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的人多了,但收益下降了,如何平衡降本與擴張,是南航扭虧為盈的關鍵
文|王靜儀 蔣雨彤
編輯|施智梁
剛剛經歷了“超薄座椅風波”的南方航空(600029.SH),交出了2024年的成績單。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2024年南航實現營業收入1742.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6.96億元,還沒有扭虧為盈,但較上年同期凈虧損42.09億元,大幅收窄。
南航的飛機數量不是最多的(917架,少于中國國航的930架),卻是中國乃至全亞洲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2024年一共運載了1.65億人次旅客——平均每天有超過45萬人次乘坐南航的飛機出行。
2024年對于南航以及整個中國民航業而言,是“旺丁不旺財”的一年,旅客量創下紀錄,但票價更便宜了。財報顯示,南航2024年的客座率84.38%,較2023年的78.09%有所增加,但每收費客公里收益0.48元,低于此前一年的0.55元,收益水平下滑了12.73%。
客運收益下滑,貨運則是亮點。盡管只占營收的十分之一,南航2024年貨運業務錄得187 億元收入,同比增長22%,跨境電商的繁榮帶火了航空貨運市場。
展望2025年,擴充航線和降低成本,成為這家擁有超11萬名員工的大型航空公司的兩大關鍵詞,力爭扭虧為盈。
近期不少網友發現,南方航空在部分航線換上了“超薄座椅”,此類座椅比傳統飛機座椅薄得多,引發廣泛討論。
對此,南方航空戰略規劃投資部總經理皮文暉也在業績發布會上回應稱,南航自2025年3月起陸續對43架飛機進行全新客艙布局改造,改造后配置國產輕薄型座椅,目的是降低飛機燃油消耗,實現節能減排,并提供更高效的客貨運能力。
客運困局:運的人多了,但收益下降了
2007年,南航以全年運輸旅客5652.2萬人次的成績,位列世界第四、亞洲第一。
17年后的2024年,南方航空依舊保持著中國以及亞洲第一的位置:旅客運輸量達到1.65億人次,同比增長15.84%;客座率為84.38%,同比上升6.28個百分點。
平均中國民航每運輸五位旅客,就有一位通過南航出行。根據中國航協的通報,2024年全國完成旅客運輸量7.3億人次,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7.9%,較2019年增長10.6%。
高增長不等于高盈利,一個略顯苦澀的事實是,2024年民航業旅客量創下紀錄,但票價更便宜了。中國航協統計,2024年經濟艙平均票價比2023年同期下降超過10%,全年客公里平均收益水平同比下降12.5%。
對于南航而言,2024年營業收入為1742.24億元,同比增長8.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6.96億元,2023年同期凈虧損42.09億元,同比減虧59.71%。
每收費客公里收益(旅客運輸收入除以收費客公里)是衡量航空公司運營水平的重要指標,2024年南航為0.48元,同比下降了12.73%,其中國內/國際航線分別同降11.1%和20.7%。
“2024年南航客運收益下降,主要有行業競爭、高鐵等其他交通方式分流、旅客消費趨于理性謹慎等因素。2025年,南航將根據市場形勢動態調整運力投放策略。”南航副董事長、總經理韓文勝表示。
南航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14.45億元,較2023年的401.34億元減少21.65%。此外,南航的客運及客運相關服務毛利率比上年減少21.34個百分點。
2024年是南方航空連續虧損的第五年,為何在擺脫疫情影響后還沒有扭虧為盈,南航認為,原因主要有三:國際市場恢復相對緩慢、飛機航材等價格大幅上漲以及人民幣貶值等。
國際航線的影響最大。根據航班管家的統計,2024年中國民航國際客運航班達58.5萬班次(日均1604班次),同比增長93.4%,航班恢復率達74.8%,距離2019年的水平還有恢復空間。
由于部分航線受航權限制、簽證政策、保障資源不足等因素影響,國際客運航班恢復相對緩慢,寬體客機轉投國內,國內客運整體供過于求,國內市場競爭加劇。
貨運突圍:跨境電商帶火航空物流
南航貨運對營收的貢獻約為一成,但旗下南航物流以41.86億元凈利潤,貢獻了超六成減虧額。
年報顯示,南航客運及客運相關服務營業收入為1497.11億元,同比上升7.45%;貨郵運輸收入為186.95億元,同比上升22.39%,貨郵周轉量為94.15億噸公里,同比上升15.85%。貨運的毛利率達34.61%,為客運的9倍,利潤相當可觀。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指出,主要得益于電子商務需求激增和海運限制,2024年航空公司貨運量普遍創歷史新高,并且維持了高收益率。
究其原因,供給端,因全貨機運力擴大和客機腹艙恢復推動運力提升;需求端,則受跨境電商高速增長拉動運輸需求與運價上漲,兩者共振,助力南航國際物流競爭力持續增強。
南航物流官網顯示,目前公司運營14架波音777貨機, 777貨機機隊規模全國第一 ,世界領先;已開通19條全貨機航線,提供從中國上海、廣州、深圳始發,連接重慶,通往阿姆斯特丹、倫敦、法蘭克福、洛杉磯、芝加哥、胡志明和河內的國際運輸服務。
南航旗下有七家控股航空公司,持股55%的南航物流公司的盈利水平最高,為41.86億元,超過其他六家控股航空公司的總和,2024年的同比增幅72.33%。
但資本市場的大門并未如期開啟。2025年2月,南航物流撤回主板上市申請,成為三大航物流公司中唯一未上市主體。有業內人士指出,主要由于受到南方航空業績影響,不滿足“母公司需連續三年盈利”的監管要求。這與東航物流2021年登陸A股、國貨航2023年赴港IPO(首次公開募股)形成對比。
“分拆受阻不等于戰略轉向。”業內人士指出,南航或轉向引入戰投、發行專項債等多元融資渠道,這場資本與產業的競速賽仍在繼續。
對于未來發展,南航表示,將在2025年加強數智化技術在航空物流多場景的集成應用,強化網絡訂艙、貨物全流程跟蹤等數智化能力進一步提升貨運經營能力,大力開發跨境電商平臺客戶和高端制造業客戶。
降本爭議與擴線雄心
擴線、降本,成為南航2025年的兩大關鍵詞。
先說降本。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南航的單位座公里成本正持續下降。由于2024年航油出廠價下降7%,疊加周轉提升攤薄固定成本,2024年南航單位座公里成本為0.43 元,同比下降5%。
引發公眾關注的座椅更是典例。皮文暉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從2025年3月開始,南航對已到翻新年限的部分飛機采用“輕薄型座椅”,并進行全經濟艙改造,以增加座位數、降低運營成本。如波音737改艙后座位數增至186個,空客A320增至180個。
座椅更輕薄,一是可以運更多旅客,二是降低飛機燃油消耗,提供更高效的客貨運能力。皮文暉表示,輕薄型座椅與航司定位和票價水平無關,南航全網全通全服務的定位不會變。
“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在中國民航市場整體承壓的背景下,行業已經明確有經濟艙座椅輕量化的舉措。早前春秋航空的座椅一直明確地選擇輕量化,甚至不能后仰調節。”資深民航業管理顧問于占福對《財經》表示。
于占福提醒,輕薄型座椅是一把雙刃劍,盡管可以實現燃油和座椅成本的下降,但其可能對航司品牌形象與票價堅挺度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在共飛航線上與同儕航司形成更鮮明的對比。因此究竟在多大范圍/哪些航線上進行這樣的調整,要特別謹慎和持續根據市場反饋進行評估。
再談擴線,2024年南航已新增了多條航線,比如深圳—墨西哥城、廣州—多哈、海口—鄭州—長春、哈爾濱—武漢—昆明等。2025年還要繼續擴線,強調加大國內市場運力投入、提升國際航線收益品質。
具體而言,2025年國內航線計劃增加北京—西雙版納、海口—義烏等;國際及地區航線計劃增加廣州—馬德里、北京—西安—多哈、烏魯木齊—廣州—吉隆坡、深圳—東京等多條線路。
為了實現發展目標,擁有中國第二大機隊的南航,還將快速引入更多飛機。財報顯示,2025年南航計劃交付飛機89架、退出36架,總機隊規模達到970架,其中包括引進12架C919飛機。
2026年底南航機隊預計將突破1000架,達到1025架,2027年底達到1084架。每年的凈增飛機數都超過50架,機隊增速約為5.8%,保持高速增長。
責編 | 張生婷
題圖 | 新華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