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還在繼續,現在因為特朗普的神操作,關于停戰的談判正在進行。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見證了這次美、俄、烏三方奇特的談判——俄烏不見面,美方人員居中傳遞信息。
據悉,這次三方談判的人員,層級不高,按照專業人士的說法,這次談判“不是一次政治會談,而是技術性會談”。什么意思呢?與理解為,這次談判為后面的正式談判先確定方向。
所以,呂寧思分析說,不必對這次談判寄予太多的期望。也就是說,不會有什么具體的結果。當然,這不光是因為談判非正式的政治性談判,還在于美國的表現。
美國談判人員表現出了比較奇葩的一面,讓外界很難相信,他們會把自己放在中間,純粹起到溝通協調的作用,而是給人一種直觀感覺,他們會偏向于俄羅斯。
美國特使維特科夫在談判之前,居然說了一通比特朗普還特朗普的話。他說,烏克蘭是一個虛擬的國家,而普京是一個言而有信值得信賴的人。這實在不可思議。
何為虛擬的國家?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事實上不存在的國家。烏克蘭真的是事實上不存在的國家嗎?如果是,聯合國為什么承認呢?其他國家為何與其建交?
把烏克蘭說成是虛擬的國家,這已經充分表現出美方對烏克蘭的輕視,根本沒把烏克蘭當回事兒。這同時也表明,美國之前支援烏克蘭武器,與支持庫爾德一樣。
另一方面,美國特使維特科夫說普京是一個言而有信值得信賴的人,且不說普京是不是如此,單就美俄從前的水火不容來說,實在是讓人忍不住大笑。
維特科夫如此奉承普京,這很有可能是普京對特朗普政府作出了某些承諾,并且已經兌現了一些,或者表現出誠意,否則,不會說“言而有信值得信賴”。
維特科夫的美言,顯然令俄羅斯非常滿意,以至于俄羅斯報紙竟然這樣說:美國和俄羅斯官員,現在說著同一種語言。這確實是同一種語言:強者語言。
烏克蘭的遭遇,再次證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這個道理,之前乃至現在都有人反對,說落后不一定挨打,野蠻才一定挨打。這種思想是被戰后秩序蒙蔽了。
二戰之后的秩序,大體上看起來大國小國平等,互相尊重。但實際上,打不打,什么時候打,一直是強者的權力。文明的發展并不是直線上升的,總有倒退的時候。
往深刻了說,人本質上是動物,骨子里脫離不了動物的自私與野蠻。一只吃飽了的老虎,不會傷害身邊的小兔子,但當它餓了時,可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獵殺欲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