行了換股重組,重組之后就形成了現在的長實與長和。
長實在內地的房地產生意比較多,但在歐洲及全世界進行投資的這家旗艦公司是長和。所以搞懂這一點之后就知道,他大部分生意其實不在內地。那你說,他為什么要怕我們這邊的人反對呢?要知道,他并不是一家內地公司,我們管不了他,除非動用某些手段,就像前幾年一樣,如果我們動用相關法令,在危及到某些安全的情況下,就可以叫停這筆交易。
但是叫停這筆交易,會有很多不好的后果,這一點他肯定也想到了。所以他并不擔心現在被我們進行反壟斷調查,這個事情對他來說很平常。前幾天他在英國,也被進行反壟斷調查了,當時他賣歐洲 1 萬多個基站,英國就對他進行反壟斷調查并叫停了這筆交易,不過最終在 2023 年這筆交易還是完成了。所以他其實就是在賭,他賭我們不敢叫停他這筆交易,因為叫停有很多負面的影響。
對于他來說,他為什么要賣呢?因為現在賣可以賣出一個很好的價錢,他可以回籠大量的資金。你看我們現在這邊經濟是什么情況?是不是處于一個比較低迷的狀態,而且很可能會繼續下行。那么很多資產其實會出現被低估的情況。如果他手握大量資金,回來抄底我們的房地產、抄底我們的股市,那是不是有很多賺錢的機會?所以他肯定要去賣。
其實有一句話說得對,他就是一個很純粹的商人,在做生意上他絕對是無敵的。放眼過去 100 年,華人世界里絕對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相提并論。他這次損失了 700 多億,這 700 多億是怎么損失的呢?就是因為這筆交易出現后,群情激憤,導致長和、長實、長江基建、電能實業這四家李嘉誠家族的旗艦公司市值已經蒸發了 781 億。但是對他來說無所謂,為什么呢?這是公司市值蒸發,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數字,本質上公司的營收沒有受影響,公司的利潤沒有受影響,公司的資產沒有受影響。相反,如果現在市值一直跌,他還可以趁機抄底。
如果你了解李嘉誠家族,就知道過去幾年,李嘉誠家族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抄底自己的公司。當長和、長實市值大跌的時候,他們一路都在抄底。如果你去看這兩家公司的財報,它們的市值只有凈資產的 30% 左右,也就是說市值被大大低估了。那這個市值為什么常年起不來呢?很簡單,就好比你一塊錢可以買三塊錢的東西,為什么大家不去買呢?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有人在刻意壓制股價,不讓市值起來,這樣就可以不斷抄底。所以這一次人家根本不怕市值跌,相反,如果繼續跌,人家應該會繼續抄底、繼續掙錢。
所以在掙錢這個事情上,真的放眼世界 100 年,外國的比爾?蓋茨、巴菲特都不能跟李先生相提并論,人家真的厲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